又到一年一度集中“讨债”的日子! “讨债”,成为我华夏神州每至年关最无奈的“风景”!
“年关难过”是现代做工程界工程人的常态。 可以这样说,每到年底,特别是春节将至的这十来天,全国上下最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做工程近二十年的我,在讨债与被讨债过程中,既有辛酸无奈,也有欣慰和开心。但总的来说,痛苦大于快乐。
现就我所了解和理解的讨债与被讨债聊聊一二。
工程的“秘密”
工程,就是所谓的“业主”,自己先画个“大饼”,自己凭直觉进行市场判断,约起一群投资人、放贷人等等组成“团伙”,再忽悠一群规划、设计、监理、施工进行“整合”的活动过程。
当所有参与者竭尽全力创造了有价值的工程产品之后,讨债成为“比登天还难”的事!
尤其是施工人,他们通过各种“只有鬼信”所谓招投标,成为“承包”方。进入业主设置的“大坑”。 从此步入在只有中标那天高兴的漫漫长夜的“痛苦”期。 以我亲身经历,工程人的痛苦有以下几种:
痛苦一,保证金。工程上的各种“保证金”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尽管国家已“三令五申”把各种保证金减小到最少的种类,但“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等,还是让承包方不堪重负。
更要命的是,这些所谓保证金是进账容易出账难!
我有个项目,让打“投标保证金”20万参加投标,后来,甲方因某种原因取消本次招标。
按约定,取消招标,必须无条件返回“投标保证金”,然而,经过多次交涉,对方以流程、领导没签字等等理由,近6个月才把“投标保证金”返回公司账上,害我们白白损失近4万元的资金成本。
“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更不须说。以我做工程的经历,就没有几次能拿到工程总额3%—10%保证金的。大家要知道,合同约定的付款时间都被拖延两倍以上,更无须说“保证金”了。
而现在的工程,利润能达10%都不错了,这样一折腾,能保本都谢天谢地!还想赚钱?!
痛苦二,垫资。现在的工程,没有不垫资的,当承包方轰轰烈烈把设备、机械、材料拉进施工现场,前脚就陷进甲方的“坑”里了,真正的痛苦就开始了!
痛苦三,签证验收。工程签证和验收,成为承包方的另一个“恶梦”。面对装模作样的验收“过场”,施工方彻底沦为“孙子”级。低头哈腰,递烟点火,陪尽笑脸,然而“潜规则”已成为验收签证迈不过的坎。无论民企或国家机构,无一幸免。
说起验收,满眼都是泪。我的一个消防总承包工程,请当地消防部门验收,过节送红包,平时请吃喝,依然通不过,硬生生拖了近三年才在“加倍加量”的“轰炸”下,才得以通过。
而我融资几百万的利息远远超过工程利润!
痛苦三,审计。所有大型工程,特别是政府、央企项目审计是所有应付工程款最漂亮,也让承包人最无奈的环节。
“等审计”“审计没通过”“审计不符”……成为所有甲方拖延、不付款的“万能”理由。
痛苦四,流程。付款流程,是业主方拖延付款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又似乎他们的流程永远也走不完。
一会这个领导请假,一会又是那个领导出差,再不就是领导休假……
痛苦五,克扣。没有一个工程不被克扣的!少则3%至5%,多则10%到20%。我朋友接一个政府绿化工程,千辛万苦把工程干完,决算下来1400多万,领导以树径树冠不符,品种差异,直接“腰斩”工程总额,一口价:740万!
朋友纵有千口,也无法进行申辩,因为自己管理上的不规范以及等等等等原因。
最后是,朋友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只能认了,他实在耗不起了——这个工程他要钱都要了一年多!据朋友说,这单工程,他净亏200万左右,也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一蹶不振。
工程人,是耗子进风箱——两头受气。供应商紧追不舍,工人围追堵截,政策“规范限制”。一旦业主方不按合同办事,不按时付款,所有债务压力全压在工程人身上。
一旦欠债,便成为千夫所指,人见人怕,真正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几点建议
要想实现解决工程界欠债,特别是年底欠债的局面。窃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全社会,特别是国家层面,更要在规范、指导同时做出应有的表率。
一句话,政府可以解决80%以上欠债的问题,其余20%交给社会和市场。
一,严格按合同办事。咱们的合同,几乎是一张“废张”,严肃认真的签,不以为然地执行。
二,有多少钱做多大的事。中国人崇尚金融“杠杆”原理,都把不得1元钱做1个亿的事。心比天大,命若纸薄。“蚂蚁子心大胀破腰杆”,改掉贪大求荣的心态。
三,确保按时按流程办事。忽悠,已成为工程界的“潜规则”,你忽悠我,我忽悠你,不讲时间成本,不按规则出牌。极尽“忽悠”之能事!中国人是忽悠的“鼻祖”,就不用细说了。
四,监管的落实。工程界看似这条例那规则多如牛毛。实则没有几个监管人员和工程人把它当回事,有些几乎形同虚设,摆样虎人而已。
五,对合同落实的监督。监管部门往往是“事后诸葛亮”。放任合同方特别是“业主”方的胡乱作为,霸道作风,为所欲为。在工程界,工程人永远是弱势群体。
说难听点,现在做工程的人和要饭的差不多!
 工程人 不对业主的投资能力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特别是资金的来源、支付进行监管,导致业主“空手套白狼”,不顾自身能力大小和市场收益进行投资,是导致工程界债务的根本原因。不管是政府、央企、民企、个人,都有这毛病。
“空手套白狼”这毛病不改,要解决工程界的债务问题就是一句空话!
看着农民工兄弟和工程界的弟兄们可怜兮兮在寒风凛烈中伫立在工地上瑟瑟发抖,静坐在项目部孤立无援,守候在政府部门望眼欲穿。
我不禁潸然泪下,感同身受!
何日不再为要工资发愁,何时才能准时拿到工程款?愁啊愁……
 顺利收到血汗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附:仅以我投资的一个480万消防工程为例(真实项目)大概成本算下“欠债”的本来面目:
1.投标保证金20万(按规定工程总额10%, 鉴于工程性质统一按20万) 2.履约保证金20万(中标后投标保证金转为履约保证金 3.原材料成本约150万,人工成本约100万 4.税金13%(原老税率480x13%=62.4万,实缴约55万) 如按合同约定正常程序利润:480-55-250=175万 实际:因工程验收久拖不决约2年才彻底验收合格,审计拖了1年多,满打满算3年。 这3年我的成本: 1.借款200万元x3%利息×36个月=216万 2.商务费(中标前施工中结算中审计中吃饭、洗脚、KT∨、送礼),经财务统计20万左右 3.红包n次每次500—10000不等,约10万元 4.其他(交通、打印等等等等)约5万元。还有记不清的费用没算 实际利润:480万—实际成本200万—利息216万—利税55万—商务20万—红包10万—其他5万=-26万(负26万)! 更可悲的是:因为发票等等等等原因,到目前为止尚有近200万仍未收付款成功! 工程人,可悲啊!可怜啊!  向实现“一个亿”小目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