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失踪”14年,别人说他是特工,1949年儿子得知详情一夜无眠

 君临天下100 2023-01-19 发布于湖北

提到特工,大家是不是第一时间就想起了《007》中的邦德,身着华贵帅气的西服,身边陪伴着金发碧眼的美女,一身高科技装备,潇洒的出入龙潭虎穴,最终圆满完成任务并全身而退。

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一个红色特工的故事,1949年,安徽省委书记让安徽省团委寻人,他儿子才知道,消失了10多年的父亲原来如此伟大。

在现实中,特工没有那么潇洒,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他们往往采用潜伏方式融入敌方内部,获取重要情报,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将情报送出,他们在执行任务中,会使用全新的身份、全新的名字。

他们为国家的安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要经受住敌方的重重考验,一旦身份暴露,将必死无疑,为了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在执行任务中,只有下达任务的首长知道他们的情况, 去哪里、做什么,这些关键的信息一律不能告诉其他人,包括他们自己的家人。

省委书记寻人

时值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各项社会事业刚刚起步,各省各级政府忙得不可开交。

一次安徽省委召开工作会,对各项工作进行部署。会议结束后,安徽省团委书记项南正收拾好开会的笔记本和笔,准备回到团委去。

这时候,省委书记曾希圣的秘书却急忙叫住了他。

“小项,小项,你等一下,书记请你去一趟他的办公室”秘书跟项南说。

一听曾书记找自己,项南立即拿出了包里的笔记本和笔,一路小跑,奔向曾书记办公室,眼见办公室门关着,项南轻轻地敲了敲门,等着曾书记回应。

敲了几次,却没有听到曾书记让进去,项南就站在书记办公室门口等待。

等了一会儿,曾书记迎面走来了,项南马上说“书记好”。

他点头笑了笑,打开了办公室的门,对项南说“进来吧”。

进到办公室,曾书记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点了一支烟,又抬了下手,示意项南坐在他对面的位子上。

对面坐着的可是省委书记,项南比较紧张,坐下后项南马上把笔记本摊在桌子上,拿好了笔,准备随时记录曾书记的工作安排。

这时候,曾书记开心的笑了。

“小项啊,你不用紧张,今天找你来,不是工作上面的事情,有件事得请你帮帮忙啊。”

“书记您尽管吩咐”项南回答。

“我要请你帮我找一个人,他是我战友梁明德的儿子,我这位战友对咱们中国的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也因为革命工作,被迫和他的儿子分开了10多年。一定要尽快帮我这位革命老战友实现团圆的梦想。”

听完曾书记的话,项南心中对书记的战友由衷的敬佩,他知道要是没有这些伟大革命者的付出,我们不可能迎来新中国的成立。

但是就安徽省而言,众多的人口中,他该从哪里着手找人呢?

这时候,曾书记又补充道,“我这位战友听说他的儿子现在在团委系统工作,所以才请你来帮忙,这件事情你可一定要上心啊。”

“请书记放心,我一回去就马上落实”项南信心满满的回答。

一晃眼半个多月过去了,项南并没有找到曾书记战友要他找的人。书记也是一直在等待结果,却迟迟不见项南的消息。

心急的曾书记等不及了,让秘书找项南去他办公室问情况。

“小项,寻人的事情有着落了吗?”曾希圣问。

“书记,暂时还没有找到,您能提供更多一些的信息吗?这样可以缩小范围,便于尽快找到这个人”项南回答。

曾希圣思考了一会儿,对项南说“我战友梁明德是福建人,之前干地下党的,30年代那会儿他们家住在……哦,想起来了,他们家住在上海八仙桥那个附件。”

听完曾希圣的话,项南自己开始嘀咕起来“福建人,八仙桥。”

曾希圣问他“怎么了?”

项南回答“书记,我也是福建人,我家之前也住在八仙桥旁边。”

曾希圣觉得有些惊奇,又接着问项南“哦,你们家也住在哪里啊?你父亲是做什么的呢?”

项南回答“是啊,我家住在法租界维尔蒙路德润里的24号,这里就在八仙桥附近啊,我的父亲是个生意人。”

项南的回答,让曾希圣愣住了,因为项南口中的这个地方,正是我党之前30年代的联络点,曾希圣之前执行任务的时候,就多次到这个地方将重要的情报传递出去。

曾希圣非常兴奋,他告诉项南“这个地址是我们地下党之前的联络点呀!”

但是项南似乎没有明白过来,也愣住了。

曾希圣突然灵光一闪,直觉告诉他,项南非常有可能就是战友梁明德要寻找的儿子。又想起自己和梁明德是亲密无间的战友,经常到梁明德家中去,朋友相聚又能秘密谈论工作上的事情。

曾希圣开始引导性的提问“小项啊,你说你爸是生意人,那之前一定有很多你爸生意上的伙伴来你们家吧?”

“嗯,是的,其中有一位和我爸关系要好的大胡子叔叔经常来我们家。”项南回答。

听完,曾希圣高兴的大笑起来,一面笑一面说“近在咫尺,近在咫尺啊?”

项南越发的不明白了。

曾希圣笑着来到了项南跟前,凑近他的脸笑着问“来,你仔细看看我,想起来了吗?”

项南仔细端详了一番,惊讶的一下子有些说不出话,他嘴巴动着,但是声音却一时没有发出来,他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身体,用力的说“你是……你就是……你就是那个大胡子叔叔。”

曾希圣也激动得热泪盈眶,两只手分别紧紧握住项南的左右臂,激动的说“好孩子,是我啊,就是我啊!”

时光荏苒,战友的儿子如今已经长成了大伙子,曾希圣也为战友梁明德感到非常的欣慰,他拉着项南的手,坐在沙发上,用手掌摸了摸眼角的泪水,说起了从前。

曾希圣将梁明德的事情告诉了项南,他的父亲是我党的红色特工,并且功勋卓越,后来为了保护自己,才隐藏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化名为梁明德。

听到这里,项南一把抱住了曾希圣,痛哭起来。

“父亲消失了10多年,原来他是特工,我一直误会他了,我以为他在外面做生意不要我了。”

“好孩子,怎么会呢?你父亲一直深爱着你,他忍痛离开你,是为了更好的执行任务,不让敌人发现你,也是在保护你啊。”

知道了父亲的真实身份,项南14年来的心结终于解开了,他长舒了一口气,这10多年来,没有父亲的陪伴,他一直在想念着父亲,后来父亲突然离开没有了消息,他不知道这些年来父亲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甚至连父亲是否还活着都不知道。

如今得知父亲是伟大的红色特工,并且现在还好好的活着,很快父子二人就能够团聚在一起了,这一刻项南心中如释重负,激动得一夜无眠。

生于黑暗,却相信光明

项与年原来的名字是项廷椿,1894年出生在福建省连城县朋口乡文地村的一个农户家中。

他的祖父是清朝的秀才,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家中,他排行老四,后面还有2个弟弟。

由于家中的经济情况,项与年并没有进入学校学习,向往知识的他只能在家中刻苦自学。

项与年的三哥项廷爵曾在福州法政专科学校学习,从学校毕业之后,在北平、上海、南京等地方工作。

当时年纪21岁的项与年一个人来到北平找自己的三哥项廷爵,后来又跟着三哥来到了南京和上海。正好当时上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上海的爱国青年纷纷走上街头,振臂高呼,斗志昂扬,就算是面对官兵、巡捕也毫不退缩。

项与年第一次看到这样规模的爱国运动,内心的爱国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他和三哥也加入到爱国运动中,接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

项与年感觉到,民主革命像是黑暗中的火光,虽是星星之火,但也许跟着这些火光就能够找到真正的光明。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有志青年的项与年觉得,中国只有打破了现在的情况,让人民不再受到封建社会的统治,不再受西方帝国主义的压迫,民族才会有希望、有未来。

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鼓励着他、驱使着他,让他毅然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中去。

1924年,项与年几经辗转和同事一起来到了上海,同事邀请项与年到他家中做客,在这位同事的家中,项与年遇上了几位“贵人”,由此改变了人生的轨迹。这几位“贵人”正是宣中华等人。

宣中华见到项与年,接触中发现他心怀国家、胸有大志,是一个有为青年,加以培养,定当有所作为,遂介绍项与年到海宁县硖石小学当老师。其实老师的身份只是一种掩护,实则是进行革命活动。

在革命活动中,项与年坚定的意志得到了宣中华等人的赞许,1925年在宣中华、何赤华的介绍下,项与年被组织接纳,在硖石小学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项与年就接受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前往被荷兰统治的东印度等地方担任党支部书记,目的是抓住一切机会,发展并壮大党员队伍,建立并壮大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

两年的时间,项与年的各项工作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1927年项与年回到了国内,他对外公开的身份为南京华侨事务委员会科长,又在上海创办了一所名为复炎小学的学校,和之前一样,名义上他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但是他最主要的还是在为我党工作。

也正是1927年,中国革命遭到了巨大的转折。这一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并且制造了血腥惨案。此后,上海被白色恐怖笼罩着,并且形势还在不断的恶化。

这样的情况下,中共临时中央决定从上海撤离,迁往江西瑞金中央苏区。项与年并没有跟着临时中央迁往瑞金,而是选择了留在了被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他在这个充满危机的地方继续从事地下活动,确保了秘密情报在上海和苏区之间的传递。

为中国革命牺牲“小我”,获取重要情报

1932年,项与年接受了组织的新任务,离开了上海。

这个时候,项与年的儿子项德崇(后来改名为项南)才14岁,还在上海强恕园艺学校上学。

眼见要与儿子分别,项与年非常的不舍,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项与年不知道自己在执行组织交给的任务时会不会遇到危险,他不知道这一分别自己以后还能不能和儿子团聚。

试问天底下的父母,谁舍得离开自己的孩子?

但是身处这样特殊时代,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组织需要他!

如果中国的革命不能取得成功,人民仍旧将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无尽黑暗中,自己的孩子和中国无数家庭的孩子,还将继续遭遇苦难。

这就是共产党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项与年强忍心中的万般不舍,将孩子委托给自己的好友照料,而自己毅然踏上了执行任务的路程。

几经波折,项与年成功的打入了国民党,进入了江西省第四保安司令部,并且担任机要秘书。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我党在此危难之际,为了拯救党、拯救革命,8月1日在南昌联合国民党左派,发动了武装起义,这就是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随后,我党在福建、江西、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建立了革命格局地,始终保持着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很快我党在人民群众中就得到了认可和信任,红军队伍不断壮大,我党的政治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我党的迅速壮大,让蒋介石等国民党反动派觉得坐立不安。于是蒋介石在“整顿”国民党内部之后,便把枪头再次对准了我工农农军以及革命根据地。

蒋介石亲自布置战术,制定了“围剿”方针战略,并开始了对我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在我党的正确领导及工农红军的英勇奋战下,已经先后击退了国民党反动派的4次围剿。

连续4次的失败,让蒋介石恼羞成怒,1934年他亲自前往庐山,召集五省军政要员军事会议,在会上详细部署了第五次围剿的战略计划,项与年潜伏的江西省第四保安司令部的司令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结束后,保安司令部的司令带回了《剿匪手册》《铁桶围剿计划》等重要文件,里面详细的写明了兵力部署、进攻路线等重要信息。

当时江西省第四保安司令部的司令员为莫雄,他也是我党地下情报人员,莫雄开会回来后,认为这次蒋介石调集更多的兵力对我党进行围剿,对我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将这些重要情报传递出去,让中共中央提早准备。

莫雄找来了项与年,将带回来的重要文件拿给了项与年。项与年看完文件之后,立即对中共中央的安危担心了起来,他必须要尽快将这些信息传递回根据地,否则中共中央就危险了。

项与年想,面对国民党在各个关卡的严查,要将这些重要文件直接带回去是完全不可能的,不但自己将会面临牺牲,最重要的是无法将这些情报传递给中央,中央仍旧出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必须要想到一个安全的办法,项年参加过情报员的培训,他将这些重要的情报用四角号码字典的字码转换成密码,记录在了一本四角号码的字典上面。项与年不敢有丝毫的耽误,连夜就启程。

来到关卡前,项与年并没有直接走过去,而是躲在了隐秘的位置观察情况,他发现,此时驻守路口的国民党的盘查更加的严密了,就这么直接过去,暴露的风险极大。

但是情况又非常的紧急,多耽误一分钟,中共中央就多一分危险,必须要尽快过去!于是项与年想到一个办法,把自己伪装成乞丐,他在地上不停的打滚,将自己身上的衣服弄的又脏又破。

项与年还在地上捡起了一块石头,朝着自己的嘴巴就是狠狠的一下,这一砸,项与年四个门牙全部被打掉了,鲜血直流,嘴巴也肿了起来。

项与年忍着剧烈的疼痛,一步步朝着自己的根据地迈去。果然,他的乔装是成功的,守在关卡的国民党看见他是个蒙头垢面、嘴巴流着血、身上还又脏又破的乞丐,并没有对他进行盘查,不耐烦的让他赶紧过去。

一路上,项与年一直在与时间赛跑,他内心一直担心着中央的安危,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一步步走向中央苏区。

来到中央苏区,他趴在地上用尽所有的力气大喊“我要见周恩来!”

历经千辛万苦、艰难险阻,终于将重要的情报亲手交给了周恩来,中央据此做出了突围转移的决定,随即我中央苏区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后来,毛主席谈到项与年带回来的情报,说项与年的功绩是巨大的。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项与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