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俩是好兄弟,同出自晋绥军,又都是抗战名将,结局却天差地别

 茂林之家 2023-01-19 发布于湖南
文章图片1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近代各军阀派系中,要论起团结,首推晋绥军的傅作义部,然后才能排到新桂系。

新桂系虽号称团结,但在紧要关头,黄绍竑留在了北平,李宗仁跑到了大洋彼岸,白崇禧受到李品仙的诱骗逃到了对岸,成为了“笼中鸟”。

而傅作义部,在紧要关头却仍然能够做到互相提携、互相帮助,共度难关。

如新保安之战,去救援第35军的安春山虽然与郭景云不和,但仍然率部死战,以至于两个师全军覆没。

再比如绥远起义,董其武在起义通电上签字后,在其名字下方扣上了一个小茶碗,给还未打定主意的孙兰峰留个位置。

这些做法都是难能可贵的。

这其中固然有这几个人都是在一起共过生死,有着深厚的袍泽之情的因素在内,但傅作义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可有一人,与傅将军既是保定军校同窗,又是同袍,关系深厚,俨然亲兄弟般的存在,却两次成为了傅作义集团在危急时刻牺牲品。

眼见傅作义、董其武、孙兰峰等人都成为了起义将领,而他却在功德林做了10年的囚徒,接受改造。这个人,就是晋绥军大将陈长捷。

陈长捷,福建闽侯人,出身于当地大族。

据称,自明朝嘉靖17年到清朝光绪24年,陈氏一门共出了21名进士。

可家族的兴盛并不意味着家庭兴盛,在陈长捷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庭已经败落,其母为了生存,只得到同族家中做了奶妈。

可由于陈长捷太能吃,让雇佣陈长捷母亲的东家不满意了。为了能够保住这份奶妈工作,其母狠着心,把陈长捷弃置在陈氏宗祠的供桌上。

幸亏陈长捷的姑母不舍得,把陈长捷拾了回来,因此,陈长捷的名就叫做“拾拾”。

到了7岁,陈长捷上学了。没想到,陈长捷颇具“学霸”潜质,学习成绩非常好,就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并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陈长捷。

之后,陈长捷考入福建陆军小学堂和陆军中学堂,由于成绩过于突出,陈长捷以首名毕业后被保送到保定军校第7期骑兵科,并在这个期间结识了保定5期步科的傅作义。这是二人的初次交集。

1921年,陈长捷再次以首名的成绩从保定军校毕业,进入阎锡山的晋绥军。

在晋绥军中,陈长捷和傅作义有了第2次交集,他在担任营长的时候成为了傅作义的部下。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傅作义升任第3方面军第2路军总指挥兼第十军军长。陈长捷所在的106旅也扩编为12师,陈长捷任师长,编入了第2路军的战斗序列。

这陈长捷和傅作义的第3次交集。

在中原大战期间,陈长捷声名鹊起,他率领着12师沿津浦线南下,一路攻城拔寨,连下济南、曲阜,兵锋直指徐州。

虽然由于东北军的入关,让冯阎联军大败,但陈长捷善于进攻的名声却传了出去。

当时在晋绥军中,有傅作义善守,陈长捷善攻的称谓。二人虽然在职务上有高有低,但在作战方面却是齐名的。

冯阎联军在中原大战战败后,部队被缩编,陈长捷所在的12师被缩编为208旅(后改编为第72师),编入了也同样被缩编的东北边防军第7军的序列内。而此时,边防第7军的军长正是傅作义。这是二人的第4次交集

按照这个履历来看,陈长捷并不傅作义的嫡系。

1936年4月,由于72师师长李生达起了靠拢蒋氏心思,让阎锡山起了猜忌之心。5月31日这一天,李生达被已经被阎锡山收买的卫士熊希月杀害。

1936年7月,陈长捷被提拔为第72师师长。

抗战爆发后,陈长捷的第72师划拨给傅作义的第7集团军,参加了南口作战。

当时,第7集团军的作战任务是支援南口的汤恩伯部。可由于驻扎在张家口的刘汝明第68军怯战,阎锡山只得命令第7集团军临时改变计划北上支援刘汝明。

可由于刘汝明不战而弃张家口,让正在北进支援的第7集团军侧翼受到日军威胁,作为第7集团军先锋的陈长捷部被日军包围。

按当时的战场局势,如果向原路突围决无可能。因此,陈长捷反其道而行之,从日军的进攻方向来了个反突击,一举击破日军的防线,率部杀出了重围。

由于陈长捷在南口之战突围战中的表现,阎锡山提拔陈长捷为预1军军长,下辖第72师和独4旅。

文章图片2

图片来自网络

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从晋北来犯,在打破了天镇之后,兵锋直指平型关。陈长捷奉命增援,在鹞子涧与团城口与日军大战12个昼夜,延缓了日军的推进速度。

此时,由于第61军军长李服膺防守的天镇失守,被阎锡山执行军法,陈长捷再一次得到提拔,被提升为第61军军长。

在忻口战役中,由于板垣师团的主攻方向在北线,陈长捷奉命担任北线集团总指挥,是整个忻口会战中打得尤为激烈的战场。

太原会战结束后,陈长捷再次得到了提拔,担任第6集团军总司令。

当时,晋绥军共有4个集团军,只有陈长捷的第6集团军下辖预1军和61军加一个师,是整个晋绥军部队中实力尤为强横的一个。而傅作义的第7集团军,当时仅有一个35军,在实力上要弱于陈长捷。

因此,在陈长捷和傅作义之间其实并没有隶属关系,而是平级关系。

陈长捷的军事生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高峰。阎锡山也对陈长捷信任有加,倚为第2战区晋绥军部队中的军中长城。

可在1940年发生一件事却让阎锡山和陈长捷之间产生了裂痕。

由于在1940年的冬季攻势中,蒋系嫡系第90军伤亡巨大,大量的散兵游勇充斥民间,这就让一直对嫡系部队装备眼馋的阎锡山找到了机会。他命令陈长捷收缴第90军散兵游勇的装备。

可陈长捷却认为不妥。第90军晋绥军的友军,收缴友军的装备会留下一个不好的名声。收缴了这批装备,就属于变相削弱友军部队的力量,会授人以柄。蒋氏岂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嫡系部队吃亏?

因此,陈长捷对阎锡山的这道命令置之不理。可这就引起了阎锡山的猜忌。

按照阎锡山的逻辑,既然吃了山西人的饭,那就应该处处为山西人着想,在他的心理,哪里还有什么民族大义,有的只是山西这一隅之地。

见陈长捷不奉令,阎锡山下令剥夺了陈长捷的兵权后还予以监视。

对于阎锡山的手段,陈长捷还是了解一些的,如果不尽早离开山西,早晚会遭了阎锡山的毒手。

可离开山西能到哪里去呢?陈长捷思来想去,只能去找自己的好友傅作义。想当年,傅作义也是在太原会战后遭到阎锡山的猜忌才不得不另竖一帜的。自己去投奔他,定会得到收留。

事后证明,陈长捷投奔傅作义没错,可从此以后,陈长捷就欠了傅作义的一个大人情。正是这个大人情,让陈长捷利两次成为了牺牲品。

1941年,蒋氏任命陈长捷为晋绥边区副总司令。不久,又在傅作义的保举下担任伊克昭盟守备军总司令。

可这个总司令不是那么好当的。

由于伊克昭盟位于陕甘宁边区通往苏联的交通要道,对陕甘宁边区非常重要。

伊克昭盟的沙王势力也很强大,对蒋氏的命令也阳奉阴违。

同时,由于山东和河北等地已经被日军侵占,逃难的百姓纷纷涌入伊克昭盟,如何安置也是一个大问题。

而且,傅作义移兵绥远后,部队和家属的数量也不少,这些人也是要张嘴吃饭的。

为此,傅作义准备在伊克昭盟实行屯垦制度。这就引起了沙王的反对。

确实,屯垦就要开荒,开荒就要破坏草场,这就让牧民无法放牧。因此,当时的伊克昭盟逃难的民众和牧民之间的矛盾很大。

可当时傅作义部能够从蒋氏那里获得的补给很少,根本就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傅作义就准备在伊克昭盟开荒5万顷。

傅作义之所以把陈长捷派到伊克昭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大难题的。

陈长捷到了昭盟之后,采取了四个办法:

其一、将伊克昭盟的王公和实权人物全部调到重庆。

其二、在盟内的保安部队中设置指导员,掌握保安部队的动向。

其三、同意将开荒的面积缩减到一万顷,并提供赔偿金。

其四、在盟内发展代理人。

可陈长捷的办法并没有取得成功。

1943年3月6日,伊克昭盟发动了起义。可却遭到了经过蒋氏授意的陈长捷的残酷打击,起义失败。

1943年5月1日,沙王向全国发出通电,要求严惩在此次事变中残酷打击起义军的陈长捷。

为了缓和矛盾,陈长捷被罢免了一切职务。待到事变平息之后,由于沙王的部队已经被陈长捷消灭光,整个绥远地区再也找不出一支能够与傅作义部抗衡的力量了。傅作义随后就在昭盟进行了大面积的垦荒。

可作为这次事变的直接当事人,陈长捷却被罢免了军事主官的职务,在傅作义的安排下来到重庆进入陆军大学深造去了,一直到抗战结束。

抗战胜利后,陈长捷担任了一个芜湖军官总队长的闲职,基本上退出了现役。如果不是张文白见陈长捷可怜,给陈长捷安排了一个第八补给区司令的职务,陈长捷可能就会从此退出军界。

可陈长捷对此却毫无怨言。

文章图片3

图片来自网络

1948年,东北的战事吃紧,傅作义开始收缩兵力,他将部队配置在平绥线和北宁线沿线,将张家口、北平、天津作为三个战略支撑点,实行的是集中兵力,“依城决战”的战略。

在这三个战略支撑点中,天津更是重中之重。只要天津不失守,既可以沿海路给华北守军军提供作战物资,又可以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利用海路撤退。

但派谁去守天津呢?

在傅作义的嫡系将领中,董其武守卫绥远老家,孙兰峰守卫张家口,傅作义本人坐镇北平,都离不开。

而且,从资历来看,董其武和孙兰峰二人也无法让那些嫡系将领心服口服。终于,傅作义想起起了自己的老朋友、老同学、老同事陈长捷。

当时,陈长捷当着联勤总部第八补给区的司令,驻扎在兰州,可谓是逍遥得很。

联勤部的补给区司令,在当时那可不是谁都能捞到的肥缺,等闲之人是谋不到这个职务的。

再说,陈长捷的上司是张文白和郭忏,根本就不归傅作义管。只要陈长捷对傅作义的调令稍有拒绝,傅作义是没有办法的。

可陈长捷既是个老实人,又是个讲义气的人,他总是会想起自己在脱离阎锡山时候的窘迫,要不是傅作义收留了他,他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虽然在“昭盟事变”中,自己替傅作义担责被一撸到底,由一个军事主官被赶到重庆,后来又差点被赶出了军界,但他不后悔。他认为傅是个讲义气的人,不会在关键时刻弃他于不顾的。

因此,在1948年6月,陈长捷欣然接受了傅的邀请,赶赴天津去做了这个天津守备司令去了。

当时,傅作义给陈长捷的任务是:

其一,在4个月内要增强和改进天津的城防工事。

其二、征兵一旅。

陈长捷确实很卖力气,在他的指挥下,天津的城防工事得到很大加强,以至于蒋氏看后都认为天津城防工事是个样板。

至于征兵,陈长捷更是超额完成任务,一共征了两个旅的兵。

但是,陈长捷和傅作义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们过于依仗过去的战争经验了。

确实,按照常理,打了像辽沈战役这种大仗,东野不经过半年以上的休整根本无法入关作战。

一来,大批量的俘虏需要消化;二来,大批占领的城市需要派兵驻守。按照陈长捷和傅作义的估计,东野要出关作战,至多能出兵50万。

于是,按照这个预测,傅作义和陈长捷进行了战前准备。

对平津地区的防御分两步走:

其一、以94军守杨村、62军守芦台、85军守唐山、92军守塘沽、83军守北塘,两个护路旅防守天津城,傅作义的指挥部也迁移到天津,所有的军官家属都要迁移到天津。

其二、待到部署完成后,傅作义的嫡系部队第35军、新3军和新4军也放弃张家口,迁移到津沽唐地区。北平地区仅留蒋氏嫡系的第8、13和16军防守。

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东野并没有经过多长时间的休整就入关了,并且来的还不是傅作义和陈长捷判断的50万人,而是80余万人。

东野入关后,立即攻打张家口。傅作义害怕张家口守军被吃掉,就派35军的两个师去救援,可却被围困在了新保安。

见自己的基本部队即将被吃掉,傅作义只得从天津抽调地62军和92赶去救援。可如此一来,天津的城防计划就露出了破绽。

文章图片4

陈长捷与杜建时合影 图片来自时

1948年12月2日,东野的一个纵队已经逼近宝坻,陈长捷赶紧调62军回访。可是,62军的105师还是被东野吃掉了。

本来,天津的兵力还是很充足的,可由于一下子就丢掉了62军的一个师和92军的两个师,天津的兵力就只剩下6万人。

虽然当时的天津蒋军部队不止这些人,还有从东北逃回的散兵游勇5~6万人。可这些部队根本就不听陈长捷指挥。陈长捷曾经试着收拢这些部队,把他们编入天津的城防部队,可试了多次,都未能办成。

而且,这批散兵游勇在天津城内胡作非为,把天津闹得是乌烟瘴气,陈长捷还得派出部分兵力来监视他们,这就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愈发不足。

更要命的是,天津城内还有万余名伤兵、万余名后勤人员以及3000余名的军官家属,成天大人哭、孩子闹,让陈长捷焦头烂额。

在当时情况下,如果陈长捷能够把从东北退下来的这5到6万人组织起来为己所用,东野攻打天津是不会那么顺利的。可陈长捷的资望不足,并未能办成事情。

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陈长捷想要撤退,他是有能力把部队从塘沽撤走了。

可傅作义把他调来就是守后路的,对他寄予了莫大的希望,他又岂肯抛弃傅作义独自逃跑?

因此,虽然蒋氏还有陈长捷下辖的62军、86军都在劝说陈长捷放弃天津,可均被其拒绝。

而傅作义呢,在陈长捷多次给他打电话征求意见的时候,总是不接电话,之后才派人告知陈长捷:坚持就有办法。

1949年1月13日,东野对天津发起攻击。1月14日,天津城防的主阵地被全线突破。陈长捷见大势已去,就下了一道命令,让各前线部队可以径自接洽,实现和平。

1949年1月15日清晨,陈长捷再次给傅作义打电话,这次,傅作义接了。

可当陈长捷告知傅作义,天津各主阵地均经失守,已经开始巷战时候,傅作义表示:

“你可以接洽和平。”

可话音刚落,东野将士们就冲进了陈长捷的指挥所,陈长捷被俘。

天津战役后,陈长捷在反思之前傅作义所说的“坚持住就有办法”的含义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坚持住”是要陈长捷坚持住,“有办法”是傅作义有办法,而不是陈长捷有办法。

从此,陈长捷开始怨恨傅作义。在傅作义派人来看望他的时候,陈长捷当即拍桌大骂:

“你让我们牺牲,做你们讨价还价的资本。”

搞得傅作义派来的代表尴尬不已。

北平起义后,傅作义也觉得对不起陈长捷,就屡次提出要释放陈长捷的请求,可均未获批准。

1956年3月,傅作义来到功德林看望陈长捷,可却遭到了陈长捷的怒目相向。

当傅和陈长捷打招呼的时候,陈长捷也低着头置之不理,让傅作义很尬尴。

之后,很多人都问陈长捷为什么这么做,陈长捷气愤地说:

“没有什么可谈的,他在北平和平谈判,命令坚守不投降,他成了起义将领,我却成了战犯!我上了大当!”

在天津战役中,要说傅作义要把陈长捷当作牺牲品和讨价还价的资本,到也不尽然。

傅作义是没有料到天津会这么快丢失。按照之前的估计,天津怎么也能坚守几个月。可没料到,仅29个小时,东野就解决了战斗。

究其原因,一是天津的地下党早就把天津的布防图传递了出去;二来,天津守备兵力之前被调走太多,很多工事根本就没有兵力防守。

负责指挥天津战役的刘亚楼洞悉了天津守军的弱点,采取东西对进的策略,一举把天津城防给打穿了。然后再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陈长捷和傅作义是一对好兄弟、都出自晋绥军、都是抗战名将,可结局却天差地别。

“投桃报李”是美德,由于陈长捷过于坚持这种美德,定要报答之前傅作义在危难时期帮助自己的恩情,虽然全了小义,但却失了大义,终于把自己送进了功德林,受了10年牢狱之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