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哈达铺到陕北:毛泽东诗性大发,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长征系列

 张洪清 2023-01-19 发布于北京

1935年9月18日北上的红军在哈达铺从报纸上获知了陕北有红军的消息,立即确定陕北为最终目的地,在哈达铺休整了几天后,红军挥师北上。

哈达铺的狂欢:陕北与延安,长征的目的地是如何最终确立的?|长征系列

1935年10月19日北上的红军抵达陕北的吴起镇,至此,中央主力红军历时1年,跨越11个省的2500里长征宣告结束。

图片

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长征路线、部队及将领简述。|长征系列

从哈达铺到陕北,走这段路途时中央主力红军仅剩8000人,但是由于目标已明确,前途光明,与之前的跌宕起伏相比,这段路走得相对轻松,毛泽东的心情也逐渐明朗,留下了不少诗作。

毛泽东在长征中创作的大部分诗作都是在北上陕北这段时间里写下的,因而我们就借用这几首诗来讲完中央红军的长征最后一段。

《念奴娇·昆仑》

在进驻哈达铺前,红军勇闯天险腊子口,而后翻过了岷山,登顶岷山时,毛望着青海一带的中华龙脉昆仑山,挥毫写就一首《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图片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恢弘的气势,不仅傲世天下,更要将世界揽入怀中了。

《七律·长征》

9月26日红军来到通渭县榜罗镇,将原中央红军改组为陕甘支队,北上后负责围剿红军的变成了张学良的东北军,他们并不熟悉地形,还有的被之前通过的红25军打乱了、打怕了,所以陕甘支队走得还算顺利,在通渭县停下休整。

自哈达铺开始红军的日子好过了不少,“让战士吃好喝好”成为了每次休整的首要目标。

在通渭县的“聚餐会”上毛首次当众向大家朗诵了他的诗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金沙江、大渡桥、岷山……随着诗中出现的地点,一路上的艰辛与激荡一幕幕地浮现,但是未来已经在前方了——满堂掌声雷动。

从《七律·长征》看长征战役

《清平乐·六盘山》

出了通渭县,红军继续北上,准备翻越长征路上最后一座山脉——六盘山。

翻越六盘山前红军击败了国军的骑兵团队,缴获战马百余匹,借此成立了红一方面军第一支骑兵连,首任连长就是那个在哈达铺给毛搜来报纸的梁兴初。

登上六盘山后,毛泽东再次诗意大发,《清平乐·六盘山》问世: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图片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溢出纸面的王者之气。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出了六盘山继续北上,红军来到了“苏区”、“白区”的交界处。

一条山沟沟里,中央红军派出的侦查员和陕北红军派出的侦查员相遇了。

双方都注意到了彼此——面黄肌瘦,骨骼分明。

他们怀疑但无法确定对方身份,就开始了相互试探。

“你们做什么的?”

“我们做买卖的。”

“你们做什么的?”

“我们路过的。”

“前面有…共匪?”

“嗯…”

几轮试探后,大家憋不住了,直觉告诉他们这就是自己的队伍!

“你们是陕北红军?”

“你们是中央红军?!”

说罢,双方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1935年10月19日,北上红军的前头部队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了他们的长征!

正在双方会师的喜悦之时,追击的国民党军也跟了上来,由此中央红军长征的最后一仗就此打响,这就是吴起镇战役。

此战由彭德怀指挥,采取诱敌深入、迂回包抄、分段击打的战略,此战取得大胜,共击溃3个团,俘其700多人,缴获战马1000余匹。

该役被称为“切尾巴”,是红军在陕北立住脚的基础。

图片

毛泽东与彭德怀

战后毛泽东盛赞了此役,说:“你们步兵追着骑兵打,这真是作战史上的奇迹!”

他写下一首六言诗送给彭德怀: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收到后表示“不敢当”,当即把最后一句改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英勇红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