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棚冬季如何才能提高地温,看看我的管理日常

 无心堂主人 2023-01-20 发布于辽宁

一、升棚(揭棉被)。

晴天(包含多云天气),在太阳照满棚面时开始升棚,一般为8:10~8:30之间。阴天升棚时间稍晚一些,一般为9点左右。雨雪天气升棚时间同阴天一样,没到升棚时间遭遇下雨下雪时,那就什么时间下雨下雪,就什么时间升棚(我们的棉被不防水,也没覆二膜)。

文章图片1

封闭前的换热水池

二、放风。

太阳能地采暖大棚放风的目的不是降温除湿,故不必刻意看棚内温湿度决定开风口的时间。太阳能地采暖大棚放风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空气交换!太阳能地采暖大棚冬季放风在大棚升起后开始(此时放风,棚内气温升,损失的热量少,而且最有利于作物的生长),20~30分钟后关闭风口即可(雨雪天气不放风)。初时风口不宜开的太大,5~10cm为宜,10分钟后,再逐渐开大风口(以棚内温度下降后,不低于作物生长温度为宜)。浇完水后的当天下午,在棉被落下前,再增加一次放风(除湿)。10:00~15:00,若非棚内气温高于作物最佳生长适温,决不放风。

三、换热储热。

换热一般在棚内气温上升至18℃以上时开启,下午棚温降至20℃时关闭。储热在水池温度高于地暖管埋深位置地温0.5℃时开启,一般换热泵关闭一小时后关闭储热泵(视水池水温与地暖管埋深层地温之差与当夜气温决定延迟或提前结束储热)。

文章图片2

大棚太阳能地采暖采冷地埋管

四、降棚(落棉被)。

作物生长光有温度还不行,它还需要充分的光照,冬天本来太阳光照就弱,所以我们就应该尽可能晚一些落棉被,以增加光照时间。对太阳能地采暖大棚而言,我们不必太在意迟落一会儿棉被损失的那么一点点热量,说实话,空气的比热容很小很小的,一个一亩大,高4.5米的大棚,空气温度下降5℃,损失的那点热量,也才仅仅不到1度电的热量而已(未计算墙体及地面散热)。

五、夜间补热。

太阳能地采暖大棚,由于地温较非采暖大棚高3~5℃,所以一般不用开启夜间模式(降地温升气温)来提升大棚气温,大降温及连续多日(三天以上)的阴雨雪天气除外。

在设定夜间模式启动温度时,应以稍高于作物生长停滞温度为宜,因为大棚内的气温,同一高度,不同的位置,温差往往高达2~3℃之多。我们常说的大棚气温,是指大棚中间位置作物生长区的气温,若是以作物不发生冻害温度来设定太阳能地采暖大棚的夜间模式启动温度的话,靠近南侧或门口位置的作物,可能已经发生冻害了。

文章图片3

试验棚的棉被

文章图片4

1月13日早上7:36分,外界气温-7℃,试验棚在棉被多处露缝状态下,气温高达12℃,这也是当天的大棚最低气温

六、及时调棉被。

北方大棚要想冬季气温高、地温高,棉被就不能长期露缝。除新建大棚外,老旧大棚和用了多年的棉被在升降过程中,很容易跑偏,为了保住热量,就要及时调整棉被。

试验棚被老板说成是我的亲儿子(意思是我有权调动场里工人,试验棚棉被调整最及时),为了赌气,更多的原因是农场人少活多,忙不过来,我一个人拽起来太费劲,当然也有天气预报的误导,所以此后多次调棉被,我都刻意回避了试验棚,总之是有半个多月试验棚没调过棉被了(我们的棉被用了五、六年了,冬季为了保温,一般是两天一小调,三天一大调),80米长的棚,光一尺大的缝子就有6条,小的比比皆是,导致的结果就是,连续3个阴、雨、雪天气和后续的3个多云天气,试验棚深层地温(50cm处)直接下降了4℃,至今天中午13:00,深层地温已降至15.4℃,好在今天是个晴天,至19:30,深层地温已经回升到16.7℃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