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过年这点事儿(7)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逸闲堂 2023-01-20 发布于北京

说说过年这点事儿(7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今儿是腊月二十九,昨儿个,咱们不是说了发面的事儿嘛,顺便问一声,您发面了吗?要是发了,那今儿咱可就到了该蒸馒头的时候了,正如民谚所说:“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这蒸馒头的历史由来,昨儿咱也介绍了,至今少说也得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了,要说是够悠久的,毕竟它是百姓的口粮食品啊!要说蒸馒头这活儿,可没什么复杂的,说起来挺简单。从外形说,一般就是圆型的,但架不住人们这想像力丰富呀!现在这馒头的形式可多了,做成寿桃的、小动物造型的、夹馅的等,总之,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到形式,可说是多了去了,要说丰富多彩,那是一点都不过分!

不过咱今天要蒸的这面食,那可是过年期间的主食,有讲究!因为您至少要蒸出够一周吃的。照老理儿说,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初五,那是不能动火的,而且最忌讳做蒸、炒、炸、烙等炊事,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呀!这您甭急,听我细说,这里头可有说头儿了!

这“蒸”和“争”谐音、“炒”和“吵”谐音、“炸”和“炸”(四声)谐音、“烙”和“落”谐音,就冲我这么一说,估摸着也用不着我多解释了,恐怕您也知道这个中的原因了。

您想,这大过节的,人们就是刻意要把这些个听起来是谐音,但又是不和谐的事儿给故意避开,免得不吉利啊!有人说了,这不是迷信嘛!咱不管迷信不迷信的,反正我觉得这就是咱老百姓一种最朴素的感情表达,咱没太多苛求,还不就是为了祈福来年平安吉祥嘛!

所以,咱老北京人的习惯,在大年二十八发面、二十九这天蒸馒头。这一蒸,可就得蒸出够全家吃上一周左右的面食,至少要备足过年期间吃的,这也叫隔年吃。当然,现在也没有谁家注意这些了,说过节期间都不动火,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过咱现在聊老北京的习俗,这里的事儿,咱该说还得说清楚,至少这传统习俗咱得知道!您说是不是这理儿!

年饭中的蒸食除了馒头外,还有其他一些面食。金朝第五位皇帝金世宗完颜雍,他的后裔完颜佐贤在《康熙遗俗轶事饰物考》中就列出了满族年菜中的蒸食,大致有:蒸馒头、蒸喜儿、蒸花卷、蒸枣泥方圃、蒸豆沙圆包、蒸子孙馒头、蒸如意卷等等。您瞧这是满族过年的蒸食品种,其实生活中远比这描述的还要多的多,特别是像山西、山东、陕西、陕北、甘肃等这些平日就喜欢吃面食的地方,那品种更是多了去了。

一般等面食蒸好后,还要在上面用胭脂点上红点或花纹,表示吉庆。这也体现了人们祈盼在新的一年里,生活要和和美美、红红火火、顺顺利利的朴素愿望。

现如今经济发展了,市场上什么样的面食都有卖的,为了图省事,有些人就买现成的了,至少是方便呗!前一篇我也说了,但凡家里有老人的,就是再麻烦,老人们还是乐意自己发面蒸。我老妈今年都八十出去了,从没有买现成的习惯,面食都是自己做,蒸这弄儿那的,您别说,吃起来这口味就是不一样。爱吃老妈做的饭,这是一方面,老妈都这大年纪了,我们还有这口服,这就是我们小辈的福气,在这,我也祝愿天下的老人们都健康愉快!幸福吉祥!

按照过去的规矩,腊月二十九这天,咱除了蒸馒头之外,还有个习俗,那就是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在过去历史上,兹赶上这民间的民俗活动或者是节气习俗,一般都有祭祀活动,人们要有感恩之心,要对祖先崇敬,这民间习俗,那可是由来已久的。老话儿讲,孝为先、礼为上、家为根、国为本。视死如生,这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是咱们的传统。

因此,每逢节庆,那都要对祖先告祭一番,这不仅仅是一种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春节是一年的大节,上坟请祖仪式理当格外的庄重和重要,大多数地区一般都是在腊月二十九这天的清晨请祖,也有少数地区是在除夕的下午到黄昏这段时间请祖,但甭管是什么时间,这事儿在除夕前那是得必须做的!

再有一种说法是,“腊月二十九,立香斗”。什么意思呢?“斗”就是称量粮食的一种量具,现在是看不到了,不过去博物馆绝对能看到。到了腊月二十九这天,在晚饭前,由家里的一家之长在房前竖一高杆,把斗挂到顶端。您问了,这是为什么呢?您听我说。

想必朋友们有看过《封神榜》故事的,在书中描述的三界,有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庭,有纣王统治的人间,还有女娲娘娘统治的妖界。公元前1046年,这“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成功,结束了纷争,灭商建立了周朝。三界则一起签押封神榜,一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而唯独对辅佐武王的功臣姜子牙没有封神。

这天下谁不知道姜子牙忠诚正直啊,于是,原始天尊便特许姜子牙可以云游众神部,也就是说他每到一地儿,那这儿的正神就得暂时让位,不是有句话叫“太公在此,诸神回避”,这说的就是姜子牙。

三界的事儿算是落听了,但在民间,人们觉得这春节期间,诸神都归位了,姜子牙无神位可处啊,于是为了纪念姜子牙,就在腊月二十九这天高立香斗,作为姜子牙的栖身之地。

其实,这就是个传说,因为人们都是从善向上的。而这斗,又是称粮食用的量具,所以,立香斗也表达了老百姓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喜获丰收的朴素愿望。

得嘞,腊月二十九的这点事儿,咱就说到这,明儿可就是大年三十啦,这癸卯兔年说话就到了,先提前给朋友们问好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