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电离平衡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2023-01-20 | 阅:  转:  |  分享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电离平衡同步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
选题1.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 OH固体溶于水后能导电,所以Na OH是电解质B.CO2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
CO2是电解质C.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D.FeCl3溶液能够导电,所以FeCl3溶液是电解质2.下列叙述中,能说明该物质是
弱电解质的是( )A.熔化时不导电B.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共价化合物C.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D.溶液中溶质分子和电离出的离子共存3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SO2、SO3、P2O5B.同素异形体:石墨、C60、金刚
石C.非电解质:乙醇、氨气、CO2D.同位素:2H、3H、1H24.常温下,0.1 m o l?L?1下列溶液:①HC1、②H2S
O4、③CH3COOH,导电能力强弱顺序是( )A.②>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5.常温下,某一元酸(HA
)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B.溶液中C.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晶体,则溶液中的增大D.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HA
溶液,盐酸中和碱的能力更强6.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Cl2=Mg2++ClB.Na OH=Na++O2-+H+C
.KHCO3=K++H++COD.Na3PO4=3Na++PO7.科学家们通过精确的导电性实验证明,纯水中除了大量的水分子,还存在
极少量的和。根据这个信息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中存在极少量的和,说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B.常温下,水的电离需要通电才
能进行C.若液氨的电离与水相似,则液氨的电离方程式可以表示为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水结冰时会释放能量8.在0.2 m o
l· L-1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 H++CH3CO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C
H3COOH的电离程度减小B.加入少量Na OH固体,溶液导电性增强C.滴加少量0.2 m o l·L-1盐酸,溶液中c(H+)减
少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9.已知三种酸HA,HB,HC的电离常数分别为a、b、c,且a>b>c,则
对相同浓度的酸溶液叙述不正确的是( )A.HA溶液酸性最强 B.HC的溶液最大C.HC溶液的pH最大 D.三种溶液中酸的电离程度:
HA>HB>HC10.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c三点溶液的pH:c<a<bB.a、b、c三点CH3COOH的电离程度:c<a<b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
偏小D.a、b、c三点溶液用1 m o l·L-1NaOH溶液中和,消耗Na OH溶液体积:c<a<b11.在相同温度下,100m
L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时所需Na
OH的量B.电离的程度C.H+的物质的量浓度D.CH3COOH的物质的量12.反应?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
如图,其中SO3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A.B.C.D.13.相同条件下,取pH=2的H Cl溶液和pH=2的CH3COOH溶液
各100mL,分别加入0.65g锌粉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H3COOH与锌反应起始速率快B.H Cl与锌粉反应放出
H2多C.H Cl与锌反应起始速率快D.CH3COOH与锌粉反应放出H2多二、填空题14.已知25℃时,的。(1)当向醋酸中加入一
定量的盐酸时,的电离常数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___________(2)若初始时醋酸中的浓度为0.010mol/L,则达到电离平
衡时溶液中是多少?___________15.I.已知:在相同条件下醋酸与氨水电离程度相同。浓度均为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
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铵⑦硫酸氢铵⑧氨水(1)写出醋酸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2)①、②、③、④四种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3)④、⑤、⑥、⑦、⑧五种溶液中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__
_。II.已知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化学式电离平衡常数(4)浓度相等的下列溶液,它们的值由大到小
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编号填写)A.B.C.D.(5)根据表中平衡常数数据,写出亚硫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___(6)时,与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则溶液中c(CH3COO-)-c(Na+)__ (填准确数值)。参考答案:1.A【详
解】A.Na OH固体溶于水后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离子自由移动可以导电,所以氢氧化钠是电解质,A正确;B.CO2溶于水能导电
是因为C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为电解质,而CO2为非电解质,B错误;C.铜为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D
.氯化铁溶液为混合物,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答案为:A。2.D【详解】A.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是区分离子化合物和
共价化合物的条件,而不是区分强、弱电解质的条件,A错误;B.有许多共价化合物(如H Cl、H2SO4等)是强电解质,B错误;C.水
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仅与电解质的强弱有关,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C错误;D.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溶液中溶质分子和电离出的离子共存,则
说明该物质是弱电解质,D正确;故答案为D。3.D【详解】A.酸性氧化物是能与水作用只生成酸或与碱作用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SO2、
SO3、P2O5与水反应分别生成H2SO3、H2SO3、H3PO4,都属于酸性氧化物,A正确;B.石墨、C60、金刚石是由C元素形
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B正确;C.乙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氨气和CO2的熔融态不导电,水溶液导电是因为生成了
NH3?H2O和H2CO3而导电,且乙醇、氨气、CO2都是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C正确;D.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
1H2是单质,不是2H、3H的同位素,D错误;故选D。4.A【详解】①H Cl是一元强酸,②H2SO4是二元强酸,二元强酸电离出的
离子浓度大于一元强酸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大,因此二者相比②H2SO4导电能力强;①HC1是一元强酸,③CH3COOH是一元弱酸,相同浓
度的一元强酸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大于一元弱酸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因此二者相比①H Cl导电能力强,常温下,0.1 m o l?L?1的三
者溶液导电能力强弱顺序是②>①>③,故A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5.C【详解】A.某一元酸(HA)溶液中,则,故溶液中氢离子
浓度为10-3mol/L,那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等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m o l/L,A错误; B.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B错误;C.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晶体,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成弱酸醋酸分子,导致氢离子浓度减小,则溶液中的增大;C正确;D.等浓度等
体积的盐酸和HA溶液中能释放出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故两者中和碱的能力相同,D错误;故选C。6.D【详解】A.MgCl2为盐,其
电离方程式为:MgCl2=Mg2++2Cl-,A错误;B.Na OH为碱,其电离方程式为:N a OH=Na++OH-,B错误;C
.KHCO3为弱酸的酸式盐,其电离方程式为:KHCO3=K++HCO,C错误;D.Na3PO4为盐,其电离方程式为:Na3PO4=
3Na++PO,D正确;答案选D。7.B【详解】A.纯水中存在极少量的和,说明水发生了电离,纯水中还存在大量的水分子,则水为弱电解
质,A正确;B.常温下水的电离是自发过程,不需要通电,B错误;C.纯水中存在极少量的和说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若液氨的电离与水相似,
则液氨的电离方程式为,C正确;D.冰的能量比水低,水变为冰时会放出能量,D正确;故选B。8.B【详解】A.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的
电离,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A错误;B.滴入Na OH固体,生成CH3COONa,发生完全电离,增大了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从
而使溶液的导电性增强,B正确;C.滴加少量0.2 m o l·L-1盐酸,虽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溶液中c(H+)
增大,C错误;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CH3COO-)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错误;答案选B。9.B【分析】酸
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该酸的酸性越强,三种酸HA、HB、HC的电离常数分别为a、b、c,且a>b>c,则酸的电离程度
HA>HB>HC,酸性强弱HA>HB>HC。【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HA溶液酸性最强,故A错误;B.HC的酸性最弱,浓度相同时
,HC的溶液最小,故B错误;C.HC的酸性最弱,浓度相同时,HC的溶液最小,pH最大,故C正确;D.分析可知,酸的电离程度HA>H
B>HC,故D正确。答案选B。10.C【详解】A.由导电能力知c(H+):b>a>c,故pH:c>a>b,A错误;B.加水体积越大
,越利于CH3COOH电离,故电离程度:c>b>a,B错误;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相当于稀释a点溶液,c(H+)
增大,pH偏小,C正确;D.a、b、c三点n(CH3COOH)相同,用Na OH溶液中和时消耗n(Na OH)相同,故消耗V(Na
OH):a=b=c,D错误;故选C。11.B【详解】A.计算两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n(前)=c1?V1=0.1 L×0.01
m o l?L-1=1×10-3 m o l,n(后)=c2?V2=0.01 L×0.1 m o l?L-1=1×10-3 m
o l,两者相等,因而中和时消耗的Na OH的量相等,故A错误;B.酸的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则电离的程度: 前者大于后者,故B正
确;C.醋酸的浓度越大其酸性越强、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则氢离子浓度: 前者小于后者,故C错误;D.由A:溶液中醋酸的总物
质的量相等、但电离程度前者大,故未电离的醋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小,故D错误;故选B。12.B【详解】根据图像信息,t0~t1,为平衡状
态,t1~t2,平衡逆向移动,消耗三氧化硫,三氧化硫百分含量比t0~t1时间段小,t3~t4,平衡不移动,三氧化硫百分含量与t2~
t3时间段相等,t4~t5平衡逆向移动,消耗三氧化硫,三氧化硫百分含量比t2~t3时间段要小,因此三氧化硫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时间段是
t0~t1;故答案选B。13.D【分析】0.65gZn为0.01mol,盐酸物质的量为0.01mol/L×0.1L=0.001mo
l,所以对于盐酸而言锌是过量的。此外醋酸是弱酸,pH相同的情况下,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的浓度。【详解】A.开始时两溶液pH相同,c(
H+)相等,则两种酸与Zn反应的起始速率相等,A错误;B.与足量的锌反应,酸电离出的H+越多,产生氢气的量越多,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
浓度,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醋酸与锌放出的H2多,B错误;C.起始时pH相同,说明氢离子浓度相同,所以反应速率也相同,C错误;D.pH
相同的情况下,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而且锌是足量的,故在等体积的条件下,醋酸与锌反应产生的H2更多,D正确;故答案选D。14.(1)
电量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2)【解析】(1)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向醋酸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左移,
但电离常数不发生变化,因为电量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故电离常数不发生变化。(2)存在三段式:,则,则,则达到电离平衡时溶
液中15.(1)CH3COOH+NH3?H2O=NH+ CH3COO—+H2O(2)④②③①(3)⑥⑦④⑤⑧(4)BCDA(5)S
O2+HCO= CO2+HSO(6)9.9×10—7mol/L【解析】(1)醋酸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醋酸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
H3COOH+NH3?H2O=NH+ CH3COO—+H2O,故答案为:CH3COOH+NH3?H2O=NH+ CH3COO—+H
2O;(2)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四种等浓度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最大;硫酸、醋酸在溶液中
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都抑制水的电离,抑制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小,硫酸是二元强酸,
溶液中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大于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抑制水的电离程度大于氢氧化钠溶液,醋酸是弱酸,溶液中电离出
的氢离子浓度小于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抑制水的电离程度小于氢氧化钠溶液,所以四种等浓度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氢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④②③①,故答案为:④②③①;(3)等浓度的五种溶液中,硫酸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最大;氨水在溶液中部分电
离出铵根离子,五种溶液中,氨水中铵根离子浓度最小;铵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硫酸氢铵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溶液
中的铵根离子浓度大于等浓度的氯化铵溶液,醋酸铵中醋酸根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会促进铵根离子的水解,溶液中的铵根离子浓度小于等浓度的氯化
铵溶液,所以五种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⑥⑦④⑤⑧,故答案为:⑥⑦④⑤⑧;(4)由电离常数的大小可知,弱酸和弱酸根在溶液
中的电离程度大小为CH3COOH>HSO>H Cl O>HCO,弱酸和弱酸根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越大,对应盐在溶液的水解程度越小,等
浓度的盐溶液的pH越小,所以等浓度的四种盐溶液的pH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BCDA,故答案为:BCDA;(5)由电离常数的大小可知,弱酸和弱酸根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小为H2SO3>H2CO3>HSO>HCO,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亚硫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碳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CO= CO2+HSO,故答案为:SO2+HCO= CO2+HSO;(6)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c(Na+)+ c(H+)=c(CH3COO—)+ c(OH—),若溶液的pH为6,则溶液中c(CH3COO—)—c(Na+)= c(H+)—c(OH—)=10—6 m o l/L—10—8mol/L=9.9×10—7mol/L,故答案为:9.9×10—7mol/L。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