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瓦匠外出干活,见蛇缠在鸡身上,鸡说快借你的墨斗一用

 小手侃趣闻 2023-01-20 发布于陕西

清朝乾隆年间,长安县百花村最西边,住着一户李姓人家,每一代都是有名的泥瓦匠。据说,李家代代出名匠,是祖上传下一个宝贝,令很多同行羡慕。

李家传到李小刚这一代,也不例外,凭借这个宝贝,修整地面水平度会更好,砌出的墙也总比别人的平整、垂直。

因为,他手艺高超,价钱公道,而且人品又好,所以,很受大家欢迎和信赖。

其实,这个宝贝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就是一个墨斗,只是这个墨斗用料有些特殊。

李小刚有个朋友,住在村子最东边,也是经常搭伴干活的好伙伴,叫周喜财,人很精明,手艺也不错。

两人合作有五六年了,几乎所有大点的活,都会一起干,只是,大多时候,是李小刚揽的活。

去年的时候,李小刚和周喜财一起干活时,两人在房顶架梁,用那个墨斗拉线,周喜财一不小心,将墨斗盒摔了下来,当场摔成了两半。

李小刚下来捡起墨斗盒,心疼不已,那样子,差点都要哭出来。他没责怪周喜财,回家休息了好一阵子,都没出来干活。

原来,他一直在家里研究,如何维修那个墨斗盒,直到修复后,才又出来干活。

这天,李小刚在里正家修门时,有人给里正送来请帖,是县城的刘员外,给大公子结婚。

里正对来人客气地道,“你们老爷真是的,随便派个人来知会一声就行了,还劳烦马管家专程跑这趟?”

马管家笑呵呵地道,“不麻烦,不麻烦,您和我们家老爷的交情,哪是一般人能比的,老爷专程派我来,就是要体现对您的重视!”

两人一阵寒暄,里正对马管家说:“你们修新灶台有人吗?我这里有个手艺极好的工匠。”

“那太好了!老爷昨天还跟我说,要找个手艺好的工匠,修一排灶台,大公子结婚,要办得热闹些。”马管家开心的说道。

“是啊,刘家很久没有喜事了,这次一定要办得热热闹闹的。”里正似有深意的说:“刚好,我帮你问问,李工匠有没有时间?”

古时候,很多大户人家,过红白喜事时,因为吃饭的人比较多,而且时间长,都会在家里修一排临时用的灶台,方便招呼客人。

虽说是临时灶台,不用多坚固,但也要修得排烟通畅,外观漂亮,既能让人方便使用,又能体现主家有面子。

里正转身来到屋子,“小刚,县城的刘员外给大公子结婚,要修一排灶台,你要不要去?工钱啥的你放心,肯定比外面高。”

县城离百花村比较远,如果去县城干活,肯定要吃住在那里,修临时灶台没多少活,所以,里正得征求李木匠的意思。

“可以!这段时间,我也没啥事,刚好可以去。”李木匠说,“谢谢里正帮我找活,麻烦您给刘员外说一声,我明天就去。”

忙完里正家的事,李小刚回家准备了一番,第二天要出门干活,他必须保证充沛的体力,晚上就想好好休息,没想到却做了一夜的梦。

翌日一早,李小刚迷迷糊糊爬起床,洗漱完毕就背上工具,出了门。

去县城有两条路,一条是大路,得走二十多里;一条是小路,只有十五六里,不过都是山路。

泥瓦匠出门,没多少工具,他便选择走小路。走了大概四五里路,天上突然狂风大作,即将下雨。

离县城还有十里地,李小刚出门没带蓑衣,必须找个地方躲雨,四下查看,并未发现有破庙什么的落脚之地。

正在心中叫苦之际,突然,看到旁边不远的山崖处,隐约有一个山洞,抱着试一试看的态度,李小刚来到近前,果然是个小山洞。

此时天已经开始下雨,他三步化作两步,赶紧跑进山洞,拍打着身上的雨水。

突然,一个什么东西闯进来,吓得他一个激灵,细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野鸡。不由得自嘲道,“大白天的,自己竟把自己吓着了。”

雨越下雨越大,李小刚昨晚没睡好,顿感困意来袭,找到一块石头,将上面的土拍了下,坐在上面闭目养神。

不一会儿,洞口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一条半丈余的长虫爬了进来,径直爬向野鸡,野鸡来回躲闪,去路已被长虫封死。

野鸡一边惊恐地向后退,一边无助的看着李小刚即将退到角落时,忽然开口说道,“求你帮帮忙,我家中有孩子待哺!”

李小刚惊奇的左右查看,除了自己并没有其他人,“你是在和我说话?可是我该怎么帮你呢?”

野鸡焦急地道,“你是泥瓦匠吧,只需用墨斗往蛇身上撒点墨,他就会跑路。”

李小刚心想,“野鸡怎么知道我是泥瓦匠,又怎么知道,我带了这个宝贝?”当然,他并未得到答案。

怀着众多疑虑,他按照野鸡说的做了,果然,墨汁刚撒到蛇身上,它就立刻掉头跑了。

这时,一阵刺耳的野鸡叫声传入耳朵,李小刚突然惊醒,没想到自己刚才竟睡着了,还做了那个奇怪的梦。

当他看向角落时,野鸡已经被蛇牢牢控制,蛇正收缩身子,一圈圈向野鸡缠绕,看着野鸡痛苦的样子,他动了恻隐之心。

他想起父亲经常提醒自己的话“做人要心存善念,才能行遍天下,做事要公平公正,活路才能越来越广。”

回想刚才梦中的画面,李小刚拿出墨斗盒,将里面的墨汁洒在蛇身上,果然,像梦中一样,蛇立刻调转身子逃走了。

看到野鸡得救,李小刚收起墨斗,对野鸡说:“赶紧走吧,尽量别到狭小的区域来,那样蛇就很难困住你。”

野鸡像听懂了他的话,立刻飞出山洞离去。这时,外面雨已经停歇,他也走出山洞,赶路去县城。

蛇之所以会被墨汁吓跑,是因为蛇类都比较讨厌有刺激性气味的东西,比如雄黄、硫磺、酒精、墨汁等等。

他不打算向任何人提起此事,不是因为这事有多玄乎,而是自己正在赶路时,突然瞌睡怕说出去丢人。

原计划,上午赶到刘员外家,路上下雨耽搁了一阵,他紧赶慢赶到刘府,已经晌午时分。

李小刚有些不好意思,让人觉得自己是恰好来蹭饭的,从包里拿出一个馒头啃了起来,带到刘家吃过饭,他才通报之后进去。

进入刘府,李小刚听完管家的要求,非常吃惊,可能是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也可能是刘家太过奢侈,他们竟然要修十六个大灶台。

他经常给别人修临时灶台,一般都是三四个大灶台,一两天就能干完,没想到刘家要修这么多,怎么都得干一个多礼拜。

一想刘员外家即将办喜事,肯定等不及,于是让人回去捎话,把合作伙伴周喜财叫来一起干。

李小刚活干得仔细认真,他一直谨记自己是靠手艺吃饭的,如果活干不好,就是自己砸自己饭碗。

第四天,两人终于将最后一个灶台修整好,交了工。刘员外非常满意,结了工钱后,不到夸赞其手艺好,还给了赏钱。

刘员外留他们吃饭,李小刚一再推脱,可盛情难却,只能一起吃过饭才回家。

席间刘员外不停地向李小刚敬酒,周喜财却只能坐在一边自斟自饮,只有偶尔被叫上一起喝。

两人一路上有说有笑,感觉没用多长时间,就到了村口,然后各自回家。

刚到家门口,就发现栅栏内乱七八糟的,像被人翻动过,李小刚心中一惊,“难道是来了小偷?”

进屋一看,他立刻傻了眼,果然被人光顾过,看到屋内被翻动得乱七八糟,跟发生地震一样。

李小刚心想,看样子那人是个熟悉自己的人,恐怕不仅是偷钱,而是冲着宝贝来的。

画面一转,周喜财回到家中,端着酒杯对老婆说:“真是气人,又被人家当空气,想我周喜财手艺哪里比他李小刚差,可是却没人认可。”

“好了,好了!别太争强好胜,钱又不少挣一分,主家感谢谁不一样?再说,你是小刚叫过去,人家感谢他也没错呀!”周喜财老婆,喜梅安慰道。

周喜财愤愤地道,“你懂个屁!男人出门在外挣钱是一方面,争面子也是一方面。得不到别人认可,名声永远起不来,难不成要一辈子靠李小刚,才能有饭吃?”

“你们俩关系那么好,一直都是互相搭伴,谁叫谁有什么区别,你干嘛总那么较真?小心一时起了嫉妒心,走错了路!”喜梅提醒道。

“一个婆娘家,咋那么啰嗦,赶紧做饭去。”周喜财一边责怪媳妇,一边心想,“我还不是为了多挣钱养家,想干出点名堂,活路也宽。”

几天之后,周喜财家亲戚翻修房子,对方来通知周喜财,他非常高兴,并让对方放心,这件事包在自己身上。

两人一阵寒暄之后,亲戚临别的一句话,让周喜财心中很不是滋味。

亲戚对他说的话是,干活时候记得通知李小刚,有他在自己才能放心。

其实,即使亲戚不提,周喜财也打算叫上李小刚,倒不是他不放心自己的水平,而是对方经常叫自己干活,他必须有回应。

这天一早,两人带着工具来到周喜财亲戚家,受到热情招待。亲戚对李小刚说,无论如何要用祖传的墨斗,帮自己测量垂直度和水平度。

李小刚请对方放心,一定不会出现那种情况的,那是盖房最基本的要求。

地面如果不水平,屋里会出现高低落差,容易在低洼处积水;墙面如果不垂直,时间久了容易倾斜,甚至倒塌。

亲戚是邻村的,来回也就半个时辰,两人每天都一起来回,大概干了半个月时间,房子地基即将处理好。

周喜财和李小刚一起赶工,想晚上将最后一点活结束,第二天开始砌墙。

亲戚为二人准备了丰盛的晚饭,还炒了一些玉米豆子,让他们带着回家路上吃。

回家时,天已经黑下来,没想到,李小刚却发生了意外状况。

两人结伴回家,来到村口一个人向西,一个人向东,可是刚分开,李小刚突觉肚子疼,赶紧跑到一处厕所方便。

那时候,人们都是旱厕,为了方便给田里上肥,基本都修在大门口,任何人都可以随便出入。

他上完厕所,刚提好裤子,没走几步又不行了,就这样十步一停,连续上了好几次。

待回到家时,天已经黑透,刚打开门,发现家里又进小偷,他想用火折子点灯,却怎么都点不着。

仔细一看才发现,油灯中油空了,可是明明昨天才加满油,今天怎么会没油呢?往地上一看才发现,有人故意将油撒地上了。

正奇怪时,突然听到内屋发出一声响动,听声音应该不是老鼠发出的,因为老鼠不可能搞出那么大的响动。

正欲上前查看,转念又一想,如果是贼人他贸然上前,会不会激怒对方,对自己不利,况且自己身体不适,没有任何胜算。

灵机一动,李小刚握着独子,来到灶台,掏了些锅底灰,洒在屋里,又从兜里抓出一把东西,撒到门口。

然后嘴里念叨着,“哎呦,今天到底咋回事,肚子一直拉个不停。”说完就跑去门口的厕所。

小偷悄悄探出身子,见他已经离开,赶紧开溜。谁知刚到门口“扑通”一声,被摔了个四脚朝天。

这一下可摔得不轻,他在地上挣扎了好一阵子,才起身揉着屁股一瘸一拐地离去。

李小刚蹲在厕所,肚子疼得不行,没法起身追,白白浪费了抓住小偷的机会。

虽然夜色比较黑,但两人相距不远,李小刚隐约感觉到,此人很像一个人,但没有证据,又没法证实。

第二天,他因为前一晚不停地拉肚子,根本没休息好,人没有一点精神,就请假没去。

又一日,身体好点时,他打了一壶酒,来到周喜财家,喜梅给二人弄了几碟菜,坐在一边给他们倒酒。

喝到尽兴时,李小刚举起一杯酒,对周喜财道,“周哥,你比我大两岁,咱俩一起干活有六个年头了吧!”

两人一饮而尽,“是的,兄弟!今年正好是第六个年头。”周喜财肯定地道。

“咱俩搭配从没出过差错,我把你当作能托付后背的兄弟,有什么话不能说的吗?”李小刚具有深意的问。

周喜财愣了一下神,被妻子用胳膊撞醒道,“没…没有,咱们兄弟之间,自然是无话不谈。你是想问什么吗?”

“那我可就直说了。”李小刚试探着问,“前天晚上,黑灯瞎火的,我家进来一个人,我看着背影和你非常像,是不是你找我有事呢?”

“有吗?我不知道呀!前天咱俩不是一起回来的,有什么事我肯定路上就问了,哪用得着抹黑去找你。”周喜财肯定地说。

正在这时,一只野鸡从屋内叼出一只沾满锅底灰的鞋子,跌落在桌前的地上。

李小刚定睛一看,与当初在山洞中救的那只野鸡,十分相似。

他上前捡起鞋子,闻了闻道,“这不是我家的锅底灰吗?怎么会在你的鞋底?”

周喜财红着脸低下头,不知该如何解释。

喜梅起身笑道,“这都能闻到,你也太厉害了吧?我劝过他很多次了,就是不听,如今你都知道了,好好帮我劝劝他。”

李小刚向二人行礼道,“嫂子、周哥,那小弟就不藏着掖着了,今个咱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当晚,李小刚发现有人藏在内屋,本想进去查看,转念一想,既然能藏起来,肯定只想谋财不想伤人,于是就没进去。

但什么都不做,又有点不甘心,于是,将锅底灰洒在煤油上,又将周喜财亲戚,给自己装的玉米豆子撒在门口。

借着肚子疼的机会,再次去上厕所,让贼人离开,本来计划跟在后面,没想到肚子真的疼,没法起身。

贼人先踩了一脚锅底灰,到门口又被玉米豆子滑倒,李小刚虽没看清那人面貌,但凭借其疼痛的叫声,以及背影猜测来人就是周喜财。

加上野鸡刚才叼出的鞋子,他就更加肯定这件事了。

李小刚讲完过程道,“周哥,我不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但可以肯定你并不想加害我。”

“我很珍惜咱们的友谊,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出来,希望不要隐瞒,只要我能做到,一定尽力满足你。”

周喜财听到这里,心中很是愧疚,他没想到,李小刚知道是自己做的,没有去报官,反而来和自己说这一番话。

他给自己倒了一大碗酒,一饮而尽,才将心中的话,像倒豆子一样,通通倒了出来。

原来,一直以来,周喜财都妒忌李小刚。每次,两人一起干活,看到主家对李小刚比对自己热情,心里就不舒服。

明明自己的手艺和李小刚不相上下,因为他有祖传墨斗,结果做出来的活就是漂亮,总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所以,周喜财在干活时,故意将墨斗盒跌落,就是要当众摔坏那个墨斗,让人们都知道他没了祖传墨斗。

李小刚果然因此沉沦,从而让周喜财更加确定,他的手艺是靠那个墨斗,毁掉它是正确的,往后自己就可以超越李小刚。

没想到的是,一段时间后,李小刚又将墨斗盒修好了,而且横加珍惜那个盒子,几乎藏起来不让别人用。

周喜财心下决定,必须将那个墨斗盒毁掉,前后两次进入李小刚家,就是要找到那个墨斗盒。

第二次,两人在周喜财亲戚家吃饭,他趁没人注意,在李小刚碗里放了巴豆粉,致使他半路肚子疼。

自己则趁机去李小刚家里找墨斗,没想到李小刚这么快就回了家,还发现了自己。

见周喜财把什么话都说了出来,李小刚也倒上一大碗酒,一饮而尽,以示对周喜财的敬意。

他缓缓放下碗,说出自己珍惜墨斗的真相。

他珍惜那个墨斗,并不是干活时,要靠那个墨斗才能干好,而是有其他原因的。

听父亲说,那个墨斗是祖上传下来的,祖上在给一个大户人家盖房时,挖到一节半米长的乌木,经过打磨、加工制作了几个小物件。

传到父亲那一辈时,就只剩下这个墨斗。

父亲走得突然,除了教给自己这身本事,没留下什么值得纪念的东西。

所以他对那个墨斗很爱惜,每次看到它,就像有父亲陪伴一样,是自己的心灵寄托。

那次和周喜财干活时,墨斗跌落摔坏,自己心中很难受,仿佛将父亲的心摔成了两半。

在家休息那段时间,确实在钻研如何维修,因为乌木比较特殊,自己又不是木匠,花费了不少功夫。

维修的目的是珍惜父亲遗物,并不是周喜财想象得那样,干活必须靠那个墨斗。

实际上,只要周喜财仔细想想就能明白,一个墨斗盒能有什么技术含量,又怎么可能提升干活水平。

听了李小刚的解释,周喜财恍然大悟,他知道自己做得不对,诚恳地向李小刚道歉。

与李小刚相比,周喜财要幸福得多,他上有父母可以孝敬,又有知书达礼的妻子陪伴,怎么都不应该嫉妒他。

事情都说开后,两人冰释前嫌,感情更深一步,真正成了李小刚说的,可以将后背托付的好兄弟。

一年后,经周喜财媳妇牵线,李小刚和其娘家村里一个姑娘相识、结婚,组成新家庭后,两家关系也更加亲密。

两个男人在外面工作挣钱,两个女人在家做好坚实后盾,开启了幸福又普通的人生之旅。

【编后语】不论工作、生活,我们都要借助很多工具,但工具只是辅助作用,是需要人来用的,假如人的技术不够硬,再好的工具也不行。

周喜财有过硬的技术,却不够自信,产生了嫉妒别人的想法,这是心理不够强大的表现。

按理说,他出活的效果不如李小刚,应该想办法提升技术水平,而他却想破坏别人,提升自己。

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质量,但绝不是起决定作用的东西。

幸好他有个好妻子,又遇到了李小刚这样的好朋友,及时将他从错误中拉回来,才没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周喜财无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有喜梅那样善解人意的妻子,又有李小刚那样真诚的朋友,人生会少走不少弯路。

李小刚待人真诚,发现朋友误会自己,没有埋怨反而找他谈心,认真倾听对方心声,将矛盾解释清楚,收获真正的朋友,也是人生之幸。

当然,现实中不可能出现,像周喜财那样过分的人,但一定会有像喜梅那样明白事理的人,也会有李小刚那样值得托付后背的朋友。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朋友、同事之间,应该以诚相待。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每个人都会有他的缺点,我们在交际中,不能过分苛责,无限放大别人的缺点。

假如因为一些小事,产生隔阂,应该像李小刚一样敞开心扉,及时找对方沟通,而不是闷在心中,直至互相伤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