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宣恩县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1-20 发布于山东

      宣恩县取传布恩德、宣扬皇恩之意为名。

     春秋为巴子国地,战国属巫郡地,秦属黔中郡,汉归南郡,三国属荆州建平郡,西晋及隋属清江郡,唐为黔中郡,五代为感化州,宋分别为高顺州、保顺州、高州。元末清初由土司分治,先后设施南、东乡、忠峒、忠建、木册、高罗诸土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乾隆元年(1736年),并施南、东乡、忠峒、忠建、木册、高罗诸土司地置县,命名宣恩。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存县,宣恩县直隶湖北省;民国三年(1914年)设鄂西道,宣恩县属鄂西道。6月,鄂西道改为荆南道,辖恩施、建始、宣恩、来凤、咸丰、利川6县。民国十年(1921年)8月荆南道撤销,分为荆宜道和施鹤道,宣恩县属施鹤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设鄂西行政区,宣恩县属之。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为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10日宣恩县城解放,属恩施专区。1970年恩施专区改称恩施地区,宣恩县属恩施地区。1983年12月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4日,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隶属恩施州。

从源头白水河顺流而下,有如亲临"三峡"之感,有白水孔、一天门、鸳鸯峡、月亮岩、将军山等景点。3100亩的双龙湖水面,山水交映,美不胜收,乘坐游船、游艇环绕一周达50余公里,可观赏到仙人洞、三仙洞、天门洞、鹰潭峡、五窑峡、羊角峡、展翅峡、隔人峡、火烧堡、油茶峡、缤纷崖、跃马崖、莲花池、青龙山、腾龙山、鬼城堡等景点。景区内七峰排列,疑似仙女下凡,数以百计的大小景点装饰着整个七姊妹山系,世界著名的孑遗和观奇赏植物珙桐。龙狮旅游区位于宣恩县北部,沿清江中游右岸的最大支流--中间河分布,东部与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毗邻,南与白水民俗观光旅游区临近,流域河谷地区原始生态完整,生态资源丰富,两岸散落着原汁原味的土家吊脚楼群,保留有古老的民俗风情,是一个自然和人文旅游交相辉映的景区。庆阳古镇上的庆阳凉亭街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具有古代遗风的土家街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