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襄垣王朱成鍨:有明一代最长寿的王爷,在位真的长达84年吗?

 茂林之家 2023-01-20 发布于湖南

恢弘的大殿上,群臣对着皇帝山呼“万岁”,是历史剧中常见的戏码。艺术来源于生活,宋代高承所撰的《事物纪原》记载:“……盖七国时,众所喜庆于君者,皆呼万岁。秦汉以来,臣下对见于君,拜恩庆贺,率以为常。”当然不管是在殿中高呼的群臣,还是端坐龙椅接受庆贺的皇帝本人,都清楚这皇帝又不是龟属生物,所以“万岁”是不可能万岁的,别说是这辈子,连下辈子,下下辈子不可能万岁的

影视剧中群臣山呼万岁的场景

在几大大一统王朝中,除却小皇帝频出的东汉,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几乎是垫底的。自明成祖之后,明朝诸帝普遍寿数不长,别说是万岁,连越过半百这条线的也仅有嘉靖和万历祖孙俩,多数驾崩时仅30多岁。相对于本家大宗,处于小宗地位的藩王、郡王们,可能因被圈养了,整天无所事事,心旷体胖之下长寿众,活到一甲子的很是常见,上七八十岁的也不少。

更奇特的是朱棣一系作为帝系,在明太祖朱元璋诸子中获得的资源最丰厚,照理应当子孙昌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自明成祖至明世宗九位皇帝,共有31名皇子封王,期间家因谋反被贬为庶人,三家入继大统,截止隆万年间只余下十二家还在传承。据明代史学家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统计,成祖系的十二家宗室,在万历初年总人数仅有998人,不到人数最多的周藩五分之一。就这人数还是靠朱高燧的赵藩进行拉升(598人),其余诸藩皆不足百人。反倒是太祖系留下的十七家藩王中,有六家人口破千(秦、晋、周、楚、代、韩),此外宁藩要不是被除国,估计也会破千(统计时有912人)。

有明一代藩王之中最长寿的当属沈庄王朱幼㙾,薨逝于正德十一年(1516年),享年85岁。当然这个寿数远不是明朝宗室成员的极限,单郡王一级就有好几个突破90岁的。明代上层宗室最长寿的,是代藩的第四代襄垣王朱成鍨,活了92岁。无独有偶,朱成鍨的父王襄垣安恵王朱仕坯也活了91岁,父子俩蝉联了上层宗室寿数的冠亚军

来自《明史》的谬误

朱成鍨,是代简王朱桂曾孙,襄垣恭简王朱逊燂之孙,襄垣安惠王朱仕坯嫡长子。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朱成鍨是朱仕坯嫡子中最年长者,非是真正的长子,《明宪宗实录》明确记载,朱仕坯的庶长子名朱成锗,于成化十六年(1480年)获得赐名。

《明史·诸王世表二》对朱成鍨的表述为:“成鍨,安惠嫡一子,成化二十一年袭封。隆庆二年薨。”成化二十一年为1485年,隆庆二年为1568年,如此说来他当了84年的郡王,如此超长待机实属罕见,应当是有明一代诸王在位最长者。

鹳雀楼

但是且慢就此下结论,这个《明史》的这一记载明显有问题。被视为明宗室最高法典的《皇明祖训》对郡王受封的最低年龄有规定:

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亲王次嫡子及庶子,年及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皇明祖训·职制》)

藩王都是由皇子受封而来,故而《皇明祖训》对藩王的册封年龄不设限制,比如鲁荒王朱檀受封时才几个月,吉简王朱见浚受封时也年仅2岁。但这项优待仅限于个藩国的始封君,嗣封藩王也有十岁这个最低年龄限制,更何况是与皇帝的关系还隔了一层的郡王。虽然自明宪宗起历代对《皇明祖训》有所增益,可目的是为了限制宗室的权力及人口增长速度,自然不可能对郡王的袭封年龄作向下改动。

朱成鍨活了92岁,若在位时间长达84年,那他袭封襄垣王爵时年仅9岁,不到《皇明祖训》规定的最低年龄,显然《明史》的记载有误。

问题的关键出在《明史》对朱仕坯的记载上,《诸王世表二》称其“成化十七年袭封。十八年薨。”成化十八年为1482年,朱仕坯活了91岁,按此推算他应当出生于1392年,也即洪武二十五年。其父朱逊燂生年不详,但祖父朱桂的生辰《明实录》有详细记载,为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十八。也就是说朱桂十九岁时,朱仕坯这个孙子就出生了,并且这不是他的第一个孙子。这种奇葩结论,与网上经久弥新的“我爷爷九岁的时候就死了”这句雷人台词何其相像。

除了在位时间,《明史》对朱成鍨卒年的记载也是一大谬误。《明实录》记载朱成鍨逝世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是故他的生卒年,当为成化十一年(1475年)和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明史》无论是名气,还是流传度,都远高于《明实录》,成为人们研究明代的主要参考书目。因此目前网上对朱成鍨的介绍,几乎都本于《明史·诸王世表二》。某百科最近虽然对朱成鍨的词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可对其生卒年的表述,依然基于《明史》。

靠作弊获得王爵

天顺朝,因代藩宗室繁衍日盛,大同城小民弱不堪重负,部分宗室外迁。天顺五年(1461年),襄垣王支系由大同南迁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开启了襄垣王家族在蒲州小两百年的繁衍生息史。当时在位的,是朱成鍨的祖父,始封君襄垣恭简王朱逊燂。

朱桂剧照

与父亲代简王朱桂一样,朱逊燂与自己嫡长子朱仕㙺关系一向不睦,让其三弟朱仕堲觑到了取而代之的希望,遂联合四弟朱仕埭,在父王面前疯狂诋毁大哥及嫡母。受此影响,朱逊燂、朱仕㙺俩父子终于在南迁当年爆发激烈冲突。本就桀骜不驯的朱仕㙺趁着上疏朝廷为父求药的机会,提出由自己代理襄垣王府事,意图“乘父之病,夺其禄位”,召明英宗严词训斥。

次年十二月,襄垣王朱逊燂薨逝。三年后,朱仕㙺袭封襄垣王。袭爵的襄垣王对两个弟弟选择了“以直报怨”,经过十一年的激烈斗争,终于在成化十一年(1475年)决出了结果。朱仕㙺、朱仕埭被废为庶人,一个在北京囚禁之死,一个在父王的陵园了此终生。至于最先发起挑战的朱仕堲,则先败后胜,一度被“革去冠带禄米”,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靠着小妾赴京告状,获得迁回大同才得以脱身,在朱仕㙺被废后,成功复爵,但也就仅限于此了。

虽然至朱仕㙺被废为庶人,襄垣王支系迁到蒲州仅仅15年,可两代郡王依然在当地留下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宗族。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宗法制社会来说,族不可一日无长,即便无方正式设立族长,也要推个临时工出来管理族人。

老大、老四被废为庶人,老二早夭,老三被限制在大同不准归宗。于是朱成鍨三位大爷的鹬蚌相争,最终便宜了他老爹朱仕坯这个渔翁,被明宪宗任命为襄垣王府理宗,具体时间不详。

成化朝,身为族叔的朱仕坯成为理宗,弘治朝还是理宗,及至正德、嘉靖两朝,已经晋升为曾叔祖的朱仕坯是理宗。眼瞅着一甲子过去,已经年介耄耋,依然是个临时工,在朱仕坯看来自己的一生也就这样了。就在此时,事情突然起了变化。

嘉靖十六年(1537年)八月,朱仕坯上疏朝廷,请求援引鲁藩乐陵王朱健概,和岷藩南渭王朱彦滨例,准许他袭封襄垣王

乐陵郡国的始封君,为鲁靖王朱肇辉的庶五子朱泰坣。《明实录》有关乐陵郡国的资料极少,能够考证的是正德九年(1514年)第二代乐陵王朱阳錧薨逝,此后数十年间乐陵王空缺,直到嘉靖十五年(1536年)闰十二月,朝廷才册封朱阳錧的嫡长孙辅国将军朱徤概为第三代乐陵王,断封时间长达22年,中间发生了什么一概无从得知。《明史·诸王世表二》记载“当渿,宣懿嫡一子,成化九年封镇国将军。正德十五年卒。以子健概袭封。追封王,谥端简。”这条内容或是在避讳什么,或者干脆不可信,否则不会出现这等不合常规的情况。

鲁荒王墓出土的九旒冕

相对而言,南渭郡国断封的原因更加清晰。弘治五年(1492年)六月,南渭王朱音(戠+土字底)薨逝,就在前一年十二月,朱音(戠+土字底)的嫡长子,南渭王长子朱膺(金罷)因“性狠戾”、“烝庶母”、“仇诸弟”等罪被废为庶人,本当袭封的庶次子朱膺鉙又因“奏讦不实”被革去一半俸禄,本来即将到手的南渭王爵就这么飞了。直到嘉靖二年(1523年)九月,朱膺鉙的嫡长子朱彦滨以辅国将军的身份袭封王爵,爵位中断时间长达31年。

可以看出,乐陵王和南渭王的复封有两个特点:一是中断时间较长,二是都复封于嘉靖朝。这对襄垣王复封很重要。但两王是以父死子继的方式实现复封,而朱仕坯却想要通过兄终弟及方式复爵,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本着上层宗室人口能少一个是一个,以减轻负担的原则,朝廷对郡王的袭爵一直卡的很严,父死子继成为郡王约定俗成的袭爵方式,兄终弟及不能说没有,也是极其罕见的特例,以兄终弟及的方式承袭因罪被除国的更是没有先例在。是故,礼部一口回绝了朱仕坯所请。

礼部谓郡王无嫡子者,许令庶子袭封,又郡王绝嗣者,其宗支止许以本等官职奉祀管理府事,并无长子已封郡王犯罪革爵,次子袭封事例。诏下多官会议。佥议:仕坏(当为仕坯)既已奉敕管理府事,亦足以世恭简之祀。所比鲁府乐陵王健概,岷府南渭王彦滨,系一时特恩,难以为例。乃诏坏管府事如故。”(《明世宗实录》)

这次请封表面上是朱仕坯所为,实际的幕后推动者却是其嫡长子辅国将军朱成鍨。朱仕坯此时即将迈入“鲐背之年”,今天不知道明天事,早已躺平,对襄垣王之位不抱什么希望。反倒是虚龄63岁的朱成鍨,身体依然健硕,有更进一步的强烈欲望。毕竟辅国将军与郡王相比,无论是在权势上、还是在传承上的差异,都有如天壤之别。通向郡王的道路,对他来说可谓是时不我待,毕竟兄终弟及虽然罕见,可并不是没有,而以侄继叔属于绝对的禁忌。故一旦没能在老爹咽气前搞定此事,他的郡王梦也就可以宣告破灭了。

既然正途走不通,那就只能走歪门邪道了。朱成鍨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走通了明世宗的宠臣,时任礼部尚书严嵩的门路。经过一番利益交换,于在嘉靖十八年(1539年)二月,让朝廷和明世宗松口,正式授予朱仕坯襄垣郡王头衔。

严嵩剧照

只可惜,朱仕坯无福消受,未等到朝廷册封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享年91岁。君无戏言,国不可无信,朱仕坯的郡王爵位虽然缺了一个册封仪式,少了点意思,可毕竟已经给予承认,最终还是认定其王爵合法有效,按照郡王的规格给予治丧待遇,并赐谥曰安惠。

如此一来,最终便宜了朱成鍨,他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十二月,以辅国将军的身份被册立为襄垣王

顺便说一句,朱仕坯的卒年是嘉靖十八年,而非成化十八年。许是那位负责《明史·诸王世表》编撰工作的翰林院编修,在谱写襄垣王家族谱系时,喝花酒喝上头了,以至于嘉靖、成化不分,给后世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朱成鍨身后事

从袭爵一事就可以看出,朱成鍨此人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朱仕塈家族北迁大同后,人口繁衍日盛,部分成员甚至因俸禄问题,参与了嘉靖二十四年的朱充灼之乱,以至于当时的宣大总督翁万达以“大同土产狭瘠,禄饷不支,代宗胤育日繁,众聚而贫,且地边胡虏易生反侧”为由,打算将这部分宗室赶回蒲州,终因朝廷认为蒲州无法容纳而搁置。

朱仕塈的子孙没能回归蒲州,可朱成鍨并不打算让他们就这么游离于自己的管理之外。于嘉靖三十年(1551年)上疏朝廷,以蒲州远离大同,赐名敕书经由大同转颁过于不便为由,请求朝廷自此以后将敕书直接发往蒲州。想要借此对朱仕塈支系实施长臂管辖的意图,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当代代王朱廷琦,是朱桂的七世孙,和朱成鍨整整差了四辈,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代藩大家长的事实。在他看来,朱成鍨这位高叔祖,仗着辈分高,倚老卖老完全没有将自己这个大家长放在眼里,竟然想夺自己手里的权,那还得了。于是也上疏将朱成鍨狠狠地告了一状,并检举揭发他冒封的罪状。

代王廷琦奏:'臣府郡王分封在南者七府,凡钦赐子名敕书,悉由臣府转颁,此定制也。今襄垣王成鍨朦胧奏请,以御名敕书径赐该府。按成化九年,襄垣王仕㙺与弟仕塈等讦奏不法,各降为庶人,仕塈发回大同。今子孙甚众,赐名原系一事,若径给该府,则住大同者将如之何?其余六群王府若悉比例奏乞,未免紊乱《祖制》。盖成鍨听信拨置,以孽支冒封已革王爵,谓朝廷可欺,凡百求请皆可以计得者。’”(《明世宗实录》)

明世宗画像

朱廷琦这封奏疏可谓是直击问题根源,然而千不该万不该在奏疏出现重大笔误,将一处“赐名”写成了“御名”,御名专指天子的大名,凭“以御名敕书径赐该府”一句,就可以治一个“大不敬”之罪。明世宗看到这两个字就一脸不爽,让礼部议处,治其辅道官之罪。至于奏章吗,也直接被留中了。

代王朱廷琦因一个小疏忽,不仅没能将朱成鍨怎么样,反而引火烧身,却也揭开了其冒封的一角。

朱成鍨袭爵时已64岁,又当了二十多年年郡王,悠长的寿命,让他有充裕的时间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也见证了一个个后背离去的脚步,襄垣王长子朱聪瀺、长孙朱俊渠先后离世,以至于朝廷不得不册封朱俊渠之子朱充煌为襄垣王曾长孙。

阿越之所以说朱成鍨死于嘉靖四十五年,而非隆庆二年,是因为嘉靖四十五年五月,朱充煌受命摄理府事。若说让朱充煌摄理府事,还有可能是因为朱成鍨年老无法理事,那么紧接着发生的襄垣王府内乱,可以充分证明他的卒年为嘉靖四十五年。

襄垣王府镇国中尉朱俊撬与朱充煌存在矛盾,唯恐对方袭爵后对自己不利,再加上当时严嵩已经倒台,在任首辅是严嵩的政敌徐阶,这让他看到了拉对方下马的希望。于是乎,就在朱充煌摄理府事不久,朱俊撬上疏朝廷揭发朱成鍨冒封之事。

时襄垣王成鍨薨,以冒封当革袭。其曾孙充煌狃严氏时事,欲朦胧袭之。其宗室中有镇国中尉俊撬者,有限于充煌,因讦奏故襄垣仕㙺,昔以罪废五十年余,成鍨以孽支夤缘得之。今死,其子孙当降迁原爵,如《宗藩条例》。且讦充煌诸贪淫不法事。”(《明世宗实录》)

朱充煌自然不甘丢掉眼见就要到手的郡王爵位,于是乎指使家奴冒用本支宗室的名义上疏朝廷,力挺自己,参奏朱俊撬。就在此时,同居蒲州的山阴王朱俊栅也跳出来打击朱充煌,上疏请求依照新制定的《宗藩条例》来“查革冒封”。此举引起更大的纷争,两府宗室纷纷入局。面对如纸片般飞来的奏疏,明世宗大为光火,一面诏令鸿胪寺收紧对各王府讦愬等项私事的管理,一面命山西巡按御史前往蒲州查证朱充煌冒封事宜。

明穆宗剧照

在详实的证据面前,一切抵抗都是无力的。隆庆三年(1569年)二月,明穆宗下旨革去朱充煌的襄垣王曾长孙身份,改封辅国中尉,以本职管理府事。襄垣王府冒封案就此告终。

改封襄垣王府曾长孙充煌为辅国中尉,管理府事。革镇国中尉俊梅为庶人,禁锢高墙。夺镇国中尉俊寔禄三之一。先是襄垣王仕㙺既坐罪死国废,仕坯以夤缘冒袭,三传至充煌。会襄垣王府,及山阴王府诸宗互相告讦,下巡按御史验问,且得充煌冒封,及俊梅等骄纵不法状。故有是命。”(《明穆宗实录》)

阿越说

朱成鍨为了襄垣王爵位可谓是费尽心机,不惜通过贿赂当朝红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其后为保住爵位,又赶在《宗藩条例》出来前,趁朝廷对冒封查的还不太严之时,为朱充煌这位第一顺位继承人求取了襄垣王曾长孙的名位,以试探朝廷,并未异日继续冒封作准备。只可惜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通过作弊可以成功一时,终究不能成功一世。于是想得好好的,可结果却无法实现。更难堪地是给朝廷递刀子的竟然是本宗成员。

正常情况下,朱成鍨以郡王身份薨逝,朱充煌即便没能成功袭爵,按照降等袭封原则,也应当封奉国将军。可若朱成鍨没能成功冒封来推算,他是辅国将军,那他儿子朱聪瀺自然要降爵为奉国将军,孙子朱俊渠封镇国中尉,曾孙辈的朱充煌自然只能受封辅国中尉。现在朝廷按第二种情况进行处理,自然也是将朱成鍨辅国将军来看待了,这由他没有被赐谥号也可见一斑。所以机关算尽,到头来还是空。

明史》之所以将朱成鍨的卒年定在隆庆二年,估计是因为朱充煌被贬为辅国中尉,以此推算他应当去世于上一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