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有三不空,子孙乘东风’,意思是家中书柜,厨房烟火和老人床榻三不空,子孙如沐东风,得益匪浅。 书柜不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农耕时代,读书受到社会的充分尊重。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是修身养性,丰沛品德的必经之路。何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唯有书中求。不学无术,诸事难成,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在古代,读书既可以明事理,又是飞黄腾达的必由之路,还能锻造明清贤达受人尊敬的家风。所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凡夫俗子,都对读书情有独钟。家庭之中,不能少了书卷气。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穷得只剩下钱,活得可悲可怜。 书柜不空不仅仅是指书卷阅读,更是代表文化的学习。虽然社会发展到今天,电子产品铺天盖地,读书已经不再是秉烛夜读孜孜不倦的样子。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读书学习的必要性更为突出。没有文化,在现代社会可以说寸步难行,甚至有人把掌握一门外语,会开车和电脑操作作为衡量二十一世纪是不是文盲的标尺。 厨房烟火不空家是温暖的港湾,幸福的窠臼。无论结婚还是离婚,都是为了幸福地生活下去。家的温馨就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里,就在厨房的烟熏火燎里。如果家里没有烟火气,一家人整天在外边吃饭,家就成了旅馆,少了该有的温暖。 普通人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的色彩更不可缺少烟火气。不管是事业成功,还是在外边风吹日晒,要有家可回,还要有酒可温,这才是家应该有的样子。家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休息的所在,吃饭的地方,互相陪伴互相体贴的空间。不管多晚回家,总有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来,想想都是幸福的。相反,破锅冷灶头,有家不想回,哪里还能感到温暖? 老人床榻不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父母在,人生尚知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增广贤文》里说,'凡事要好,须问三老。若争小可,便失大道’。有事情问问家中的老人,心里便有了主心骨,老人永远是儿孙的遮阳伞。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孝道文化源远流长。落叶归根,每逢佳节来临,游子们纷纷回家。常回家看看,不仅是习俗,更是尊老的一种表达。做一桌好菜,和老人谈谈,在融洽亲缘关系的同时,征求老人的意见。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的父母,才是唯一毫不保留帮助你的人。 家是生活的载体,一半是烟火,一半是清欢。家是亲情的纽带,心灵的驿站。人活着,活好自己,更要懂得经营家庭。家和万事兴,福运自然来。珍惜书卷文化,家风有底蕴;珍惜厨房烟火,家庭有温暖;珍惜有老智慧,家族有福运。 |
|
来自: 格林书屋 > 《首藏网络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