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亿常州,呼之欲出

 华东局 2023-01-20 发布于上海

最近,各地陆续亮出2022年经济发展成绩单。2022年,全国GDP万亿城市依旧是24个,与2021年持平。值得期待的是,2023年,谁会成为下一个万亿城市?

答案可能还要在长三角范围内寻找。

前些天举行的2023年常州两会上,常州市市长盛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预计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左右,并且将2023年定为冲刺“GDP万亿之城”的决胜之年。从增速和发展质量来看,今年,常州GDP破万亿已是大概率事件。

常州最大的底气和潜力,在于扎实的制造业。数据显示,全部41个工业大类,常州有37个;666个小类,有600个。目前,常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已达32家,继续保持江苏全省第一、全国地级市第一。此外,常州已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核心零部件等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型碳材料产业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

其中,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业集群,是常州迈上万亿台阶的关键之一。

去年11月11日,在常州举办的2022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博览会上,常州宣布要打造“新能源之都”。目前,四家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龙头企业布局常州,其中两家将中国总部放在常州,由此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居全国第一,正稳步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中心”;同时,这里有理想、比亚迪等4家整车企业,新能源整车产量占江苏全省一半。去年出台的《常州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常州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要达4000亿元。

更重要的是,常州正形成“发储送用”新能源产业生态闭环,即囊括发电、储能、输送和应用环节。其中在发电环节,常州拥有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太阳能光伏龙头企业,电池片及组件产能约占全国10%;储能上有着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在内的动力和储能电池生产及配套企业80余家;输送环节中,常州是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常州企业为装机规模全球第二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建设与输电工程提供关键核心设备;应用场景中,常州拥有从两轮出行独角兽小牛、九号电动车到比亚迪、理想等新能源整车厂。

今年的常州两会上,常州明确提出今年将聚力打造“新能源之都”,争创新能源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领域产值超6000亿元。新能源领域相比去年产值的1000亿元增量,将是今年常州成为万亿城市的最大砝码。

“十四五”期间,万亿城市的争夺将愈演愈烈。在长三角,徐州和温州紧跟着常州,GDP已基本突破8000亿元,未来几年大概率也要加入“万亿俱乐部”;在它们身后,还有盐城、扬州、绍兴,GDP可能都已突破7000亿元,接下来它们也将迈上经济发展的新台阶。

华东局原创稿件,转载、投稿或提供线索,请加小编微信并注明来意,暂不接广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