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盼 年

 东营微文化_ 2023-01-21 发布于山东

摄影丨旅途

小时候,过了腊八节,感觉年离我们就近了。也闻到了年味。父母开始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各种豆类和余粮,或养了一年的大公鸡带到集市上卖掉,带回家的是我们的新衣服,新桌布,烟酒糖茶等一些过年用的生活用品。他们总是集集卖,集集买,直到把年货置全。不过这些东西只能等到过年才能用,这也更加剧了我们对年的期盼。
做梦都是过年,吃白面馒头。吃饭时拿着硬邦邦的饼子或窝窝头,怎么也咽不下去。母亲笑着说,你们都馋年了,咱吃上这锅窝窝头就换白面馒头。听了母亲的话,我们都精神起来,连我家小狗也精神起来。这也是小狗一年中最好的日子,每天饱饱的。在它暗暗的帮助下,我们吃到了久违的白面馒头。也似乎真正踏上了过年之路。
盼着放了寒假,盼着吃完腊月二十三的肉菜汤。过年的序幕就真正拉开了,到处是我们开心的游戏场。
活力四射的小男孩们,哪能抵住鞭炮的诱惑,他们像一群出笼的小鸟,拆了的鞭炮把衣服口袋装得鼓鼓的。三五成群,一会儿踅到村南,一会儿跑到村北,甚至草桥沟里的冰面上都有他们的身影。变着花样显示着自己的鞭炮,你放一个,我放一个,好不热闹,有的鼻涕横流也顾不上擦。
女孩们也不示弱,妈妈们总是恰到好处地把做衣服剩下的小布头,缝制成方方正正,颜色好看的新毽子,装上玉米或高粱。成了我们女孩子过年最好的礼物,跳房子,跑城……玩得不亦乐乎。
在好吃好玩中,不知不觉就到了除夕。家家户户红红的春联贴好了,天地间到处喜气洋洋。晚上大人们包饺子,孩子们则迫不及待地提着图案各异的灯笼集结成队,浩浩荡荡走这家串那家,嘴里大声唱着: 年年收,年年有,正月十五打灯笼,发财发福,转过年来娶媳妇……小手小脸冻得通红,看着一家家饺子包好了,一个个回家吃着香香的年夜饺子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进入了最甜美的梦乡。
一觉醒来,新年到了!第一声喊出的是: 爹娘过年好。我们一骨碌爬起来各自穿上新衣服,新鞋子。在烟雾缭绕中吃完香香的饺子。带上最美的笑容,跑着跳着,跟着喜气洋洋的拜年的队伍一家家,一户户,爷爷奶奶过年好,大爷大娘过年好,叔叔婶婶过年好,一户不落,拜大年。迎接我们的不仅是温暖亲切的笑容,更是最美最甜的糖块。
年初二,母亲会带着我们高高兴兴到姥娘家去。姥娘村有唱大戏的习俗。母亲住一宿就回家了,而我们在姥娘家却享受着贵宾一样的待遇,吃最好的,看大戏,跟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们玩得乐不思蜀。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母亲来接我们回家过十五。母亲说,明天过十五,后天就开学了。要我们回家的口气不容置疑。我们在姥娘姥爷和妗子们的挽留中,恋恋不舍地跟着母亲回家。
正月十四的晚上,如除夕一般热闹,放完响彻天空的鞭炮,喝完香香的肉菜汤,大人们包饺子,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拉着自制的小车,穿大街走小巷,唱着笑着烛光照亮小村的角角落落。在那没电的年代,那一定是黑夜里最美的风景。
正月十六早上,年底儿基本吃没了。母亲特意馏上几个香香的年糕,让我们每人吃上一块,预示着我们的学业年年升高。放下饭碗,我们在母亲的叮嘱声中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母亲又在蒸黄黄的窝窝头,我们的生活又恢复常态。
我问母亲:“娘,还有多长时间过年?”
母亲笑着回:“等你们长大了,日子变好了,天天像过年。”
那时,少不更事,我们真的天天盼长大,天天盼过年。

作者简介:韩霞,七零后。祖籍利津陈庄镇。喜欢用文字诉说生活,但是往往写不完整,本人信条: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