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峰、段誉、虚竹哪个最强?金庸:你把三个人的名字读一遍就懂了

 耳东话史 2023-01-21 发布于湖南

有人说“我们就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话虽如此,但现实世界中的我们身上可没有什么“主角光环”,所以我们会选择在武侠故事中寻找一种代入感,以主角的视角去体验成为“天选之人”的快感。

但若是一部作品中同时存在几位主角,作者又该如何安排剧情呢?若没做到一碗水端平,又如何能突出“多主角”的设定?至少金庸在《神雕侠侣》中的安排就十分聪明,他并没有强调郭靖和杨过孰强孰弱,只是让他们在一场口头论武的“华山论剑”之后一同成为五绝。

(萧峰、段誉、虚竹剧照)

而《天龙八部》中共有三位主角,这一次可没有“华山论剑”,这三人的武功水平又该如何去排呢?

一、明面上的最强者

尽管段誉才是书中的第一主角,毕竟他最先登场,他的故事贯穿主线,然而萧峰才是最有领袖气质的那个人,作为主角三兄弟中的大哥,他在实战方面的表现也的确是最抢眼的。

很遗憾金庸没有将萧峰习武的过程一五一十地写出来,当他在书中登场时,已经是身兼少林、丐帮两大门派绝学的顶尖高手,尤其那一套降龙十八掌使得出神入化,常人根本难以抵挡他一击。

书中有萧峰打虎搏熊的桥段,他徒手对付那猛虎之时,居然只用了七成力便能将那猛虎给打翻,要知道《水浒传》中的武松之所以出名,正是因为他能徒手打虎。

(萧峰剧照)

而萧峰的巅峰一战莫过于聚贤庄大战,当时群雄与他喝了断义酒后便划清界限,誓要将他这“契丹贼人”处死在聚贤庄,可萧峰哪里会束手就擒,他行得正坐得端,既然这帮人不分是非黑白,那就休怪他无情。

于是一场恶斗展开,确切地说,应该是一场单方面的碾压,毕竟书中是这么说的:“来赴英雄宴的豪杰,十之八九都亲手杀过人,就算自己没杀过人,这杀人放火之事,看也看得多了。此刻这般惊心动魄的恶斗,却实是生平从所未见。敌人只有一个,可是他如疯虎、如鬼魅,忽东忽西地乱砍乱杀、狂冲猛击。不少高手上前接战,都让他以更快、更猛、更狠、更精的招数杀了。”

任凭对方实力不俗,且人数众多,在萧峰面前都显得毫无意义。

而在后来的藏经阁大战中,萧峰也是唯一一个伤到扫地僧的人,似乎他就是除了扫地僧之外的武林第一人。

二、无可限量的“绝代双骄”

相对于实战无解的萧峰而言,段誉和虚竹在书中的表现则没那么亮眼,事实上正篇故事中的他们二人都只能算是半吊子水平。

那段誉习虽有北冥神功、凌波微步以及六脉神剑傍身,但这三大神功无一学精,不仅不精,而且不熟,关键时刻还难免掉链子。

而虚竹虽然能够迅速掌握逍遥派的各路神功,但他学那些武功也基本是在半推半就的情况下,再加上修炼的时间不长,自然也远未达到“熟练”的程度。

所以就书中的状态而言,段誉和虚竹一定是不如萧峰的,但要对比,就应该对比这三个角色的巅峰状态,段誉和虚竹的优势就在于“未来无可限量”。

(段誉、虚竹剧照)

事实上若你读过原著的话,其实段誉与虚竹这二人到了书末的宋辽大战时就已经展现出了成为绝顶高手的可能性。

至少二人在生擒辽帝之前的一番神奇操作已经惊艳了在场的群雄,书中是这么说的:“这时虚竹既得天山童姥的真传,又练了灵鹫宫石壁上武学的秘奥,武功之高,实已到了随心所欲、无往而不利的地步,而段誉在得到鸠摩智的毕生修为后,内力之强,亦是震古烁今,他那'凌波微步’施展开来,辽军将士如何阻拦得住?”

(段誉剧照)

一个是武功技巧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一个是内力达到“震古烁今”的高度,无论怎么看他们二人都将是“后天龙时代”的绝代双骄,哪怕是萧峰在世,也未必能拦得住他们二人成长的脚步。

而你若细品三人的姓名,其实也能对比出他们的强弱关系。

三、藏在名字中的深意

那“剑魔”独孤求败为何会起如此奇怪的名字?其实金庸赋予这个角色这名字时,他就注定要一生不败了,其实很多角色在被设计之初就已经被定好了命运,天龙三兄弟之间的强弱关系亦是如此。

萧峰这名字有何深意?答案很简单,萧峰的父亲名为萧远山,他当年在雁门关一战封神,中原群雄皆跨不过他这座高山,而山的顶端是什么?山峰,金庸的言下之意无疑是萧峰就是天龙时代明面上的最高峰,实际上也是如此,萧峰在书中的表现配得上“战神”二字。

而虚竹的名字有何深意?“虚竹”二字有多重意思,心无杂念,虚怀若谷,这也如同虚竹的为人,他十分单纯,而这样的人往往就能够达到极高的境界。

(虚竹剧照)

就好比《神雕侠侣》书末的第三次华山论剑时,黄药师称赞周伯通:“老顽童啊老顽童,你当真了不起,我黄老邪对'名’淡薄,一灯大师视'名’为虚幻,只有你,却心中空空荡荡,本来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们高出一筹了。”

从这里来看,虚竹后来的境界应该是能够超越萧峰的,他就好比是那老顽童。

至于段誉,这名字就更好理解了,即“断欲”,这也如他的结局一般,金庸在新修版中安排段誉当了四十年的皇帝之后出家,让他脱离俗世,境界自然又更高了。

(扫地僧剧照)

尤其是扫地僧说过:“一个人武功越练越高之后,禅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会受到障碍。在我少林派,便叫做'武学障’,与别宗别派的'知见障’道理相同。要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克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方能练得越多。”

同样武功绝顶的两位高手,自然是佛法更高的那一位更强,因为没有与武功相匹配的佛法,则难免因戾气积压而进入“武学障”,所以晚年的段誉应该是三兄弟中境界最高的。

因此三人的综合排名恰好与他们年龄相反,萧峰第三,虚竹第二,而老三段誉则最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