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友图画作与玉雕作品欣赏

 yesleng 2023-01-21 发布于山东
       山水题材石中国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而“行旅图”、“山居图”与“访友图”又是山水画中的重要构成。在玉雕中同样如此,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行旅图”与“山居图”了,这里我们再介绍一下“访友图”。

    《行旅图画作与玉雕作品欣赏》

    《山居图画作与玉雕作品欣赏》

      访友图是山水画中有个重要主题,山中寻访朋友,渴望一份真友谊。画家把这样的情怀画到作品里,提升画作的欣赏价值。
      很多雕刻师会用玉雕作品来诠释画风画意。花鸟山水人物等题材的玉雕,秉持先入画再入雕的理念,以唯美、写实、婉约或禅意作为鲜明的艺术特色。
       我们曾多次说过“玉画本一体”,把玉料上的画面先完整的画好,不断的修改,直至画面效果最完美,再进行雕刻。这样出来的作品,画面感非常好,层次丰富,十分细腻精致。
↑瞿利军 《携琴访友》 白玉插牌
 尺寸:188×93×15mm,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一、访友图画作赏析
     访友会有多种情况出现,遇到了与没遇到,交谈闲聊与送别。这两种情况,很难在画中体现。画家更多是喜欢画访友的过程,而不是画访友的结果,把重点放到了描绘山石树木之上。
↑明 刘原起 《冬日访友》
↑明 刘原起 《冬日访友》局部
     《冬日访友》在创作的时候,罩染一层底色。这样画法,借鉴了青绿山水技法。刘原起将其运用到水墨画中,产生了质朴厚重的美感。画中雪山因此显得更加厚重。老者行于桥端,朋友房舍就在眼前。
 ↑明 戴进 携琴访友    ↑明 僧七处 携琴访友图
       《携琴访友图》是中国古代山水画非常常见的一个题材。国时,琴师俞伯牙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有次他在路上弹琴,偶遇一位樵夫钟子期,没曾想区区一位樵夫,竟然能听出伯牙琴声中的各种情绪。当伯牙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钟子期便说“这琴声峨峨兮若泰山”,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钟子期又会说“这琴声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惊讶于钟子期竟能听出自己在琴声中的心境,于是两人在这琴声的契机之下结成好友,互为知音。第二年伯牙携琴访友,却得知了钟子期的死讯,伯牙痛失知音,万分悲伤,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一曲弹罢,伯牙感慨知音难觅,于是摔琴绝弦,从此终生不弹。
     自古中国文人爱琴,君子隐居求志时,便是与琴相伴,可忘忧,可明志,而怀中所抱之古琴,也成了蕴含古时名士文化底蕴的载道之器。
      携琴访友图”的典故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中,后来常被用来当作绘画的一个重要题材,用画面来表现也更加的直观明朗。
当然,这个主题也不仅仅是要来表达友谊的,更多的则是表现文人墨客们的高雅情怀,即远离俗世尘嚣,回归自然的怀抱,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所以在“携琴访友图”这个主题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幅高山流水的自然画卷,画家们毫不例外地都借这个题材,描绘出山高水远、自然灵秀的大自然景色。
 ↑清 王云 携琴访友图|↑明 文徵明 携琴访友图
       古代贤士好携琴访友,应是与“高山流水”的典故有关。先秦琴师俞伯牙同樵夫钟子期因琴艺而结为至交,子期死后,伯牙弹完最后一曲便断绝琴弦,再也不弹。后世文人皆以伯牙子期为模范,携琴访友,寻求知音。
       携琴访友的重点是琴,不过在画中山水却成了重点。画家这样创作,旨在表现琴音琴趣。绘画作品无法传递声音,为了让欣赏者感受到天籁之音,只能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绘壮美多姿的山水,是为了表现自然美景中的律动。这种天然律动可以比拟古琴演奏的乐曲。 
     人们在赏画的时候,仿佛听到了乐曲声,仿佛看到宾主之间的亲切交谈,仿佛感受到了人生得一知己的畅快兴奋。这就是携琴访友传递的文化内涵,也是画家爱画、人们爱看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熊 《深山访友图》
      张熊为了打破画面的沉闷之感,运用留白拓展画面空间。山间云雾、近水无波都是张熊特意为观赏者留下的放松之处。
​     这幅《深山访友图》画的是初夏时节,松荫之下、水阁之内,两位好友促膝而谈。自宋代就有这样题材的画作传世,不过前人常把创作重点放到“访”这个细节上。
↑清 邓斌 《山居访友》
      这是一幅送别故友的画面,主人离开屋舍出门送别故友,阁楼会客室茶尚是热的,童子在门内探头瞭望,增添一份好友离别的不舍之情与伤感。
      访友图,要有故事线索,作品内容需要有合理性。
   ↑明 杜琼 《秋山访友图》
       画中描绘的是深秋时节,水岸小村,有一老叟策杖访友的情景。整幅作品以水墨创作,未加多余色彩渲染,看上去高古苍润,十分赏心悦目。山高林密,飞瀑流泉,一看就是文人心中最美的风景,再加上文人借书访友注①的故事情节,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共存。

​       【注①】古代文人得书实为不易,因书的价格甚高,穷苦人家买不起书,常要借书来读。而有些家境相对富裕一些的文人,虽有一定量的藏书,但遇到急用之书或心仪的书,也常向友人,或藏书丰裕的大家借书。其间发生了不少奇闻轶事。

二、玉雕“访友图”欣赏

↑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琴馆藏清乾隆和田青白玉山子《携琴访友图》24.3厘米,长20厘米,宽9厘米。取材绘画作品《携琴访友图》

      山子青玉质。正面凸雕一傍巨岩而建的小亭,亭内有老者凭栏而坐,似观崖下亭后苍松繁茂,大树遮檐,流水湍急。蜿蜒的石阶山路上一老翁策杖而行,身后随一持琴童子,蹬阶趋亭,渐行渐近。背面仅雕三棵松树,大片空白处阴刻隶书清乾隆帝御制诗,题名“御制题携琴访友图”,诗曰:

    廉折和平理可观,高山流水感多端。

    相逢底用班荆论,便向松风深处弹。

-题曹夔音山水十二帧 其七 㩦琴访友[清朝] 弘历

↑清乾隆·青金石御题携琴访友图山子摆件 

来源:香港佳士得2016年6月1日,估计40-60万

      此山子以青金石为质,凸雕一傍巨岩而建的小亭,亭外大树遮檐,流水湍急。蜿蜒的山路上一老翁策杖而行,身后随一持琴童子,蹬阶趋亭,渐行渐近。空白处阴刻隶书清乾隆帝御制诗,题名“御题携琴访友图”(同上)。

    ↑俊华 《青玉携琴访友图插屏》
规格:25.8×9.0×0.7cm 235g

       这件玲珑剔透的玉雕插屏以细腻的青海青玉雕琢而成,色泽雅致,以不同的薄厚呈现出有透视深度的光晕效果。画面构图采用高远法,远山近景汇集于方寸之间。峰峦叠嶂之中,古松虬髯,树下石桥上,两位高士与抱琴童子正一同游览胜景,远处重楼掩映在山峰之后,空中有鸾鸟来仪,祥云缭绕,一派仙山幽谷之景。插屏底座为红木制作,造型精巧别致,落落大方

2010年天工奖优秀作品奖。翡翠《深山访友》山子,

2010年天工奖优秀作品奖。翡翠《深山访友》山子,作者:万朝华、路彬。高26.5c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