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清被俘后变节的明朝贰臣

 茂林之家 2023-01-21 发布于湖南

在封建王朝周期性的更换中,一些历史人物,当裹进朝代变革的历史洪流中,是识时务接受新势力的招降,还是宁死不屈忠诚于旧势力。不同的人,在造化之下,往往获得了不一样的后世评价。

但“贰臣”总是不受待见,也不会被重视,往往i成为后世被引以为戒的例子和批判对象。

1、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福建泉州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进士,1631年继任陕西三边总督,围剿流寇,多次挫败李自成,使农民起义陷入低潮。1639年初,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在松锦之战中为清军所败,1642年被俘于松山。在皇太极最受宠信的吏部尚书范文程的劝降之下,在皇太极面前俯首称臣。

为‬清军‬南下‬一统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1665年洪承畴去世,赐谥号“文襄”。

文章图片1

洪承畴

2、骆养性(? — 1649年):湖南省新田县人,出身于明朝勋贵家庭,祖孙三代皆执掌过锦衣卫大权。因李自成攻破北京后被俘,受农民军羞辱和拷打,心生怨恨。吴三桂降清后入住北京,率众投降。加封为天津总督,也成为清朝首位总督。

文章图片2

骆养性

3、张缙颜(1600—1672年):河南新乡人,崇祯四年(1631年)的进士,因镇压农民军有功,升任兵部尚书。

清军入关后,逃归故里藏匿于六安州商麻山中。因降清太晚清廷一直未对其重用,牵涉到“文字狱”被捕下狱流徙宁古塔,最后病死于此苦寒之地。

4、王铎(1592—1652年):山西省洪洞县人,天启二年(1622年)考中的进士,擅长行草,书法上追“二王”,世称“神笔王铎”。

《拟山园帖》赢得“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美誉。

1645年4月25号,清军攻陷扬州后留守南京,后开城门降清。1652年病逝,谥号“文安”。

文章图片3

王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