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感悟]除夕随想

 紫水晶读写书屋 2023-01-21 发布于江苏

除夕随想

徐连梅

关于除夕的描述,大抵王安石的《元日》诗最为深得人心。“爆竹一声旧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揭去旧对联,贴上红通通的新春联,标志着农历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与憧憬。
自小到大,我一直对除夕充满遐想,觉得这一天,特别神秘,特别神圣。
这天晚饭后,母亲会炒葵花籽,炒花生,有时还会炒蚕豆。那时刻,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出去追逐一会儿,就跑到厨房抓一把香喷喷的花生瓜子,放到口袋里,时不时吃几颗,香了嘴巴,甜了心窝。

睡觉前,母亲还会在我们枕头下放上一撮带须根的青葱,说是不会做噩梦。枕边还会有包好的大糕果子,我尤其喜欢里面有桂花夹心的大糕。大糕,是初一早上一醒就要吃的,叫“开口糕”,不吃糕我是不敢说话的,吃了后,心里就感觉,真是大吉大利,可以想说就说啦。当然,压岁钱是少不了的,少则五毛,多则两块,都是崭新的票子,用父亲的话说,这钱能切胡萝卜。
记忆中,父亲总是守岁的,而且是整夜的那种。那一晚,灯罩早已被父亲擦得雪亮。我很喜欢看他擦灯罩,用一张火纸,不紧不慢,从里到外,再从外到里,细细地擦,不时用嘴巴哈一口气,说这样擦得更干净。擦灯罩时,父亲的表情很平静,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对平凡日子的安宁与满足。
每次守岁,我都信誓旦旦,要跟父亲一起,守整岁,可是,不到十点,两个眼皮就开始打架,实在支撑不住,总是“食言”。有时,一觉醒来,看堂屋里还是亮堂堂的,父亲大概也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这一幕永远烙印在我的记忆中。后来才听母亲说,父亲之所以坚持年年守整岁,是希望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子女平安。他说,他是一家之主,有这个义务。
如今,斯人已去,不知那个世界是否也有除夕?前天,已经给他们烧了纸钱,希望他们在那里过得富足、开心……
这个岁末年初,过得很不容易,身体小恙,加上新冠感染,阳康后,咳嗽依然不停,尤其在凌晨,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干咳依然恼人。但愿,从今天起,一切病痛皆消除,一切烦恼都远离。
一个很忙的朋友说,她一直在抽时间收拾家里。朋友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她说要么不收拾,要收拾就得彻底,哪怕抽屉里的东西都要清理、归类,各就各位,不留一点瑕疵。
确实,好像每个人都希望在除夕之前,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所有的物件必须摆放得整整齐齐,还要有束鲜花,让整个家显得生机勃勃。

岁除之夜,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这是除夕的魅力。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无论今夕是何年,谁人在守岁,年终究是这样,年年如期而至。
祝愿我的亲人、朋友以及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公众号的老铁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