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居笔先,形随法立——王羲之书法尺牍《月半哀悼帖》赏析

 陈巽之的图书馆 2023-01-21 发布于陕西

文◎赵磊

导读

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是经历过大动乱暂时安定的王朝,统治阶级于士人思想方面的政策较为宽容,由此,老庄、佛道以及玄学等思想于当时大为流行,尤其是玄学思想,对士人的影响最为深刻。玄学以老庄为根基,包罗万象,强调人本身的个性发展,提倡世人追求自然以及自由的境界。有学者曾这样评价魏晋时代,称魏晋虽然是比较痛苦且混乱的时代,但于精神上却是极为自由、极为解放的时代,由此造就了魏晋浓厚的艺术氛围,书法艺术受时代所影响,也呈现出新的风貌。

《月半哀悼帖》传为“书圣”羲之刻帖,真伪亦有争议,此帖字形大小错落有致,笔势连绵,整体粗细变化较为明显,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为羲之现有刻帖之中品。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王羲之书法《月半哀悼帖》。(文末附释文)

王羲之书法《月半哀悼帖》版本一

此版本收录于《淳化阁帖·肃府本》中:

文章图片1

王羲之书法《月半哀悼帖》版本二

此版本收录于《戏鸿堂法帖》中(哈佛大学图书馆版):

文章图片2

王羲之书法《月半哀悼帖》版本三

此版本收录于《淳化阁帖·港中大藏本》中:

文章图片3

王羲之书法《月半哀悼帖》版本四

此版本收录于《宝贤堂集古法帖》中(日本国立图书馆版):

文章图片4

王羲之书法《月半哀悼帖》版本五

此版本收录于《戏鸿堂法帖》中(东京大学图书馆版):

文章图片5

王羲之书法《月半哀悼帖》版本六

此版本收录于《宝贤堂集古法帖》中(哈佛大学版):

文章图片6

王羲之书法《月半哀悼帖》版本七

此版本收录于《淳化阁帖·关中本》中:

文章图片7

【释文】

月半,哀悼兼至,奈何奈何?得告承复下,悬耿。至勿勿,愿不具。王羲之再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