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325):2023年第三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癸卯春节前夕北岳诗友福翁驰函邀诗,吟此以寄
高昌(北京) 节逐流年诗逐人,心头丘壑待重新。 约花红染三千树,把盏香挥十万巡。 散淡襟怀惟有梦,平常日子倍堪珍。 撞门玉兔大如福,跃入寒斋送暖春。 陈廷佑点评: 迎春酬邀,本为应景之作。但好诗人一出手,总能蹿出火花。头一句以“逐”字为句眼,重复出现在二、六位置上,读起来非常畅快,并营造出巨大的势能,让读者对下句充满期待,其实是想看你这样开头,下句能否托得住。当然下句很好、很稳。再往下读,颔联节奏大变,把势能继续升高。此时颈联咋办?难道是更往上推吗?这时更吊足读者胃口。可作者此刻却止住奇崛,回归“散淡”了,还特别把口语“平常日子”入诗,看似“平常”,却对仗颇工,极见功力。此联易攻为守,改放为收,而且上下和谐,攻守相宜,收放自如。此时该看尾句怎么结了!看到“撞”字打头儿,眼睛一亮,又看到玉兔变成个福字,“跃”入了“寒”斋去送“暖”春。撞、跃二字的动感,寒暖二字的对峙,都是对前面两联巨大势能的回应;而兔子变成福字的生动画面,极具喜感并应时应景,既延续了第三联的“散淡平常”,又与尾联其它元素结合在一起,把全诗托得稳稳当当。总之,此作虽属应景,却有奇思妙想,是应景之作的上品。刘鲁宁点评: 平常日子倍堪珍——经历了这三年,这句诗,相信大家都有了更深切的理解。京城初雪有感 李增山(北京) 都唱岑参白雪辞,老兵心思有谁知。 飞花才落栏杆脚,已是北疆三尺时。 陈廷佑点评: 人见雪而思古,老兵见雪,不思古而思北疆。京城雪与北疆雪,殊深殊浅,只有当过兵的人才懂;殊高殊低,只有在北疆当过兵的人才懂。除去贬意:夏虫可与之语雪乎?张庆辉点评: 引入边塞诗名篇“岑参白雪辞”以照应“老兵”,精切;转合好,拉开时空,尺幅千里,深得绝句作结妙谛。刘鲁宁点评: 岁暮自嘲 彭明华(广州) 岁暮倾囊计短长,一年何事可张扬? 由它股泄三千里,幸我诗存百二行。 醒后生涯知有限,人前口罩戴如常。 新年所愿关情绪,心软处和诗远方。 陈廷佑点评: 刘鲁宁点评: 京城记雪 卢冷夫(北京) 索句深宵梦亦清,缤纷玉蝶又倾城。 舍予书里重新读,今日北京成北平。 陈廷佑点评: “舍予书”三字用得好!如有不解,尾句已近挑明矣。读增山兄《初雪》“落栏杆脚”,冷夫兄《记雪》“缤纷倾城”,俱佳。但余居京所见,雪花落地即化,一如小雨。大概同城不同雪吧。一哂。张庆辉点评: 不知为啥,说到北平,总是大雪之忆;“舍予书里重新读,今日北京成北平”,平常字句里,有难以言表的感慨。老家烧灶感赋 段维(湖北) 灶膛红映脸膛红,煎煮年关腊味浓。 自觉万般灰渐冷,乡情一拨即熊熊。 大涵雪野点评: 有情有景,起伏跌宕。世风日下,令人每觉万念俱灰,惟一片乡情如火独炽。张庆辉点评: 转合得之,中年历尽尘间事,心渐灰冷,万般趣减,唯乡忆乡情可慰身心。“灰渐冷”“一拨”“熊熊”,不独照应诗题之“老家烧灶”,且一喻到底,不失浑成。小年有忆 曹新频(广东) 年关尚自事桑麻,记否充饥赖米花。 已苦山高乏鸡黍,犹堪海远少鱼虾。 今朝难觅当时物,来日还思别后家。 五十冬过再回首,清香袅袅一杯茶。 壬寅岁杪晨起即兴 杨逸明(上海) 时光流去不留痕,一半高眠伴蝶魂。 睁眼始知人健在,敲诗欲遣梦残存。 屡惊朋辈成新鬼,倍惜庖厨备小飧。 深感腊梅多厚爱,天香肯送入寒门。 张庆辉点评: 此二诗题村、风格俱有异,放在一起评一评,主要是其中各有一联,从正反两面呼应了本人关于结联的一点心得:中二联不可过于局促,要荡开,诗意及其所反应的事理尽量要有所推进,而不要因为囿于对仗的形式,在尺幅并不阔大的律体篇章中,作过于机械的同类对举。“已苦山高乏鸡黍,犹堪海远少鱼虾”,“山高”“海远”“鸡黍”“鱼虾”,意思差不多,连读,也不过是少时食品匮乏之意,一句足矣,两句稍费;而“屡惊朋辈成新鬼,倍惜庖厨备小飧”,出句是2022年晚冬时情,对句由此引发珍爱生命珍视平安之意,对仗工稳而意有推进。同为十四字,前者同义重复而后者涵容广阔,高下自判。刘鲁宁点评: 杨老师的诗句中,即使有诸多无奈,总会予人以更多的希望。元日展望(中华通韵)
褚宝增(北京) 猬鼠蜗牛壁虎年,于今卯兔已回还。 莫嫌料峭春风冷,可见朣朦晓月弯。 放眼山河复常态,遂心黎庶弃新冠。 无非迈步从头越,不信人间行路难。 陈廷佑点评: 新年首评,必先选兔。有道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也。此律岂止有兔,更按子丑寅卯顺序,次第排列,作为首联内容,似不常见。颔联流水对,十分妥帖;颈联以“弃新冠”三字,对“复常态”,堪称无情对之典范。风入松·岁末听雨 宋彩霞(山东) 岁残听雨梦山青,短棹水云平。寒烟渺渺江如镜,风声里、鸥影纵横。雪雁低回婉转,风鹏直上齐鸣。 渔舟寂寂有雷霆,苇叶白盈盈。年年怅望东流水,已见惯、潮落潮生。梦里星光明晦,心中日月阴晴。 陈廷佑点评: 京城记雪,江南听雨。短棹、寒江、鸥影、渔舟,尽是眼前景象。小楼见故人,心生欢喜。词作读来亲切。只是检验,四格俱有不副。不知此格可有出处?疫中访宁波保国寺蜡梅 章雪芳(浙江) 萧然心自澄,蜡蕊对霜灯。 落影阶苔合,寺中无一僧。 大涵雪野点评: 人同腊梅,心自澄澈,奈霜灯落影,满目萧然;况“保国寺”中更无一僧,此庙之堂竟于人间何益乎!“寺中无一僧”,幽思婉转,颇耐人回味。全家游匡庐唯家母留馆数日不出时在改开翌年 独孤食肉兽(武汉) 携子携夫景自齐,隔晴隔雨路多迷。 牵绳分挂庐山瀑,云水光中日晾衣。 大涵雪野: 首二句言家母人未同行而心已同往;三四句言(家母)人虽在馆驿之中洗衣晾晒,心早随丈夫、儿子在庐山瀑布之下。独孤情深,颂家母之德想象绮丽,诗语蕴藉,得风人之旨。岁杪沉吟 范东学(湖南) 寅年将尽念阿弥,回望悉如蒙太奇。 且把惊魂安顿好,犹能卯岁沐春熙。 大涵雪野点评: “念阿弥”者,幸脱难也;“蒙太奇”者,言昨是今非,世态反复出人意料也。三四顺势而下,“安顿惊魂”而“沐春熙”,“犹能”卯岁沐春熙者,言不幸中之万幸也。此公幽默,见性情。小 年 宋善岭(江苏) 休怨小年携雪来,自随风俗扫锅台。 灶王爷在人间久,只报丰收不报灾。 大涵雪野: “灶王爷在人间久,只报丰收不报灾”,此何神也?竟与人间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之辈如此相像!“灶王爷在人间久”,妙!人间风气世代沿袭神仙亦被传染乎?令人一哂。偶 得 崔德煌(江西) 仲秋湖畔静观渔,欲向严翁问起居。 应懂天时知进退,须留人脉论亲疏。 平生已匿寻常事,诗卷唯存咫尺书。 拂面好风知我意,此番愁思尚多余。 大涵雪野点评: 诗以湖畔观渔欲访严子陵起笔,娓娓道来。二联道“应懂天时知进退,须留人脉论亲疏”,真是老笔!令人回味而不动声色;尾联看似从容恬淡,实不乏士子忧患意识。小城见闻 丁永海(甘肃) 腊月寒天疠疫中,各家棺椁一时空。 街头萧瑟行人少,唯有灯笼寂寞红。 张庆辉点评: 转合成功,手法上,以乐境写哀更增其哀;诗意上,以寻常年份不易见到的“街头萧瑟行人少,唯有灯笼寂寞红”之特定景象,定格2022的背影,为三年抗疫的最后时刻存证。无 题 胡秋征(南京) 战疫三年减复加,人间灾患似无涯。 千秋自信回头看,不过长河一浪花。 张庆辉点评: “千秋自信回头看,不过长河一浪花”,让历史告诉未来吧。壬寅小年 李宝(河北) 漠漠阴云聚似霾,寒风纵劲扫难开。 街头遍说春消息,念念归乡恐雪来。 张庆辉点评: 通首道小年天气实情,又似有言外意。“遍说春消息”,谁说?“恐雪来”,谁恐?加之“阴云”“寒风”“聚似霾”“扫难开”,要作别解,也无不可,好在现今时代昌明。围炉夜话 夏茂盛(湖北) 冬夜坐围炉火边,炎凉风雨话从前。 西窗月落更深静,家犬蜷身脚下眠。 张庆辉点评: 壬寅腊月 池健(浙江) 昨日曾遭瘟疫侵,漫行绿道意沉沉。 冬阳和暖周边洒,只是心中更喜阴。 刘鲁宁点评: 冬日喜阴不喜阳,自是特别时期的特别情怀。好在新春已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莘庄公园赏梅有怀曹老世清先生张志坚(上海)
大疫未平风未止,满园黄叶乱如纸。世间最痛失知音,几树梅花愁欲死。 刘鲁宁点评:  陈廷佑 1954年生,河北深州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原常务理事。长期供职于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曾任办公室副主任兼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巡视员,中国国学中心筹建办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刊《中华书画家》杂志第一副总编。出版诗文专著《西抹东涂集》《诗文骈翼》,长篇小说《龙脉》《桲椤山》。多次举办个人诗文书法展览。应邀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四中、全军书法骨干诗词培训班等讲授诗词书法。 大涵雪野,王逸群,河北省承德人,蒙古民族。著名诗人,作家,诗评家。喜马拉雅网络主播,涵社诗词研究会会长,《诗词选刊》主编,《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著有个人诗词集《当代诗词三百首》,长篇小说《首富风云》等。张庆辉 1970年生,重庆云阳人,定居云南昆明,《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曾任某都市报评论部主任,现自营传媒公司。爱诗词,好交游,性旷达。
刘鲁宁 网名老刘茶舍。《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策划委员,上海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