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唱气息与混声的训练

 xuwhmec 2023-01-22 发布于江苏

人类声乐的发展史说明,歌唱呼吸从对单纯形式的追求到较全面的认识,经过了很长的时间,近几百年来才日臻完善。

18世纪意大利阉人歌唱家们主要运用胸式的呼吸,那个时代,人们就以为己经达到了呼吸支持歌唱的很高境地。

19世纪中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不断深入,新的所谓“英雄歌剧”出现了。音乐的戏剧化迫切需要艺术家的演唱要有更高的技巧和新的风格。阉人歌唱家那种冰冷的风格已不合时宜,逐渐为更抒情、更戏剧化的演唱风格所替代.

演唱风格的革命促使教学训练方法亦发生变化。当然,呼吸方法必然随之变化。于是胸式呼吸或锁骨式呼吸被横膈膜式的腹式呼吸,取而代之。

但上述两种呼吸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胸式呼吸时肋骨的扩张是靠不正确的腹部运动,即向上收腹。横膈膜式的腹部呼吸,横膈膜收缩,胸廓却保持不动。

到了19世纪的后半叶,声乐教育家和歌唱家们吸取了上述两种呼吸方法的优点,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气吸的深,支持感强,控制得力,声音流动,适于演唱各种风格的古典歌曲、艺术歌曲和歌剧。这种呼吸方式已成为当今声乐教学和演唱的主导形式,为众多声乐家们所公认。

演唱时的常规姿态一般为自然的状态下,头平、胸稍挺、立腰、提臀、吸气向下、横膈膜扩张、着意保持、不僵化、呼吸自如、气息流动,这种状态要保持在歌唱过程之始终。那些经常出现在歌唱者身上的缺点,很大程度上出在呼吸问题上。

具体而言,横膈膜不要放松,气吸至七、八成即可。吸气过于饱满,就像吃饭大多,吃撑了,气息就流动不起来了。

吸气时上腹部稍鼓起些,不要让腹部过分地鼓起;也不要让胸部高高地挺起,这都有碍于气息的流动和控制。要借助横膈膜和腹部来控制呼吸。

知道了呼吸的部位,不善于控制、保持气息,仍然不能发出好的歌音,不能完美地演唱作品。学生唱完一个乐句之后,仍应当把气息保持住,因为还要继续唱下去;学生要学会利用腹肌和两肋顶住横膈膜并扩张横膈膜,不断增长控制能力。

用横膈膜支持呼吸的好处还有,能形成一种气柱感觉;这种“气柱”感觉托着声音,到高声区后支持感就更强,高音更辉煌,更有光彩。

在横膈膜的支持下,容易保持打开喉咙的状态,使声带正常地振动。即使演唱快节奏的乐句,也可做到急速换气,并使声音保证纯净、柔美。

正因为此,用横膈膜支持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才被认为较其他呼吸更为优越的呼吸形式。

演唱时微挺胸,肺部几亿个肺泡充满气息,胸廓自由扩张,横膈膜下降,向四周扩张,吸气时被横膈膜压下的内脏,受腹部肌肉影响,要恢复原有的位置,有一股向上滑动的力量,产生腹压。这种向上和横膈膜向下并适度保持扩张的两种力量形式对抗,从而保持了声带下端压力均匀稳定,从而在歌唱神经中枢的支配下,引起歌唱。

要使横膈膜很好地完成呼吸的支持,必须在演唱的全过程中,尽可能保持胸腔、两肋扩张的幅度不变,两肋、胸腔不能塌陷。歌唱起音感觉在下面,收音时不要在胸腔更不要在喉部收音。也就是说,不要歌唱开始时用胸腹式联合呼吸,用横膈膜控制声音,唱着唱着,气愈来愈浅。常见一些学生唱歌时,唱着唱着气都端起来了,憋到了胸腔,搞得脸红脖子粗的,这样的呼吸支持,当然是不对的。

有的人错误地认为歌唱时给气多,声音就容易出来,音量就大,歌唱声音就流畅,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要根据歌唱的艺术需要控制气息的流量。用气过多,不容易控制,造成僵化,声音反而流畅不起来。当然,歌唱时漏气更要从技巧上找原因了。

歌唱时,一吸气,口腔里有一股凉气上来的感觉;口腔内稍有一股绷着的劲儿,要保持这种状况。歌唱发音时,是吸气状态(喉咙打开),不是出气状态。(喉咙容易关闭)也不要用说话的状态唱歌,那不易适度打开喉咙,没有深度,用气不好,出不来好的共鸣泛音,嗓音易疲劳。

我认为应主要通过唱歌和练声锻炼气息,但也可做些单纯的呼气练习。如:快吸快吐、快吸慢吐、慢吸快吐、慢吸慢吐。总之,歌唱与气息是依附关系,有了好的气息,才可能演唱自如。

很多初学声乐的学生基本上是在本嗓基础上演唱。当然,有些特色民歌手、地方剧种的个别行当和某些通俗歌手就是用大本嗓演唱。

大本嗓唱法,发声时以声带拉紧,两个声带闭紧,全声带振动发声。声音的变化决定于声带张力和共鸣器官的运用。真声声音效果是很明亮、结实的,但唱中、低声区还方便,唱高音则困难。

一般说来,歌唱演员要在声音的训练过程中解决真、假声的混声问题。(有的老师称之为“二合水”。)

所谓“混声”唱法,我理解就是把真、假声在正常的歌唱状态下,混合在一起,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低声区以真声为主,但也掺有假声,音区愈上行,真声比例愈少;掺入的假声愈来愈多,一般高音声不到.!以上就基本上都是假声了,但听起来仍有真声的效果。此即有的声乐家所谓“假声的唱法,真声的色彩”。假声要以真声为基础,真声要混有假声,混声解决了,声音的声区就容易统一,使声音均匀;这正是由于运用混声歌唱时各声区是按比例的真声为基础,逐渐混入假声的,所以三个声区音色统一,在换声点不会出现裂痕;在高声区,高音能有支持地自如控制。特别是女声,从中、低声区往高音过渡时,声音不混好,就会出现破音,在唱换声点时声音不顺有“髁”。如果从唱低声区开始,就混入一定比例的假声;那么,到换声区时,就不会出现此种现象。

混声搞好了,还可增强声音的穿透力。

特别是女声声音的真声成分,掺入假声后,容易获得呼吸的支持,打开喉咙,使声带闭合得好,从而发出有最佳共鸣、泛音的感人音色。我在训练学生混声时,一般采取以下方法。a.首先稳定喉头。喉头稳定了,阻气发声能力增强了,有利于真假声的混声练习。

要多做“u”母音的练习,这有助于喉部机能的增长;同时容易使学生增强歌唱时的“腔体”感。

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开始会感到喉部周围肌肉有不适感,个别学生甚至觉得难受。应向学生说明,这是个过程有一段时间就能适应。

b、做纯假声练习。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全用纯假声发声。
 

图片

此练习开始唱时,声音要均匀;起音要有支持点。
 

从低八度滑到高八度站住,听到头腔出现共鸣泛音后,(不要肆意扩大音量,要保持声音的均衡)变换母音,改唱ou母音,然后下滑到低八度,唱a母音。

要让学生每天坚持练习,实际上,练上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练唱的声音中实际上已掺有真声,不是纯假声了,特别是中、低声区较为明显。


c、真、假声相靠练习。仍用八度音程练习

图片

起音(attack)用真声,滑到高八度后,换假声;在高音停顿片刻同样用假声唱ou母音,继而滑唱到低八度换真声,唱a母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练习一段时间,真、假声即自然地、慢慢地向一起靠,如两条河水融混在一起。

做这条练习,要特别注意气息的配合,八度音程的跳动和滑动,真、假声的变换。练习时,要感到下腹部的推动,没有气息的支持,就很可能造成喉头卡紧,或真、假声换不过来。当然,真假声换不过来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低八度唱时一定要滑动。“滑”着唱是关键,不滑而唱,肯定中间有“髁”,换不过来。


d、为防止练习混声过程中,声音在换声点出现“髁”,也可做大音阶练习。
 

图片

此练习,从小字一组的d1便要混入假声,使声音逐渐统一、流畅。

练习混声的办法很多,本文仅一孔之见,况学生情况又各有不同,要视情况而采取不同方法。

图片

⊙版权声明: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图片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免费学钢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