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琦明丨写在《南稍门》一书前面的话

 老魏的新视界 2023-01-22 发布于甘肃

编者按:

这是马琦明老师为即将完稿并计划今年出版的《南稍门》一书写的序。老街坊“南稍门”是兰州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殊的人文生态环境,是一个精神灿烂的群体,人们可以活成种种传奇。作为献给兰州的礼物,本书力争以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社会性,分享和带给读者最独特的地域文化思考。

 《南稍门》序

南稍门是我生长的地方,作为兰州城区老街坊,文化浓度是它最大的吸引力,生活的记忆和情感始终难忘。

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这个地方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当我们想到祖祖辈辈成长在南稍门,内心会拥满力量,感受到温暖,顿感有一种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南稍门街坊是一个精神灿烂的群体,人们可以活成种种传奇。说起南稍门,我的内心由衷的,就会有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自明朝洪武年间,历经六百多年沧桑变故,南稍门外孕育的文化之丰富,是历史积淀而形成的。这些“古老”的,“祖传”的,“经典”的文化存在,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是构建新时代精神文明、打造国家软实力不可或缺的资源。创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南稍门有着丰厚的文化储存。

图片

三年前,我写了篇《我难忘的乡愁——南稍门》,在《开拓》杂志刊发,南稍门人马建斌第一时间看到,即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引起广大读者热烈反响。从后台显示的阅读访问来看,遍布重庆、广东、北京、陕西、上海、青海、江苏等全国30多个省市和台湾地区,仅每篇转发的阅读量达到3万。让我在领略大数据时代网络的传播力时,重新思考为什么一篇个人记忆故乡的文章,会变成如此众多读者共享的认同,很多人不由想起了自己的过去。有读者见景生情,流下眼泪,联想自己,产生感情;有读者真切地关注他人,提供事迹,说出细节、讲述故事;也有读者连续发出多条微信或语音谈体会感想……

“一石激起千层浪”,南稍门不禁勾起许多生在兰州,也引起更多其他人对自己故土生活深深的爱意。它在社会上掀起的一股“故乡热”是惊人的。究其原因应该是这些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记忆,永远是心中最美好的风景,是谁也无法割舍的故乡情。事实上,人们越来越被世俗化潮流裏挟的同时,心中就越是为有意义的缺失而困惑、焦虑。在今天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文化来为自己的人生定位。

我的老同学奥默看了这篇文章,用“甚感震撼”四个字表达感受。已经六十年没有见面的我俩,相邀见了说说我们的南稍门。记者出身的我这位老同学,仍然在读在写,笔耕不止。也许,这就是南稍门文化人的命定。当我俩在水车博览园黄河边茶座里,望着滚滚东流的黄河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回忆南稍门的街道、小巷和老宅院里的生活,逐一浮现在眼前时,在引发的深深慨叹里,勾起的都是将要失去的历史。是同龄、同窗、同街,七十年的人生经历,依然知音;交流得入骨、入心,入脑,剪不断理还乱。这是南稍门人的约定,以笔盟誓,完成《南稍门》一书的编纂。            

南稍门老街坊的文化遗产与众不同,有很多史事鲜为人知,始终处于飘散的状态。人们坐在一起可以津津乐道谈论,但没有史书记载,是零零星星没有经过汇集的事迹。人类发展需要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如果没有真实的历史,就谈不上总结经验和教训,那么就无法搞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就无法进步。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洪流中,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永存?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用文字语言做好《南稍门》,就是做好《南稍门》的学问。通过南稍门老街坊提炼出对人性、对社会、对文明的深刻见解,体现出人性的质量,感觉的质量,体现文化高度和进步。引领更多人探寻非物质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如此,搜集、研究、总结南稍门历史,传承、创新、发展南稍门文化价值,也是南稍门人的一个共同心愿。而且完全是以自己经历过的责任重返历史现场,从事现实的人文研究,用心灵温度,以智慧的独特理解,用新的思维方法和言说方式认真思索,找回有用的东西,书写有意义的缺失,得以通过老街历史,提升生活素养,体味人生智慧。

我在想,生活在故乡的人一般不会谈论乡愁,只有离开这个地方人才会说起故乡,寄托乡愁。而我们没有离开过故乡,为什么会这样深情地谈论乡愁呢!这可能就是“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的缘故吧!

我观察和思索南稍门常有一股吸力,总是无法摆脱太多的回忆。如今,终于,我们不知不觉地老了。推前想后,看来看去,现在我还是生活在那条街上过去给我的印象里。以前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遇过的人,记忆里还是那么深刻犹新。趁还能追逐到自己的影子,我们这一代最后的南稍门人有责任把自己的历史搞清楚,把自己的文化总结出来。以不忘初心,展望未来作为启程,进入一段伟大的总结。

一种使命使然,让这本书成为一种觉醒和思考、一种答卷和探求。说的地方虽然已经是面目皆非的老街坊,但他是一个让人始终忘不了的健康生活的生态共同体。人生最终的价值不只是生存,我们不仅要建设“让生活更美好”的物质基础,也要建立“让灵魂更美好”的精神家园。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道路尽管坎坷,但始终向前。历史在变,但人性的根本不变。我们要向前走,就不能忘记走过的路,都是生活经验,这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让我们一起读南稍门的人文精神和生活故事,洞悉世事人情,学习为人处世的智慧,人生格局大不一样。这一个个特色人物,温馨而美好的故事,都是这个街坊良风美俗的环境中孕育的,真实生活的缩影。让你我得以沐浴这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给予人们在奔忙的人生旅途中,带来一种启发的新生活智慧吧。

(本文有删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期热

鹊巢记(1)  鹊巢记(2) 

鹊巢记(3)  鹊巢记(4)

鹊巢记(5)  鹊巢记(6) 

鹊巢记(7)  鹊巢记(8)

鹊巢记(9)  鹊巢记(10)

鹊巢记(11)鹊巢记(12)

鹊巢记(13)鹊巢记(14)

鹊巢记(15)鹊巢记(16)

鹊巢记(17)鹊巢记(18)

鹊巢记(19)鹊巢记(20)

鹊巢记(21)鹊巢记(22)

鹊巢记(23)鹊巢记(24)

鹊巢记(25)鹊巢记(26)

鹊巢记(27)鹊巢记(28)

鹊巢记(29)鹊巢记(30)

鹊巢记(31   鹊巢记(32)

鹊巢记(33)鹊巢记(34)

鹊巢记(35)鹊巢记(36)

鹊巢记(37)鹊巢记(38)

鹊巢记(39)鹊巢记(40)

鹊巢记(41)鹊巢记(42)

鹊巢记(43)鹊巢记(44)

鹊巢记(45)鹊巢记(46)

鹊巢记(47)  鹊巢记(48)

鹊巢记(49)鹊巢记(50)

鹊巢记(51)鹊巢记(52)

鹊巢记(53)鹊巢记(54)

鹊巢记(55)鹊巢记(56)

鹊巢记(57)鹊巢记(58)

鹊巢记(59)鹊巢记(60)

鹊巢记(61)鹊巢记(62)

鹊巢记(63)鹊巢记(64)

鹊巢记(65)鹊巢记(66)

鹊巢记(67)鹊巢记(68)

鹊巢记(69)  鹊巢记(70)

蔡睬小说连载

【蔡睬作品连载】户口 : 引子

【蔡睬小说连载】户口(2)彩娣与尕姨娘

【蔡睬小说连载】户口(3)彩娣子和辉辉哥

【蔡睬小说连载】户口(4)彩娣子和辉辉哥(二)

【蔡睬小说连载】户口(5)彩娣子和亲妈

【蔡睬小说连载】户口(6)彩娣子和二姐夫(一)

【蔡睬小说连载】户口(7)彩娣子和二姐夫(二)

【蔡睬小说连载】户口(8)彩娣子和乡下亲戚

【蔡睬小说连载】户口(9) 彩娣子和公婆一家子

【蔡睬小说连载】户口(10)彩娣子和刘所长(一)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