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味诗词》第11期作品点评。嘉宾:王力、王惠维

 百味诗词 2023-01-22 发布于浙江


明教寺
王十二
香火纷纷烛火摇,钟声断续鼓声消。
佛门今日大开处,不在深山在市朝。


王力点评:
讽喻艺术,贵在委曲含蓄,直揭、斥责甚至谩骂都不是好的讽喻诗。王梵志(他人骑大马)、苏轼(我被聪明误一生)、鲁迅(管他冬夏与春秋)都有讽己诗,实为刺世。就长篇小说而言,《红楼梦》《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登峰造极,短篇小说则推《阿Q正传》,有人认为钱钟书《围城》尚力有不逮。此诗之讽,已略得春秋笔法。古寺多在深山,而现在不少寺庙雄踞市朝,商业气氛浓厚,经营者收入可观。你我在城市喧嚣中烧香拜佛之际,或可想起此诗。

冬夜骑行钱塘江堤
沈利斌
对人对事自空忙,且扫单车入莽苍。
灯火稀微星月冷,一江如幻水茫茫。


王力点评:
且扫单车入莽苍,极富画面感,极富情绪想象空间和哲思拓展潜力。一副单车,忙里偷闲,自具苍茫意味。现代生活、现代词语纳入传统诗词,此绝可作参照。

田园乐
王继权
楼顶陶盆摆几排,时苗郁郁萼初开。
老夫也爱闻鲜味,不是玫瑰是菜苔。


王力点评:
此诗节奏把握相当好,如德奥系器乐小品般起承转合,沁人心脾,舒伯特《摇篮曲》《小夜曲》《鳟鱼》均可拟之。青菜之鲜味,不比名花差,很多人不悟此道,错过了多少人生快意与诗趣。老夫有多老,我不知道,但令我想起了苏轼。

蜗牛(新韵)
郑国明
前程咫尺若天涯,背负螺壳奋力爬。
不惧平生风雨路,薄躯随处可安家。


王力点评:
平凡人物,应更知此诗深意。光速如电,人生之行履,实在酷似蜗牛。咫尺若天涯,宁不泪目乎?薄躯随处可安家,宁不现实乎?宁不无奈乎?咏物诗欲动人心,必先求索物与人之重合点,加以淬炼,使物我难分,浑然一体也。

壬寅初冬应蒋兄仹亮之邀,于水磨坑谷里小院雅聚感赋
池健(浙江)
瀑悬山谷里,小院豁青眸。
可掬清溪水,来浇暮色愁。
东篱容我想,南岭自心浮。
痛醉林泉处,徐徐风婉柔。


王力点评:
可掬清溪水,来浇暮色愁。漂亮的流水对!又以“暮色愁”之虚,对“清溪水”之实,故不见拘谨,曹雪芹(林黛玉)“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还是以实对实呢。颈联对得也不落俗境,想必创作日久,力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吧。这种创作态度,起码我要学习。苏轼才高词赡,但也有个别作品之间用词用意重复的地方,虽然微乎其微如太阳黑子,但还是有研究者指出来了。我习作时,往往写来写去就写到老路上去了,所以越来越发现自己其实没啥能耐。

南乡一剪梅·四明湖畔红杉林
吴仁鹏
朱鹭逐碕湾。绕砌长堤饰药栏。浅石磷磷摇绀碧,霞照凝丹,水影流丹。
丹渚远浮烟。列岸金丛牡菊寒。一片吟情乘野兴,林既斑斓,诗亦斑斓。


王力点评:
辞藻绚丽多姿,力求新颖,但造境宁谧疏淡又颇出词味,可见玩咏时的入定状态。虽然写的是湖畔,却让人想起评剧电影《花为媒》的一句唱词:枫叶流丹在那秋山上,新凤霞圆润高亢的唯美唱腔如在耳畔。唯“霞照凝丹”为什么不直接也用流丹呢,凝乃以小聚大,以合收散,霞照既不是一点也不是单线,又与水影一样富有流的实质和状态,用流字不是正好么?况且又与下阕整齐对位。以我粗浅的创作经验,作者在这个字的使用上可能左右摇摆了很长时间,或是专门为了求得与下阕不整齐吧,我觉得还是以自然为上。


偶作
江岚
吟诗如漫步,为文似长跑。
诗成尚从容,文成已累倒。
我宁耽琢句,雅兴期永葆。
得空但读书,庶几不费脑。
一任高士哂,优游堪终老。


王力点评:
我评的这几期,都斗胆评了江岚老师。不是因为他的地位和名气,而是实在舍不得他的作品。江岚老师给我印象是才气纵横,学识非凡但作品却没有陷到学识里面。放之盛唐也应有一席之地,创作风格似在王昌龄、孟浩然、杜甫之间,虽自言我宁耽琢句,但我觉得离中唐韩愈较远,更不似贾孟。江岚老师汇泉成河,浩浩汤汤;贾孟如溶洞滴水,虽声响迥异动人,然急不得也。我才疏学浅,说的未必对。



广厦
蒋昌典
广厦万间起,欢颜不属贫。
拎包入住者,几个打工人。


王惠维点评:
万间广厦,都是建筑工人一滴滴汗水浇灌而成。读此诗,在我们眼前,应该出现两个画面,一是广厦建筑时的,农民工正在热火朝天没日没夜的工作。一是建筑装修等等一切完全竣工后,一些人拎包入住的场景。那些建筑工的辛苦和拎包入住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古人句,“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与此同也。

寻梅
郎松(黑龙江)
三更觅疏影,一树慰思量。
雪里怜梅瘦,归来满屋香。


王惠维点评:

梅是高洁的象征,写梅就是写人,就是在写诗人自己。

首句三更觅疏影,夜深不眠,去寻梅。可见诗人的孤独情怀,承句峰回路转,看到一树梅花的惊喜之情油然而生。

雪里怜梅瘦,显然可见有诗人的影子存在,我亦怜梅,梅亦怜我,此句达到了物我相融的境界。归来满室香,至此神韵顿出,人生的清贫和富有,在一“瘦”一“香”中得到了完美诠释和高度总结。

秋日英园

刘能英

玉米垂头蛙息鼓,青椒倒地蜂归坞。

葫芦叶败半枯藤,喇叭花成新霸主。

王惠维点评:

刘老师的诗词,总是语言朴实,通俗易懂,生活气息特别浓重。具有一定的烟火气,亲和力。让读者读过,总能感到写的真,写的细。就像这篇,四句四个画面,既独立成篇,又浑然构成一个整体。读诗就是一种享受,尤其优美的画面,更能让人醉心其中。

就全篇来说,刘老师前三句所列举的意象,都是为结句服务的,玉米垂头,蛙已不鸣,青椒倒地,蜂已归坞,葫芦叶败,都是由曾经的风光演变为而今衰败的景象,而结句陡然突起,峰回路转,喇叭花正以“新霸主”的面目出现。全篇主要阐明了人间事物,此消彼长,生生不息,循环轮回,这一自然规律。

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全篇还可往更深处挖掘其内涵,全凭读诗人各自去领会了。

写于母亲节
何其三
久立由他风雨来,纹侵眼角摺侵腮。
可知白发倚门者,曾是娇憨小女孩。


王惠维点评:

细节的描写,感情想象力特别充沛,岁月无情,把当年的小女孩变成了而今“纹侵眼角摺侵腮”的老妇。当年“娇憨小女孩”的母亲也曾一样白发倚门久立,盼望着孩子归来。

此篇贵在结句,看似不经意,实蕴意丰富,集昔与今为一体,纳情和爱于笔下。


女孩穿和服游西湖有感

李轶贤

微风吹过小桥东,和服招摇傍碧松。

西子湖边忠骨在,当年恨不捣黄龙!

注:西湖有岳飞墓,淞沪会战纪念坊。岳飞:“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王惠维点评:

题目就已惊人眼球。和服,是日本妇女的着装,对于日本人的当年侵华,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恨家仇。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那段耻辱的历史。诗人从一个本不显眼的小场景而触发了热血爱国的大思想,我们能不为之点赞!

同在西子湖边,一是身穿和服招摇的少女,一是高呼还我河山的民族英雄之墓。两者之间,对比强烈,反差之大,令人唏嘘。

谷雨日踏访关山辽墓

王聪颖

人去千年信莫遥,金戈铁马未全销。

春风讵识碑间字,细雨初惊垄上苗。

九世枭雄堪作帝,一支史笔不成朝。

手敲片片山中石,犹有回声说大辽。

王惠维点评:

怀古之作。站在辽墓之前,仿佛回到了千年前,金戈铁马的时代。颔联写眼前景,点明时间和环境。照应题目谷雨。碑间有字,又岂是春风所能识的,垄上青苗,细雨中别有一番情绪。颈联抒发观点和情感,有历史沧桑的厚重。尾联虚实结合,通过手敲山中之石,发出的回声,教人思萦千古,感叹不已。一个说字,下的深有力度。

浣溪沙·空巢老人

高站稳(河北)

常忆孩们膝下围,如今思盼泪珠垂。孤单病弱靠依谁?

钱物焉能驱寂寞,视频怎可代相陪?唯于梦里见儿回。

王惠维点评:

本篇并没有过多的华辞丽句,于平实中却字字锥心刺骨。上片前两句,以今昔对比的方式出场,昔日孩子围绕膝下,如今孩子长成,天涯远隔。引出第三句的发问。

过片前两句当为天下做儿女的引为警醒之句,父母之爱,儿女之孝,不是金钱所能买到和代替的。爹娘的寂寞,思念儿女的心情,谁能理解。读过这篇,我都想哭了。社会现实无情的写照啊!

            ​嘉宾介绍

    王力:内蒙古呼伦贝尔人,生于1970年12月。高校中文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有诗词于《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发表,第五届诗词中国一等奖获得者,有作品刻石。





    王惠维,1971年8月出生,山东省郓城县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菏泽市作家协会,诗词协会会员。诗词在国内各级诗词刊物均有发表。诗词赛获奖二十余次。




顾问:徐中秋

刊头题字:孙连忠

本期点评嘉宾:

王力、王惠维

主编:李轶贤

编委:林作标、

孙连忠、王奇顺、林大中

吴仁鹏、陈夏法、李宝富

喜欢本刊的朋友,请转发诗词群,转发过1次的,截图过来,主编带你入《百味诗词》群。

转发是对《百味诗词》的最大支持。

投稿及其他事宜,请加主编微信:

a13806561759

或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

与本文相关的第11期文章链接:

《百味诗词》第11期(总第20期)“磨穿千古砚,不及一枝香。”

《百味诗词》阅读量破2000的文章链接:

《百味诗词》第10期(总第18期)“漫山青柏皆伸手,齐到江中捉白云。”

《百味诗词》阅读量破1500的文章链接:

《百味诗词》第4期(总第7期)“游人今日不登顶,怕压残灵多一分。”

《百味诗词》第5期(总第9期)“秦时明月汉时星,离离犹是当年草。”

《百味诗词》第6期(总第11期)“渔父船夫都不见,鸬鹚栖处是谁家。”

《百味诗词》第7期(总第13期)“错过红蕖三百顷,补来绿柳一堤风。”

《百味诗词》第8期(总第15期)“世上无花只如此,开花即是落花时。”

《百味诗词》第9期(总第17期)“恨风何故今宵重,压瘦窗前月一轮。”

《百味诗词》第5期作品点评。嘉宾:王力、王十二(总第14期)

《百味诗词》阅读量破1000的文章链接:

《百味诗词》第1期(创刊号)——“广寒宫里也无寐,托起人间最亮灯。”

《百味诗词》第1期下(创刊号)——“几片秋风催客至,满楼月色为君留。”

《百味诗词》第2期——“半釜黄河,煎作冰丸了。”

《百味诗词》第3期——“廿年盟社岁犹壮,七十贤人已白头。”

《百味诗词》第11期(总第20期)“磨穿千古砚,不及一枝香。”

《百味诗词》第12期(总第22期)“门锁只消轻按下,故乡从此是清明。”

《百味诗词》第13期(总第24期)“如果每天都有毒,定知解药是阳光。”

《百味诗词》第3期作品点评。嘉宾:王惠维、王十二(总第10期)

《百味诗词》第4期作品点评。嘉宾:王聪颖、王十二(总第12期)

《百味诗词》第10期作品点评。嘉宾: 雷海基、刘鲁宁。(总第25期)

《百味诗词》其它热点文章链接:

《百味诗词》第14期(总第26期)“纱线慢牵星月走,纺车摇到曙光来。”

《百味诗词》点评文章链接:

《百味诗词》第1期作品点评。嘉宾:王聪颖、王惠维

《百味诗词》第2期作品点评。嘉宾:雷海基、刘鲁宁

《百味诗词》第6期作品点评。嘉宾:雷海基、刘鲁宁(总第16期)

《百味诗词》第7期作品点评。嘉宾:王惠维、王十二。(总第19期)

《百味诗词》第8期作品点评。嘉宾:王聪颖、王十二(总第21期)

《百味诗词》第9期作品点评。嘉宾:王力、王十二(总第23期)

《百味诗词》个人专辑链接:

【百味诗家】范诗银:“翠蓬别梦向谁谈,一粒秋心,一片春莲。”(总第8期)

李轶贤的视频号:

《百味诗词》欢迎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