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稷下学宫: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学府,古代历史上最有名的学府到底传奇在哪里?

 世界历史网 2023-01-22 发布于上海

很多熟悉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稷下学宫’这个词。

按照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战国时期齐国开办的这座稷下学宫,不光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它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

简单来说,稷下学宫就是一所战国时期的大学。这里由齐国直接提供运营经费,并且从全天下范围内,招收高水平的学者做老师,给予丰厚的物质待遇,可以让他们自由的研究学问。

受邀而来的学者,在学宫担任稷下先生,基本类似于今天的大学教授。而学宫的校长,则是被称之为'祭酒’,一般由学者之中最为优秀的人来担任。比如那位大名鼎鼎的'荀子’,就曾经长时间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

而在很多野史小说当中,这座稷下学宫,更是有着无数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也让这座历史上最早的'官办大学’,多了很多的神秘色彩。

那么,历史真实的稷下学宫,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呢?为什么战国七雄当中,唯有齐国,能开办稷下学宫这种官办大学呢?其他国家为什么就没搞出类似的大学呢?

稷下学宫的创建

稷下学宫是齐威王所创建,也是齐国变法改革的结果。要说齐威王这个人,也是一个特别奇怪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齐威王即位之初,表现完全就是一个昏君的样子,日日饮酒作乐,天天沉迷于酒色歌舞,而且经常一玩就是一个通宵,根本没有打理朝政的时间。但就是这么一个昏君,经过邹忌的一番劝谏,竟然立刻就转变成了一代明君,随后就开始了变法改革。

也是在这时,齐威王创建了稷下学宫,当然一方面齐威王确实是为了培养人才,和广开言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巩固田氏政权。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田氏代齐,田氏为了消除“篡位”的负面影响,做了大量的外交和内政工作,而稷下学宫也是他们的一步棋子,天下学子尽受齐国稷下学宫的优待,总不好再说田氏的问题,这也算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吧。

稷下学宫简介

“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一处城门的名称,齐威王在此设立学宫,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

由于齐国统治者对当时的众多学者采取十分优厚的态度,封了一大批学者为“上大夫”且直接享受“上大夫之禄”,还特别允许学者“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所以当时的稷下学宫既有学术方面的自由,同时也算是官办的顾问团。

也是因为齐国统治者的开明,稷下学宫在最为兴盛的时候,几乎囊括了“诸子百家”中的所有学派,最主要就是儒、道、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可以说中国学术思想史上难得一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就是以稷下学宫为中心的。

稷下学宫随着秦灭齐而消亡,历时大约一百五十年,随着稷下学宫的消亡,稷下之学开始流散天下。

稷下学宫著名学者

孟子、淳于髡邹子田骈慎子申子接子季真、涓子、彭蒙尹文子田巴儿说鲁连子驺子荀子。

尤其是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学校的校长。荀子也是三出三进余稷下学宫,又曾经三次作为祭酒主持学宫的工作,所以他的思想其实和邹鲁儒学是有一定区别的,甚至可以说他的思想是包含了法家、道家、儒家等多家思想,相信这也和他三进学宫有一定的关系。

稷下学宫核心作用

学术研究

稷下学宫作为高等学府,当然主要还是搞学术研究,由于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道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在稷下学宫活跃过,因此各派学者可以在各种问题上以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最终形成百家争鸣。而且当时稷下学宫学术自由,各学派平等共存,多元思想并立,一时间稷下成为了当时学术发展和繁荣的中心。

稷下相关的学术著作包括《宋子》《尹文子》《公孙固》《慎子》《涓子》《田子》《接子》《孟子》《荀子》《邹子》《鲁仲连子》等,另外《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周官》等也有稷下参与编撰。

可以说稷下学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后世文献考究可知,稷下学者的著作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教育、道德伦理、文学艺术以及天文、地理、历、数、医、农等多学科的知识,思想内容可谓博大精深。

教学育人

稷下学宫除了学术研究也有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功能,并且学宫具有规模宏大的校舍,有众多的师生开展正规的教学活动,并且还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是有文献详细记载。

稷下学宫还拥有独特的教育方式——游学;学生们可以自由来学宫寻师求学,老师们也可以在学宫自由招生讲学,换句话说就是在学宫内给了学和教充分的自由。这也使得学者们的各种思想兼容并包,促进的新思想、新学说的创立,也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政治咨询

齐国的统治者花费大量物力财力创办学宫,招揽天下有识之士,又给钱又给名,当然也希望能利用各派学者的谋略智慧来完成富国强兵的目的。齐国统治者允许学者们参政、议政,并且给予丰厚的物资回报,这吸引了众多学者汇聚学宫。

稷下学宫的特点

学术的完全自由:在稷下学宫可以“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有用着绝对的独立和自由,当权者完全不予干涉;对于众多学派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欢迎各学派或个人游学,来去皆不受影响。

足够的尊重和优厚的待遇:稷下学宫众多学者都被授予“上大夫”称号,并享受相应的俸禄,学者门徒也被称为稷下学士,也享有相应的待遇和声望。

在画师看来,稷下学宫确实当得起世界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所大学的称号。

稷下学宫的衰败与作用

稷下学宫持续了大约150余年,到了齐泯王时期,齐国势力几乎臻于巅峰,但繁盛的背景之下却隐藏着巨大的祸患。稷下学宫的学者们察觉到了齐国势力膨胀而即将引来的诸国联盟,加之齐泯王刚愎自用不听劝谏,学者们也相继离开了学宫。

齐泯王十七年,秦、燕、赵、韩、魏五国联盟攻入齐国都城临淄,稷下学宫被迫中止运行。齐襄王复国之后,重建稷下学宫,虽然此时的稷下学宫并不乏像荀子这般当世大儒,但齐国国力的衰败也无力再支持稷下学宫的活动,而且齐国后期君主多昏庸,对学宫的学者养而不用,使得学宫更加一蹶不振。

齐王建四十四年,秦将王贲攻入齐国都城临淄,稷下学宫也就永远向当世学者关上了大门。秦统一之后施行“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政策,彻底将稷下学宫这种制度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从汉代开始历朝虽然也会开设太学、国子学等机构,这些机构部分地继承了稷下学宫的优良传统,但只治儒业,决定了太学等机构只具稷下学宫之形,而不具备其神。

纵观稷下学宫在齐国存在的150余年间,作为齐国的智库与最高教育机构,既为国家政策方针的制定出谋划策,也繁荣了学术,成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一个重镇。自由作为稷下学宫的核心因素,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也因为诸多学说繁杂,乱花迷人眼,齐国统治者终究没能在诸多的学说中做出取舍,让其成为齐国统一道路上的思想纲领。

稷下学宫对于当下的历史意义在于其以“自由”为核心的办学理念,这在整个中国古代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充分的自由保证,优渥的经济环境,独特的管理方法,使稷下学宫成为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教育典范和自由论坛,也为当代的大学建设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反思的对象。

从开办到结束,稷下学宫大概持续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百年的当中,稷下学宫一度是诸子百家思想的碰撞之地,留下了无数的思想和著作。而这些思想和著作,则是一直影响了后世上千年中国文化的发展。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稷下学宫。

虽然没能辅助齐国统一天下,但这座学宫留下来的那些思想和理论,却传承了千年,直到今天。


 “戟拘其颈, 剑承其心”,春秋时期剑文化的形成、继承与发展

 世界历史视频系列(30):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上)

 8张地图贯穿整个春秋战国局势的演变

 春秋战国的30个典故,你知道几个?

 田氏代齐:田氏是如何一步步取代姜姓齐国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