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配与吴起、乐毅、白起、韩信平起平坐吗?

 司莺菱鸾ndl0y0 2023-01-22 发布于安徽

  (一)武庙圣哲军略巨咖

      唐代开元十九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为了纪念和表彰中国古代十大雄武神略的高贤奇佐和战功卓越的超级战神——开天辟地的无敌战神和战略战术思想家,朝廷决定创设武成王庙(姜子牙庙,简称武庙)供奉灵位予以祭祀,以姜尚为主神、张良为配享、十哲为两列:

左列:秦国武安君白起、汉朝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朝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

右列:汉朝太子少傅张良、齐国大司马田穰苴、吴国将军孙武、魏国西河郡守吴起、燕国昌国君乐毅。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奏请增设古今军事名将为64位,列为武庙从祀(宋代增至72位,明代增至128位)。

     诸葛亮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而且是杰出的军事思想理论家,拥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和超卓的战略眼光,十分重视军队制度建设,特别强调军队在国家政权中的支柱性作用,强调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尤其是开创性地提出了军队纪律中必须有道德方面的规范,要求士兵具有勇、忍、宽、信、敬、明、仁、忠等强大军事素养,严禁士兵欺压百姓、强抢百姓财物,且特别提倡以信为本,要求将帅与士兵在行军作战中都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正如傅玄所说诸葛亮“治国有方,御军有法。”

      武庙者,兵家之庙也,就是兵道武神之圣殿,入殿的唯一标准就是军事战略战术水平,而不是经济政治能力。诸葛亮成为武庙十哲之一,不是因为其是政坛的杰出代表,而是因为其是兵家的杰出代表,不仅是睿智卓越的战略统帅,而且是高明的战术大师,战术能力巅峰超强占据绝对优势,不仅完全不亚于管仲、乐毅,而且完全不亚于姜尚、张良、白起、韩信!作为体现诸葛亮军事战略战术思想和创新理论辉煌成就的《诸葛亮兵法》,是对“兵圣”孙武兵略思想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二)圣哲军略横遭质疑

      然而,有人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功德发出强烈嘲讽和严重质疑,认为其没有碾压天下的统帅宏图之才,不配与吴起、乐毅、白起、韩信平起平坐,并全盘否定其军事才能和功德,理由和依据是: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笔杆子和嘴皮子再厉害也耍不出政权,更统不了江山,北伐虽然打到敌国本土,但却“无功而返”,未能攻灭敌国、成为定鼎天下的胜者,“功盖三分国”是功也不是功;作为统军将帅,只顾逞笔杆子和口舌之能而没有建立赫赫战功,理论再辉煌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战术作为战场指挥艺术,有时也是战场赌博之术,是指挥艺术的较量,有时也是赌术的较量,赌的就是敌我谋略智慧、毅力与魄力,也有敌我冒险时超凡的意志、勇气与胆量,打仗本就是七分把握三分冒险,但凡用兵在常规中就有三分把持不准的挑战和风险,面对战争赌局就是要敢冒风险、高度容错、敢于发扬孤胆作战精神,只求“四平八稳”而不敢冒险、不敢容错的将帅是平庸的将帅——不敢象韩信主动大胆冒险暗度陈仓直取关中一样主动大胆冒险偷渡子午谷直取关中,即便是有奇谋也是无奇胆,胆小而不敢行险招下险棋就不配做将帅,就根本不堪与韩信同日而语,没有象吴起一样以五万精兵击溃五十万敌军、不能象乐毅一样连卸敌国七十余座城池,就根本不堪与吴起、乐毅等量齐观,战争虽是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但作为集团暴力却是征服天下乃至统一天下的主要手段,战争机器就是一座绞刑架,杀戮是战争的本质,虽然其所指挥训练的军队战斗力巅峰超凡、足以克敌制胜,堪与秦国战神白起麾下的虎狼之师相提并论,是曹魏军团的噩梦,但却没有象白起一样百战百胜、屠杀百万敌军、成就不世奇功,在正面战绩上根本不堪与白起相提并论,故此诸葛亮根本不是打仗的材料,也算不上什么军事家、更称不上什么杰出的军事家甚至伟大的军事家!

      正所谓:哪里有嘲讽,哪里就有反呛,哪里有质疑,哪里就有反驳。

   (三)纵论质疑表象实象

     其实,吴起、乐毅、白起、韩信的军事才能无人质疑,只是个表象而已——吴起大小战役七十余场无一败绩是不假,但其中有十余场是与敌平手,六十余场是胜仗,且六十余场中被其所收拾者统统都是些小妖小怪,终其一生从未遇上过象田单、廉颇、蒙骜、司马懿之类强劲的军事对手,不要说开打七十余场无败绩,就是开打七百余场也不应该有败绩!有效的战机、有利的战机除了可能创造的之外,多是拜对手慷慨授予,吴起所遇对手若是与田单、廉颇、蒙骜、司马懿一样坚固堡垒、扼守要隘、凭险抵抗、闭关拒战,机会能有七十次吗?可能一次也没有,而是“仙遇神才”一筹莫展!正所谓:没有机遇,谁也不会成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打陇西郡顿兵坚城、严重受挫,第二次北伐攻打陈仓又是顿兵坚城、严重受挫,白起也并非什么“百战百胜”,其第一次东征攻打离石不也是顿兵坚城、严重受挫吗?第二次东征攻打谯石不也又是顿兵坚城、严重受挫吗?再则,白起消灭了百万敌军,而孙武只是击败了二十万敌军、李靖和李勣只是消灭了二十万敌军、吴起只是击溃了五十万敌军、韩信也只不过消灭了三十万敌军,那么孙武、吴起、韩信、李靖、李勣可堪与白起平起平坐呢?姜子牙、张子房屠杀百万敌军了吗?那姜太公、张太公还有资格做那武庙的主祭和副祭吗?那武庙岂不就只能装白起那一尊战神了吗?又再则,诸葛不病死,即便攻灭敌国,也屠杀不到百万敌军,因为曹魏只有五十万军队,攻灭曹魏之后再顺江而下攻灭东吴,东吴只有二十万军队!还再则,屠杀百万敌军,是用兵的上乘之策、最高境界吗?众所周知用兵的上乘之策、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溃敌破敌于无影无形无踪无迹之中”,故此屠杀百万敌军只能是用兵的下乘之策、最低境界!诸葛亮在卤城一战,就打得神级对手司马懿从此据守营垒、没有胆气再行出战——司马懿就是出战诸葛亮七十场乃至七百场,也胜不了诸葛亮,因此反过来完全可以说司马懿即便与诸葛亮开打七十场乃至七百场,诸葛亮也一样无败绩,否则司马懿还用得着一败之后就据营固守、龟缩不出吗?(坚垒守营不敢出战等于龟缩!)诸葛亮北伐“无功而返”,未能攻灭敌国、成为定鼎天下的胜者,吴起攻灭敌国、成为定鼎天下的胜者了吗?诸葛亮伐魏攻降三郡,得而复失,乐毅伐齐连卸七十余城,不也都得而复失了吗?怎么失还不都一样是个失吗?田单、廉颇、蒙骜坚守不战,让乐毅、白起、魏无忌一时束手无策,与司马懿坚守不战让诸葛亮一时无招可施一样!

     聪明且不乏智慧的赵孝成王一时犯昏,用了个庸弱的赵括做三军主帅替换了廉颇,才很快成就了白起的长平奇功!魏主曹叡若也是个犯昏之君,也用个庸弱之将做三军主帅替换了司马懿,岂不也一样很快成就了诸葛亮的北伐奇功!

     诚然,白起与廉颇之间的对抗,不是直接正面对抗——表面上是王龁与廉颇在前台对抗(以弱直接抗强:以鬼直接抗神),实际上却是白起与廉颇在后台隔空对抗(以强间接抗强:以神间接抗神),等到赵孝成王中了秦昭襄王的反间计而把廉颇换成赵括(把神换成鬼)之后,秦王才决定把王龁换成白起做三军主帅,以强直接吃弱(把鬼换成神,从而以神直接吃鬼):把白起推到前台去,好好收拾赵括那个庸鬼!赵王没犯昏时有“将相和”,以国相蔺相如为首的朝臣旗帜鲜明地支持廉颇所采取的坚壁固守以持久抗秦的战略战术;赵王犯昏时急于求成而中了秦王的反间换将之计,正如精明的曹操犯昏时急于求成而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计一样!赵王的“昏点”与赵括的“庸点”正好相同,并产生了叠加后的极负效应,从而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重要的细节:秦王会不会临阵换帅?这种昏和庸虽也一样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但却在无意之间不仅严重影响了攻守形势、极大地改变了战争局势和战场态势,而且完全影响并重铸了战争格局、彻底改变了战争的走向和国家的命运乃至历史发展的轨道!

     所谓细节是决定成败的唯一关键,即有时往往是细节优势决定成败,亦即有时主导和扭转政治局势甚至打破战略平衡、改变历史轨迹、颠覆历史格局与境界也无需玄妙,也只需在微观层面上掌控一个关键重要的细节!魏冉死前,秦王用白起制衡魏冉,魏冉死后,秦王虽有意打压白起,但还是要重用白起;若是王龁足以对抗廉颇,杀廉颇那只大鸡用不着白起那把牛刀,那么王龁那把鸡刀就更能杀赵括那只小鸡了,秦王还用白起去收拾赵括,岂不是用更大的牛刀去杀更小的鸡了吗?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就在于:不用反间换将之计让赵括代替廉颇,白起面对廉颇采取的龟缩战术,也会与王龁一样束手无策!

     又有人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图强,在军事、政治、经济实力上明显崛起并拥有一定的优势,所以白起才能做到横扫千军“百战百胜”,赵国相对势弱,廉颇从未打败过秦军,赵国用谁挂帅都一样是败,认为反间计之软招只是个辅助,实际作用并不大,赵王换不换帅,白起早晚都会去长平直接与廉颇对抗、逼迫廉颇与其决战,有人对此反驳道:果真如此,秦王还采用反间计之软招促使赵王换帅干嘛?岂不是脱裤子放屁——多费一道手续?况且廉颇也不是傻子,若是真到了坚守不住的地步,还会继续龟缩不战吗?秦国变法图强并从总体防御日益转向战略压制性态势、赵国与其它列国相对势弱不假,但此时秦国在综合国力乃至整体实力上尚未得到巨大的发展和提升,更未取得绝对量级的压倒性优势——天下列国“朝秦暮楚”,实际上也“朝秦暮赵”,即便强如秦国也一直在避赵锋芒以免遭受碾压式打击,赵国作为山东六国之首,才是秦国最强劲的对手,没有之一!所谓连横策略破解合纵策略,其实秦不连横,六国合纵基本上也是有名无实、一盘散沙,与秦国的对抗状态,犹如“六只弱鸡斗一头恶狼”,然而这并不影响六国局部联合的巨大战略作用——从烛之武退秦师、崤之战败秦师到廉颇长平抗秦师以及赵国在长平战败之后,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赵魏楚三国虽已国力不济,但仍能组织起十万联军击败秦军的强势进攻,虽是“回光返照”,但却足以说明在长平战前,赵国也拥有极强的军力优势,秦国羽翼远未极度丰满,根本就不是唯一强势的存在,而是秦赵两强并立、势均力敌,秦立关中、赵立中原,在攻势上远未拉开碾压式的差距!秦军粮饷虽多,但其兵员多消耗也多——相对于防守方,秦军作为进攻方,其粮饷与兵员的损耗又更是绝对巨大,秦国当时尽管比赵国多了巴蜀那片产粮区且单产有所增加,但在长平对抗时,其后勤补给并不占据巨大优势甚至绝对优势,如同张家十口人,有十亩地收粮一万二千斤,李家五口人,有五亩地收粮五千一百斤,张家比李家拥有绝对优势吗?只是相对优势而已。更何况,秦国不仅要支付对抗赵国的损耗,而且同时还要支付防御其它诸侯列国的损耗,相对优势实际上已被这方面的损耗抵消殆尽。所以,秦军作为进攻方且远途作战更加拖耗不起,显然期望早日开战、速战速决。廉颇正是看准了这个战略上的关键节点,才深度精准地匹配了以机动防御为绝对核心的战略部署,坚守防御期间秦军兵员时有增加,显然是为了补充在进攻中造成的兵员损耗,恰恰说明了赵军坚壁固守的抵抗力及战略效果不容轻觑!正因如此,廉颇采取的坚壁固守策略,才获得以国相蔺相如为首的朝臣旗帜鲜明的支持,也正因如此,秦王才软硬兼施,施用反间计促成了赵王换帅,赵括遵照赵王的意图变更了廉颇以机动防御为绝对核心的战略部署并更换将吏、组织发起主动进攻,秦王即暗中任命白起为统帅,白起为了完全掌握战场的绝对主动权,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佯败后撤、调虎离山之计,诱使赵军脱离防御阵地,进而将赵军分割包围并彻底切断了赵军从邯郸向大粮山运粮的丹朱岭粮道——若是赵国真已无粮可运,白起还用得着截断赵军后勤线路吗?岂不又是脱裤子放屁?赵军粮道被断,赵括不主动出战也得主动出战了,结果被白起进一步诱入泫氏谷而束手待毙!赵括虽然出身于豪门贵族,且在童年时天赋惊人,被国人称为天才神童,并读尽天下兵书,但与其父赵奢相比,却未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孙子兵法·地形篇》曰:“地形者,兵之助也(得地形者胜,失地形者怠)。”然而赵括在实战中却不识地势之利弊,只是鬼级奇才;白起虽出身于士卒行伍(楚国没落失势贵族的后裔),但却与军神诸葛亮一样是后天学成的战神名将,是神级奇才——鬼赵括与神白起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根本不是白起的对手,白起杀赵括,不是牛刀杀牛,而是牛刀杀鸡,不是神刀杀神,而是神刀杀鬼!此正所谓:重视绝佳天赋是十分必要的,但注重后天学成和顶尖军事素养也是非常必要的!

     白起死后,信陵君率领五国联军一举击败了秦将蒙骜对魏国的进攻,楚国也打退了秦将李信二十万大军的进攻,且赵孝成王还能让乐乘率领五万人马在代地击败庆秦,让廉颇率领八万大军在郝邑击败栗腹,并挥师一路北上围攻燕国都城、差点攻灭了燕国,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先后歼灭三十万秦军和十万匈奴骑兵,秦国又故伎重演:实施反间计逼走了廉颇、实施离间计除掉了李牧,才使赵国没有了支撑大战略大格局的长城,完全无法坚持抗战而最终被秦国攻灭——六国不是自毁自弃长城,就是玉石外流专资秦国,白起原本是楚国皇族,却也弃楚投秦,楚国不完蛋才怪,正如袁绍不是自毁自弃长城,就是玉石外流专资曹操,不完蛋才怪!先是吴起指挥五万精锐魏兵,一举击溃五十万秦军,将秦人从西河驱赶到华山(五十万秦军中真正具有战斗能力者也不过三十万而已,且此三十万秦军中又有一多半近乎是乌合之众,整体武器装备并不硬实,战略战术素养并不高超,作战能力和素质并不卓越)!吴起若不是遭魏国冷遇而转投楚国并无意间卷入权力纷争以致不幸身亡,就不只是把秦人赶至华山那么简单了,根本就不可能有强秦立世,永远只有雕刻着“国耻”二字的石碑立于华山之麓!吴起死后,其在楚国的变法随即夭折。其后若无商鞅弃魏入秦变法,就一样没有秦国的迅猛崛起、强势扩张与飞速发展和壮大。屈原认为吴起变法治表不治里,主张效法商鞅表里同治、彻底改变祖制,但不幸被昏君贬官放逐,最终愤投汨罗江而死,变法主张随即胎死腹中!商鞅变法百余年之后,若无吕不韦入秦丰富完善补充商鞅之法,就绝没有秦国整体实力的迅猛增长及秦军作战能力的卓越发展和素质水准的大跨步提升。然而,强秦统一天下后只会用在马上打天下的办法去治天下,撑持不过十几年,就被六国贵族的后裔趁着陈胜、吴广起义之机纷纷反攻而分分钟土崩瓦解,一瞬之间就真的只有耻辱碑落于华山之麓,也正是由于其没有了战神级别的智谋将帅:没有了支撑大战略大格局的长城、全部优势归于零而完全无法坚持抗战!也正如有人所说,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情形,如同秦国商鞅变法与赵国及其它诸侯列国变法的情形,但中国甲午战败之后的情形与赵国丹水战败之后的情形不也很相似吗?中国坚持抗战而没有被日本覆灭,赵国及其它诸侯列国若坚持抗战,还能被秦国覆灭吗?

     所谓强者思维:有时做事屡犯错误者是强者,把事情做得十分漂亮者反而是弱者!又所谓:战场较量是敌我双方智慧与勇气的较量,但同时也是敌我双方实力的较量,有时往往也是致命的失败决定于实力上微弱的劣势。长平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实力空前巨损、国力大幅度削弱,从此不能再与秦国抗衡,且天下列国中除了齐、楚两国还勉强能同秦国形成抗衡态势之外,再也没有真正可与秦国强势相抗的存在了。秦国打败了列国中最强劲的对手,才真正变成了天下独一的超级强国,经济、军事等综合实力获得了空前巨大的发展,在总体国力上对列国形成并确立了绝对主导的政治局势、战略格局和突破性、摧毁性、碾压级的重大优势、强势地位,并进一步打破了整体战略平衡、完全呈现出绝对量级的压制性态势,决定最终胜负的实力对比的天平才真正倾斜,缓慢偏向了秦国,之后秦国东出函谷再无绊脚石,以绝对量级的强劲实力完全彻底碾压赵国及其它列国、扫平天下,才真正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否则必是赵国以绝对量级的强劲实力完全彻底碾压秦国及其它列国、扫平天下。

      再回顾一下秦赵两强相抗:赵将虽然在战役决战上不是秦将的对手,但在战略防御上却能够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效果乃至战术绩效!虽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强于进攻作战而弱于防御作战且再强的防御也有被打破的可能,然而白起被称“诱敌合变,出奇无穷”,但面对廉颇采取的坚壁强垒、凭险固守以持久抗秦的策略方针,也一样是无计可施、无筹可展,正如田单、蒙骜、司马懿采取坚壁强垒、凭险固守战术阻挡住乐毅、魏无忌、诸葛亮的进攻态势,使乐毅、魏无忌、诸葛亮一时无招可施、无筹可展,最终给乐毅、魏无忌、诸葛亮造成战略层面上失利的效果一样!如果说司马懿用乌龟战术“战胜”了诸葛亮,那么就可以说沈尹戌、国无咎用乌龟战术“战胜”过孙武、田单用乌龟战术“战胜”了乐毅、廉颇用乌龟战术“战胜”过白起、蒙骜用乌龟战术“战胜”了魏无忌——诸葛亮令王平用乌龟战术“战胜”过张郃乃至司马懿!不言而喻,白起之前所遇对手若是与田单、廉颇、蒙骜、司马懿一样龟缩坚城、严防死守,还会有“百战百胜”的机会吗?可能“一战一胜”的机会也没有!

     《孙子兵法》有云:“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白起在长平战后有一鼓作气攻灭赵国的最佳战机之际,不抗命去攻打赵国首都邯郸——没有象现代战神林彪一样敢打违抗命令的胜仗!错失了灭赵的最佳战机才想起抗命不去,说明此等“战神”也有失算之处!当时即便攻灭了赵国,秦国元气不免受损而半死不活,但半死不活也还是活,且提前为秦国除掉了最强劲的对手,就是为秦国建立了最大的旷世奇功,凭秦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尤其是雄厚的军事实力,元气也会很快恢复;若说功高震主,则此前之功已经足够震主了,惧怕功高震主而死,拒绝攻赵也一样是死,所以就是有足够的消耗,白起攻赵也没有稳赢的把握,为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保住其“战神”的威名,宁愿被秦王赐死,也不愿去攻打邯郸,说明此等“战神”也有打不赢之仗,否则邯郸就成了白起的“滑铁卢”!再者,白起虽然有幸获授百次有利战机,从而横扫天下、“百战百胜”,但不论是以少打多还是以多打少,有几仗是以劣制优、以弱克强?一仗没有!

     当然,优势与劣势并不是单纯以兵多和兵少界定的,而是以基本军事素质乃至整体军事素养和单兵作战能力、综合实战能力及综合国力后盾界定的,否则兵再多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换而言之所谓的“兵力优势”就不能转化为战术优势乃至战略优势,且优劣不单纯看数量,数量优势并不代表质量优势,不等于说就绝对不看数量甚至忽视数量,时机和形势有变,就更要审时度势、事急从权、灵活应变:到了长平对抗时,赵军的战斗力和整体素质并不绝对弱于秦军,白起若还象在鄢郢、伊阙、华阳诸战役那样投入与赵军基本对等的兵力甚至少于赵军的兵力,还能形成相对优势甚至绝对优势吗?所以即便是素质优良的兵力,也是能少用当少用,该增加当增加,此其一。其二,国力优势与基本军事素质乃至整体军事素养是一方面,将帅的战场谋略和指挥才能也是一方面。虽说强者使用硬实力,弱者使用智慧和谋略,但智谋与实力相互匹配才能最终奏效:在白起挂帅之前,秦与列国开战也是以优打劣,但却一直是输多赢少,直到白起挂帅,实现了谋略与实力的深度精准匹配之后,景象才焕然一新:“诱敌合变,出奇无穷”,之前虽遭遇离石、谯石之挫,且在大梁之战中被燕赵魏三国联军正面击败,但其后以优打劣、所向披靡、横扫千军、“百战百胜”!

      既然秦国变法图强,在经济、军事等综合实力上牢牢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强势地位,白起挂帅之后不论是在鄢郢、伊阙、华阳诸战役中以少打多,还是在长平之战中以多打少,都是以优打劣、以强打弱,若是获授了有利战机还能打败仗甚至败在那些小妖小怪手中,岂不是比赵括还庸才了吗?岂不枉称“战神”了吗?

     众所周知,诸葛亮所在的蜀汉,在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之后,军事力量精锐重损、元气大伤、整体实力严重削弱,虽在南中平叛之后经过一番治理使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提升、综合国力有所提高,但面对综合国力相对强大并拥有精锐骑兵的曹魏,明显处于相对乃至绝对的劣势、弱势地位,根本不是曹魏强劲的对手,司马懿更是被称“战略思想与战略思维的完美结合者”且手中掌握着让诸葛亮“进退维谷”的客观优势资源和硬实力,然而诸葛亮第四次挥师北伐在诱敌深入卤城山野、积极创造有效战机加上司马懿以精锐重兵主动出击、对蜀军展开铁钳合围攻势、慷慨授予有利战机的卤城战役中,却以十万兵力的蜀军对抗十五万兵力的魏军,不仅是以小博大、以寡敌众、以巧取胜、以少胜多,而且是以劣制优、以弱御强一举打败了神级对手司马懿!

      司马懿、张郃卤城溃败撤逃上邽,贾嗣、魏平也只得退守祁山营堡,诸葛亮顺势一边以部分兵力往南重新围困祁山营堡,一边亲率精锐主力(重兵集团)迅速向北推进追击司马懿,走木门、过藉河,追击了一百二十里,一路击杀起码又歼灭了司马懿过万兵力,才真正叫《晋书》为司马懿“讳败夸胜”而称的“俘斩万计”!诸葛亮追至上邽城下,将司马懿、张郃率领的溃卒败将(残存主力)包围于上邽(形成半包围式的歼击态势),此时蜀军才真正进入“围点打援”状态,重兵严阵以待,诱歼曹魏关中援军。虽然实行军户制(世兵制)的曹魏,近乎完美的军事防御体系之中,雍凉兵团镇守西蜀(蜀汉)、淮阳兵团镇守东吴(孙吴)、荆豫兵团位居荆州一带,其他两大兵团之间随时策应,且北方也有足够兵力抵御辽东公孙家族以及少数民族等突发状况,但此时的兵力调遣却是捉襟见肘、四面吃紧:北部、东部战区(豫州、蓟辽战区)的兵力被北胡戎狄和辽东边患牵制,南部战区(荆州、扬州战区)的兵力被东吴牵制,朝廷除了从京畿战区(作为救火队的中央军区)勉强给战败的司马懿补充了些许的损耗,压根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援军向司马懿所辖的西部战区(关中所在的雍凉战区)派遣,更无期望中的大规模机动兵团向关中集结,致使蜀军无援可打,只有围城(蜀军围城近两个月,终因李严渎职掣肘、肆意阻挠、督运粮饷不力而被迫撤退。这其中有一点说到底也还是智者千虑必有所失:第三次北伐袭取了武都、阴平,清理了曹魏在羌、氐的残余势力,扫除了北伐侧翼的安全隐患之后,由于宣传工作上的疏漏,致使郭淮找到羌、氐的胡人部族借了一些粮食,才让司马懿的残兵败将得以在上邽城内度过了难关!这其中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诸葛亮在卤城战捷之后若是没有追击司马懿而直接从卤城退兵,不是追击至上邽之后才退兵,就不可能在木门道设伏击杀张郃)。司马懿退守上邽,之所以从此高壁深垒、坚营不出,原因就很明显了:因为经卤城一战,司马懿所统御的十五万中央军主力精锐被蜀军歼灭和重创了近三分之一,兵力遭受了空前重大的杀伤、锐气遭到绝对量级的重挫,否则就不可能溃退百余里。吴起、白起大小战役七十场,戚继光也与诸葛亮一样信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大小战役上百场,有几场是大规模胜利?大多是中小规模胜利,即便小胜也是“蚂蚁吃大象”,积小胜为大胜——即便是战术上的小胜,只要能够持续推进和展开,就必然会取得战略上的大胜直至全局上的决定性胜利!溃卒败将士气骤然萎缩、斗志大大减弱,不要说司马懿与诸葛亮再战七十场、七百场,只要再战两场甚至一场,其所统御的雍凉兵团(残存的已不足十万了的关陇主力)就会遭到致命的重创直至被歼灭殆尽,关中防线甚至防御体系势必被打破,为了保存实力和关中不失,其只有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死死顶住诸葛亮强悍、猛烈而凌厉的攻击势头,也正因如此,朝廷不仅没有对战败的司马懿进行问罪追责,而且尽力给其补充了损耗并对大小将官予以了褒奖(“以亮退走,封爵增邑各有差……”显然所赏的战功是挡敌退敌之功,而不是败敌灭敌之功),相应地诸葛亮功败垂成、前功尽弃,虽对渎职的李严进行了问罪追责,但由于遭到战略上的失利,自然不谈邀功请赏了,换而言之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辉煌的奇胜,但在战略上却未讨到任何便宜,还值得邀功请赏吗?此亦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两个细节:宣传工作上的疏漏和李严渎职掣肘、督粮不力,导致四伐战略上的失败!白起死后,蒙骜奉命进攻魏国,被信陵君魏无忌所率领的五国联军一举击溃,仓皇逃入关中,魏无忌指挥联军乘胜逐北,一直打到函谷关,蒙骜也是龟缩关内,不敢出战。如上所述,司马懿经卤城惨败之后,就象蒙骜、廉颇一样当起了缩头乌龟,廉颇是从丹水溃逃到长平龟缩不出,司马懿是从卤城溃逃到上邽龟缩不出,直接导致诸葛亮被迫实施战略退却(李严贪图享乐、渎职掣肘、肆意阻挠、督粮不济、延误战机,间接造成蜀军被迫撤退、未能趁势扩张战果、直接葬送了统一复兴大业)!

      众已皆知,军事战争是政治博弈的延续,且与政治永远密不可分。诚然,“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政治是无形的战争,战争的本质是流血的政治,政治和战略的作用大于军事的作用,军事账归根结底还是政治账,即所谓军事行动要执行和完成的任务是政治任务,军事策略与实际战争也只是完成政治任务时不得已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其结果也只关乎政治,而不关乎军事,军事任务实质上是政治任务,军事意义体现的还是政治意义,即便是战术上的胜利,其政治意义也总是大于军事意义,从本质上讲,打仗表面上打的是军事仗,实际上打的是政治仗,即所谓歼灭敌军,战术上是军事屠杀,战略上是政治屠杀,所以伟大的军事家朱德元帅主张“军事进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实施军事打击的同时采取政治攻势),从而把正面交锋和对峙决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乃至不用正面激烈对峙和大规模交锋的手段,不战而屈敌之兵以减少军事上的武装对抗乃至避免战争的血灾才是最好的战术!”此其一。其二,如前所述,军事上的胜负尽管只是一种表象,民心向背的力量才是决定敌我双方最终胜负的根本性因素,但军事战争的胜负最终决定于敌我双方有生力量的消长,并不决定于一城一池的得失,所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是政治任务的根本目标,但启用烧钱烧粮的战争机器也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是局部的微观战术而不是整体的宏观战略,整体的宏观战略即便在现代以至未来,仍然应该是《孙子兵法》所主张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以最终屈敌之兵,换而言之就是尽量避免大规模动用武力乃至不动用武力,兵不血刃完成政治任务,是故《孙子兵法》又明确强调“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可是,田单、廉颇、蒙骜、司马懿不战而屈敌之兵,被世人称为“缩头乌龟”、“消极避战”,白起、韩信以百战百胜而溃敌之兵甚至屠宰百万生灵,反而被世人啧啧称道,其后司马懿征讨辽东穷凶极恶、滥杀无辜,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并用人头筑起“京观”以赤裸裸地炫耀武威,也被某些人啧啧称道,这无疑说明世人终究还是看重正面交锋的惊艳战绩和对峙决战的辉煌成果——虽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但“无赫赫之功”却往往不被认为是“善战者”!长平之前的鄢郢、伊阙、华阳诸战役,成就了白起“战神”、“杀神”的称号,长平一战成就了白起“人屠”的恶威名,虽然因此恶威名而一度被宋太祖赵匡胤踢出武庙,但此战绩依然被称为“最佳战绩”、“不世战功”,此恶威名依然还是威名,更是“优秀将领”、“卓越将领”乃至“杰出将领”的威名!

     不要说蜀汉若是与大秦一样拥有五十万乃至百万大军,就说关羽若不失荆州,能够屯兵三十万且是发兵运粮的重要基地和捷径,刘备若不败夷陵而重损精锐近十万,从而给诸葛亮留下四十万精兵及巨大的战略地理优势,那么诸葛亮横扫天下又岂止是百战百胜?岂不是千战千胜、万战万胜甚至也是“浮尸千百万、流血漂樯橹”?虽然说如此杀敌也是用兵的下乘之策、最低境界,但岂不也能与白起、韩信一样被世人啧啧称道?其即使再有识人用人方面的不足,历史都被改写了,功德也圆满了,网上还会有那千百条黑评吗?还会有奸佞亮黑和成王败寇论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耻笑说诸葛亮“空有野心而成不了气候”、“殚精竭虑却一无所获”、“一生只能在巴蜀抖腿”、“无可奈何花落去”、“孔明妙计安天下,赔了蜀汉又折命”吗?还会有人说其“功盖三分国”是功也不是功吗?还会有人指责其“穷兵黩武、祸国殃民、用百姓的累累白骨做其攀登宏图伟业下的垫脚石”吗?还会有人说其怎么怎么只顾逞笔杆子和口舌之能、如何如何没有碾压天下的统帅宏图之才、怎么怎么不堪与吴起、乐毅等量齐观、如何如何不堪与韩信同日而语、怎么怎么在正面战绩上不堪与白起相提并论、如何如何不是打仗的材料、怎么怎么算不上军事家、如何如何称不上杰出的军事家、伟大的军事家并全盘否定其军事才能和功德吗?

     诸葛亮在其宏图谋略《隆中对》里明明白白地答道:“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暂时)诚不可与争锋……”若是畏惧曹操百万(当时至多只有三十万)大军,诸葛亮还敢出其茅庐走下卧龙岗辅助(当时还兵弱将寡的)刘备抗击曹操吗?然而,蝴蝶效应抑或黑天鹅效应的客观存在,时刻影响着筹算的结果——蜀汉原本应有四十万精兵,足够以少胜多打垮曹魏后来的五十万(号称百万)大军,却被关羽、刘备两把豪赌,把家底还算殷实的蜀汉输成了“小国寡民”!经过诸葛亮一番艰苦的治理,偏霸一方的蜀汉小国才好不容易弥补了损失、恢复了元气、大大提升了经济和军事实力并有效增强了综合国力,招募(实际上是东拼西凑)了几万人马、完成了兵力补充、平定了南中叛乱,征招了万余劲卒训练成精兵,并与西凉羌兵混编,扩充了军队(组建了“特种部队”——五千兵力的“无当飞军”和大约两万兵力的“虎步军”),之后即以不满十万人马的军队挥师北移、进驻汉中、屯兵沔阳,开启了北伐中原的战争轮盘。第一次北伐之所以丢失街亭战略要塞,马谡违抗作战指令、擅自变防御阻援作战为主动进攻作战,只是一方面原因,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由于兵力不足、战力不济,“南方已定”不全是真,“兵甲已足”也不全是真,以致在调派时陷入左支右绌的境地,否则即可在马谡主动出击而丢失街亭之前就拿下陇西六郡,张郃自然退去,抑或马谡在街亭主动出击而战败之际,后方也有足够的机动兵力迅捷增援、前后夹攻、杀退张郃,而不至于立马撤回汉中、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当年孙武助略吴王阖闾以少胜多击败了楚国,但由于兵力过少,旋即被秦楚联军正面击败,白起也在大梁之战中被燕赵魏三国联军正面击败,指挥天才韩信更说自己带兵是“多多益善”,孙武作为“兵圣”、白起作为“战神”、韩信作为“兵仙”,一样不能以过少的兵力与过多的敌军抗衡和较量——所谓战争只有胜与负,没有对与错抑或所谓天下没有对错,只有实力的强与弱,硬实力不济,即便速胜也会终败!虽说兵贵精而不贵多,且强者总是善于利用不利的局面,但即便是素质优良的精勇之兵,倘若过少了,一样就无法胜多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打陇西郡是顿兵坚城、严重受挫,第二次北伐攻打陈仓又是顿兵坚城、严重受挫,如同白起第一次东征攻打离石顿兵坚城、严重受挫,第二次东征攻打谯石又是顿兵坚城、严重受挫!诸葛连弩阵、八卦连环阵再怎么厉害,也主要是由人列成并操控的,千人阵与万人阵的威力能一样吗?万人阵与十万人阵乃至五十万人阵、百万人阵的威力能一样吗?因此,诸葛亮又征募(实际上又是七拼八凑)了数万兵士,才锻造出近十万精兵,否则就不谈有第四次北伐的卤城战捷和第五次北伐的兵行险招、杀出斜谷口、占据五丈原!(这里必须注意:蜀汉虽在其后因关羽大意而丢掉了作为北伐中原发兵运粮重要基地和捷径的荆州,但诸葛亮北伐并不缺粮,如上所述是四伐时负责运粮的李严不求进取、渎职掣肘、肆意阻挠、督粮不力而贻误了军机、直接葬送了统一复兴大业。)

      而所谓即便关羽不失荆州、刘备不败夷陵,曹魏封死了纵贯秦岭的五条谷道(祁山长谷道、陈仓散关道、褒斜谷道、傥骆谷道、子午谷道),蜀汉也扫荡不了中原、统一不了天下之类,不仅是只见骨头不见血肉,把诸葛亮《隆中对》读死了的无稽之谈,更是选择性地回避了法正《汉中策》:白手起家的刘备若不发愤图强、锐意进取,就绝没有益州和汉中之地,若不在战略上犯下重错,而是以其巅峰实力不失时机趁势向北进袭、袭取陇右、攻占位于秦岭之北的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地区以居高临下,硬实力再攀升到一重巅峰,就必能拿下雍州、凉州,硬实力又被推上一重更高的巅峰,且对关中的核心——长安形成两面夹击的战略攻势,就必能直下长安、直捣曹魏的心脏——洛阳!因为占领了陇右、拿下雍凉就斩断了关中右臂,进占了关中就不仅斩断了整个曹魏的右臂,而且同时斩断了整个曹魏右臂下纵贯秦岭的五条谷道的封锁,再进而直下长安、直捣洛阳,根本就用不着穿越纵贯秦岭的五条谷道——红军长征西过川中之后向陕北推进,正是先行占据了陇西地带、进而强势攻入了关中、再进而全面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中原战略防御体系,完全占据了整体战略优势并逐步夺取了整个中原、迅速调整并完成了在全国战场最终获得压倒性胜利的基本布局!

     所谓最大的危险是不冒险,指的是该去冒的风险而没去冒!所谓“诸葛亮过分注重细节和风险控制,从而错失歼敌战机”之类的论调,纯属罔顾事实的谬论:诸葛亮再怎么注重细节和风控,面对必须利用的机会也绝不会放过,尤其在战役实施中若是抓不住最佳时机,能平服南中叛乱吗?能袭取武都、阴平吗?能于退军途中斩杀王双、张郃吗?能于卤城之战中以弱御强、以劣制优、以小博大、以寡敌众、以巧取胜、以少胜多一举击败神级敌手司马懿吗?所谓“司马懿为了避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厄运,为了继续掌权而故意败给了诸葛亮”之类的论调,纯属为司马懿喝倒彩、显丑摆:老打败仗还有资格掌权吗?与诸葛瑾对阵时为什么不阵前溃败?灭了诸葛亮这只兔子,不还有陆逊那只兔子吗?故意战败,能蒙得了一般士卒,能蒙得了帐下将领吗?害怕弓藏狗烹,你不能象姜太公、张太公一样功成身退吗?所谓诸葛亮兵出斜谷之后仅仅占据五丈原而不敢象司马懿一样背渭水扎营,是“外勇而内怯、真出兵假北伐”之类,纯粹是奸佞亮黑睁着眼睛说瞎话、颠倒黑白的衰贬之论:诸葛亮扎营的五丈原与司马懿扎营的南原一样是北临渭水,怎么能是不敢背渭水扎营?且五丈原相对于南原是以居高临下之优势令司马懿陷于仰攻之劣势,并牢牢地控制着渭水和武功水、以极其强悍、猛烈而凌厉的攻势将司马懿稳稳地压着打、追着打、围着打而令其处于无法实施有效还击的状态之中,怎么能是“外勇而内怯”?假北伐还用得着攻夺陇西、斩王双、杀张郃、给司马懿送巾帼妇衣以“红妆奇辱”刺激其出战吗?面对假北伐,曹真、张郃、司马懿还用得着拼命抵抗、损兵折将吗?

    又所谓“司马懿用孙子兵法让诸葛亮停留在五丈原上”之类,一样是为司马懿喝倒彩、显丑摆:沈尹戌、国无咎不是早就用过太公兵法让孙武停留在原地了吗?田单、廉颇、蒙骜不是早就用过孙子兵法让乐毅停留在即墨城下、白起停留在长平壕外、魏无忌停留在函谷关前了吗?可那又怎么样呢?孙武没病死,沈国二将不能让孙武永久停留在原地,白起没病死,廉颇不能让白起永久停留在长平壕外,诸葛不病死,司马能让诸葛永久停留在五丈原上吗?司马子孙怎么不用孙子兵法让胡人统帅永久停留在长安、洛阳城外,反而被胡人屠灭了全族?诸葛不病死,司马全族还有劳胡人收割吗?司马懿难道不想攻上五丈原活捉诸葛亮吗?可就是不敢再攻,只好继续据守不攻,并甘受“红妆奇辱”让诸葛亮以极其强悍、猛烈而凌厉的攻势稳稳地压着打、追着打、围着打,诸葛亮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如上所述就是打司马懿七十次甚至七百次,司马懿也无法实施有效还击——“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之礼赞不是随意点的!

     还有所谓“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司马懿看清大势、懂得进退、坚守营垒、以守为攻、智拒诸葛亮、拖死了诸葛亮,说明司马懿比诸葛亮更高一筹”之类的论调,更是替司马懿喝倒彩、显丑摆:司马懿是看清了自己不敌诸葛亮而被迫采用了龟缩战术,此等战术早就不是什么新招了,不过是沈尹戌、国无咎对抗孙武、田单对抗乐毅、廉颇对抗白起、蒙骜对抗魏无忌时早就使用过的招术,能说沈国二将、田单、廉颇、蒙骜比孙武、乐毅、白起、魏无忌更高一筹吗?再者诸葛亮是病死的,并不是谁拖死的——孙武、白起没病死,沈国二将、廉颇不能龟缩终守、终究被孙武、白起打破乌龟壳而溃败于孙武、白起之手!如上所述,诸葛不病死,司马能龟缩终守吗?胡人统帅没病死,司马子孙不仅没能龟缩终守,而且被胡人屠灭了全族!诸葛不病死,司马全族根本用不着胡人收割!

     更有所谓“司马懿在与诸葛亮对阵的过程中龟缩不战,从而一直掌握着主动权,诸葛亮的胜利是司马懿故意给的”之类,有人略带不屑地反驳道:若是如此,那么沈尹戌、国无咎、田单、廉颇、蒙骜、黄百韬在与孙武、乐毅、白起、魏无忌、粟裕对阵的过程中龟缩不战,岂不也是一直掌握着主动权?孙武、乐毅、白起、魏无忌、粟裕的胜利岂不也是沈尹戌、国无咎、田单、廉颇、蒙骜、黄百韬故意给的?难道说胡人统帅的胜利也是司马子孙故意给的——司马全族是故意让胡人屠灭的?

     有很多人动辄就搬出邓艾偷渡阴平的例子,以力挺魏延向诸葛亮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但都同样选择性地回避了另一个基础性的事实:为什么诸葛亮健在时,邓艾及曹魏那一堆天才将帅都不去偷渡阴平?他们敢去偷渡吗?标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相继主政期间,蜀汉对阴平古道和子午谷南界口从未疏于防范,也未降低防范等级,从而没有给敌方造成任何取胜之机!况且,在邓艾偷渡阴平之前,就已经被姜维识破,由于其躲避奸佞迫害而身在沓中且所部兵力有限,从而奏请朝廷重新派兵驻防阴平桥头和阳安关口,若非刘禅犯昏、听信黄皓谗言而把姜维的奏折抛之脑后,邓艾父子在阴平古道就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再者,所谓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不主张采用,蒋琬、费祎、赵云、王平、姜维等文臣武将主张采用了吗?若是皇帝和满朝文武都赞成采用,诸葛亮还能“制而不许”吗?陆逊拒绝采纳朱桓提出的夹石谷计策,可是经过孙权同意的?曹魏三路伐蜀,曹真一路走子午,可是经过朝议的?其后不论是阴平还是党骆谷、子午谷,表面上看是被敌方偷渡成功的,而实际上都是被犯昏的君主、奸佞之臣和庸才守将敞开国门放进去的!诸葛亮健在时,若是曹魏那一堆天才将帅都死光了,且与其后汉中守将蒋舒叛投钟会一样,有长安守将叛投诸葛亮,你再看看诸葛亮敢不敢穿越子午谷直取关中——即便子午谷北界口有所防范,庸才将帅也无法象曹真、司马懿一样死死挡住诸葛亮大军磅礴非凡的气势和强悍、猛烈且凌厉无比的攻势!

      不错,战术作为战场指挥艺术,有时也是战场赌术,是指挥艺术的较量,有时也是赌术的较量,赌的是敌我谋略智慧与魄力,也有敌我冒险时超凡的意志、勇气与胆量,但同时还有敌我实力——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却是经济的延续,战争终究是硬实力的对抗,面对战争赌局是有风险要冒和孤胆作战精神要发扬,但此类风险也有能冒与不能冒之分、此类精神也有能发扬与不能发扬之分。如上所述,所谓最大的危险是不冒险,指的是该去冒的风险而没去冒!也不错,用兵之道首在使用计谋,贵在临场发挥、灵活应变,一贵行动神速二贵观变出奇观势出招,但同时还在以谨慎为主,以奇谋为辅,奇正结合,虚实相间才能成就终胜之功。至于韩信大胆冒险暗度陈仓直取关中,陈仓散关道的情况与子午谷道的情况大不相同,正如汉末时的子午道情况与唐朝至现代的子午道情况大不一样,秦末时的关中形势与汉末时的关中形势也变化极大,况且蜀汉正式举行北伐之前,诸葛亮上《出师表》、刘禅下《讨贼诏》、孟达反叛曹魏已被司马懿迅速镇压,北伐本就是向全天下公开的轰轰烈烈的军事征伐行动,曹魏的君臣将帅又不是弱智、白痴,怎么可能会疏于重关险隘峻口哨卡的布防?更何况,子午谷北界口是长安重镇的首防之地,曹魏的君臣将帅能想到为陈仓做坚固设防,就想不到为子午谷北界口做必要的防范准备而让魏延“东施效颦”?因此,对于蜀汉而言,祁山长谷道所在的陇西地带则毫无防范,正好出奇出险以取得出敌不意、攻敌不备的最佳战略效果,而从南向北偷渡子午谷,不是三分冒险七分把握,而是一种过分冒险且不严谨的奇险之计,不仅没有战略进攻上的突然性,而且孤军突出、十分悬危,纯属异想天开、无知者无畏而又愚蠢的极端冒险主义策略,不是什么高度容错,而是极端冒险的完全试错,根本不可能复制韩信大胆冒险暗度陈仓直取关中的成功模式(此处有必要说明的是:秦末时刘邦在张良、韩信的谨慎谋划之下,令灌婴率领东路军沿子午谷向关中进发、令周勃率领中路军沿褒斜谷向关中进发,目的是为了牵制住镇守关中的司马欣统御的塞军和章邯统御的雍军,以有效配合曹参、樊警率领的作为主力部队的西路军沿陇南道向甘肃天水进发直取上邽,看似险棋险招,实则是“摸着石头过河”稳扎稳打,正是用兵之道以谨慎为主,以奇谋为辅,奇正结合,虚实相间以成就终胜之功的具体体现)。虽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之说,但韩信在实战中不仅以少胜多,而且以劣制优、以弱御强,然而其也曾被西楚霸王项羽侥幸正面击败过,且终其一生也与吴起一样,被其所收拾者都是些小妖小怪,没遇上过象田单、廉颇、蒙骜、司马懿之类的神级对手,否则同样是“仙遇神才”而一筹莫展!此处有必要再提一下项羽,说是“军事奇才”,其实也不过就是有些“天才的军事能力”的一介武夫而已,一介有勇少谋的大妖式的大力士罢了,虽然四肢发达、“力拔山兮气盖世”,却头脑简单且鲁莽残暴,往往所到之处烧杀劫掠、不计后果、不顾民众死活,比小妖小怪强不到哪里去,根本不适合得江山,更不会治天下,其曾经打败刘邦,正如吕布曾经打败曹操,是莽夫打败智者,即莽夫的勇猛暂时抵消智者的谋略优势而已,其垓下的结局,是神才张良、陈平运筹帷幄以卓越的策略辅佐刘邦在正面战场与项羽对抗的结果,也是仙才韩信负责侧面战场称职尽责的结果——神才仙才班子戮力同心,共诛了项羽那只大力妖(当然,说项羽是大力妖,也不是说妖就没有任何能耐,少谋更不等于就是完全无谋的等闲之辈,说其头脑简单,其实并不是最低级的简单:相对于张良、陈平、韩信,其是少谋的大力妖,相对于章邯,其是多谋的大力妖)!自然有人对此发出反驳,且讽刺道:对手被打败了,你才说其是小妖小怪,否则就说其是大神大仙。自然有人回复:其实,是神是仙是妖是怪,根本就不取决于胜负——地球人都知道:王莽被刘秀打败、汉尼拔被西庇阿打败、曹操被周瑜打败、于禁被关羽打败和活捉、司马懿被诸葛亮打败、拿破仑被库图佐夫和威灵顿打败且退位后还被反法同盟抓走、洪承畴被多尔衮打败和活捉、蒋介石被毛泽东打败和活捉、希特勒被斯大林打败并自杀、麦克阿瑟被彭德怀打败……有谁说王莽、汉尼拔、曹操、司马懿、拿破仑、洪承畴、蒋介石、希特勒、麦克阿瑟……是小妖小怪?无论成败都一样是神是仙,最起码也是强似妖怪的非凡魔鬼!

     神童、学霸、学神再牛,中高考状元再牛,也不可能什么样的难题都能破解。韩信没有办法不受那“胯下之辱”,就只得受那“胯下之辱”而被世人嘲笑为“胯下兵仙”,司马懿没有办法不受那“红妆奇辱”,就只得受那“红妆奇辱”而被世人嘲笑为“红妆都督”——你韩大将军能受“胯下之辱”,他司马都督也能受“红妆奇辱”,你韩大将军遇上他司马都督,又能如之奈何?你个“胯下兵仙”能斗得过他“红妆都督”、“忍者神龟”乎?

    (四)亮黑衰贬何止孔明

     有奸佞亮黑和成王败寇论者竟然说司马懿用缩头乌龟的办法以逸待诸葛亮之劳、把诸葛亮熬得“油尽灯枯”而死,证明司马懿比诸葛亮高明,诸葛亮坦胸露背要和司马懿决战,只不过显示了诸葛亮的无能和无奈罢了,司马懿要和诸葛亮斗智,比的是战略战术,而不是要和诸葛亮比谁更鲁莽……针对此种论调,自然有亮粉予以针锋相对的回击:司马子孙怎么不用缩头乌龟的办法以逸待胡人统帅之劳、把胡人统帅熬得“油尽灯枯”而死、反而被胡人屠灭了全族?依照此等逻辑,诸葛亮让王平用缩头乌龟的办法击败了司马懿指挥的张郃,证明王平比张郃高明乃至诸葛亮比司马懿高明?依照此等逻辑,张郃坦胸露背要和王平决战乃至司马懿坦胸露背要和诸葛亮决战,只不过显示了张郃的无能和无奈乃至司马懿的无能和无奈罢了?王平要和张郃斗智乃至诸葛亮要和司马懿斗智,比的是战略战术,张郃与王平乃至司马懿与诸葛亮岂不也是比谁更鲁莽?依照此等逻辑,孙武也是坦胸露背要与沈尹戌、国无咎决战?乐毅也是坦胸露背要与田单决战?白起也是坦胸露背要与廉颇决战?魏无忌也是坦胸露背要与蒙骜决战?粟裕也是坦胸露背要与黄百韬决战?只不过显示了孙武、乐毅、白起、魏无忌、粟裕的无能和无奈罢了?沈尹戌、国无咎、田单、廉颇、蒙骜、黄百韬要和孙武、乐毅、白起、魏无忌、粟裕斗智,比的是战略战术,孙武、乐毅、白起、魏无忌、粟裕是与沈尹戌、国无咎、田单、廉颇、蒙骜、黄百韬比谁更鲁莽?

      还有所谓“司马气死诸葛”之类,更是扯淡:诸葛又不是战略战术不如司马,凭什么对司马置气?沈尹戌、国无咎、田单、廉颇、蒙骜、黄百韬做缩头乌龟气不着孙武、乐毅、白起、魏无忌、粟裕,司马做缩头乌龟就能气得着诸葛?孙武没病死,沈尹戌、国无咎没能龟缩终守,终究被孙武打破乌龟壳而溃败于了孙武之手!乐毅不走,田单势必不能龟缩终守,终究会被乐毅打破乌龟壳而溃败于乐毅之手!吴起不走,秦国势必不能龟缩终守,终究会被吴起打破乌龟壳而溃败于吴起之手!白起没病死,廉颇势必不能龟缩终守,终究会被白起打破乌龟壳而溃败于白起之手!魏无忌不走,蒙骜势必不能龟缩终守,终究会被魏无忌打破乌龟壳而溃败于魏无忌之手!粟裕没病死,黄百韬没能龟缩终守,终究被粟裕打破乌龟壳而溃败于粟裕之手!诸葛不病死,司马能龟缩终守吗?司马全族还有劳胡人收割吗?

     更有一些别有用心者,竟然说诸葛亮是因为不会使用奇谋巧计、与敌手形成对峙状态而陷入僵持局面、把仗打成了一潭死水,正如陈寿所说“奇谋为短,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也正如司马懿所说“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这自然有人提出反驳:乐毅遭遇田单坚守不战也是一时束手无策,白起遭遇廉颇坚守不战也是一时无招可施,魏无忌遭遇蒙骜坚守不战也是一筹莫展,难道说乐毅、白起、魏无忌也是因为不会使用奇谋巧计、与敌手形成对峙状态而陷入僵持局面、把仗打成了一潭死水?也是“奇谋为短、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也是“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尤其是白起,不配称“诱敌合变,出奇无穷”?曹操“用兵仿佛孙吴”,却也“五攻昌霸不下,七越巢湖不成”,难道说曹操也是因为不会使用奇谋巧计、与敌手形成对峙状态而陷入僵持局面、把仗打成了一潭死水?也是“奇谋为短,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也是“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再则,若是司马懿主动进攻诸葛亮,诸葛亮若也采取据险坚守的拖延策略,司马懿就能有招可施、有筹可展?他就不会与诸葛亮形成对峙状态而陷入僵持局面、把仗打成一潭死水?卤城之战中,诸葛亮指令王平据守南围、坚垒不应,不仅使作为司马懿偏师的张郃没了奇招,而且使司马懿的正兵与张郃的奇兵一样一败涂地了吧?张郃乃至司马懿自己岂不也是“奇谋为短,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岂不也是“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有说书者假借司马懿之口吹嘘说:“诸葛亮也就是一个庸常之辈,不过就是勤奋加谨慎罢了,对付此辈只要用常人的思维就行了!”有听书者即刻反呛道:“司马懿在此等庸常之辈面前崭露头角,就被此等庸常之辈暴揍得满地找牙、龟缩坚营、无筹可展,那司马懿自己岂不是连庸常之辈都不如,纯粹一个废物?”

   (五)诸葛牛坐三国兵坛

     在三国的军事历史舞台上,诸葛亮才真正是雄武神略、智谋无双的军事牛人、兵家典范、绝谋军圣:是整个三国及两晋和南北朝的四百年中唯一的一位入祀武庙十哲,与“兵圣”孙武、“战神”白起、“谋圣”张良、“兵仙”韩信平起平坐的军事战略战术大咖,在一千两百多年前的唐代就已经威震华夏——武庙的创设以及上百首颂扬诸葛亮不凡功业和精神情操的唐诗宋词的创作,也绝不可能受到六百余年后的明代小说的影响,且出于对诸葛亮睿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的推崇,东晋政权(其实是牛氏政权)特追授诸葛亮为武兴王、唐代朝廷特加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宋代朝廷特追赠诸葛亮为顺兴侯,同样绝不可能受到千百年后的明代小说的影响,而恰恰相反,小说《三国演义》的创作及《武备志》的编辑,正是深受了唐武庙创设、《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东晋、唐廷和宋廷对诸葛亮的推崇及唐诗宋词的影响(诸葛亮不是诗人,后世却有上百首诗歌颂扬其高尚的道德风范、卓越不凡的军政才华和精神品格,也着实堪称“神奇葩”)!

    (六)管乐自比真相假相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有亮黑说这不是诸葛亮有什么远大志向的表现,而是诸葛亮沽名钓誉且自以为是高人、自高自大、自信过头的表现,有人反驳道:曹操自比乐毅、蒙田,岂不也是曹操沽名钓誉且自以为是高人、自高自大、自信过头的表现,而不是有什么远大志向的表现?曹操自比乐毅、蒙田,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后世中没听说有谁自比曹操,而自比诸葛亮者却不乏其人,有名不副实者,也有名符其实、当之无愧者。东晋桓温、前秦王猛自比诸葛亮,所比的自然是历史真相中的诸葛亮,不可能是小说艺术中“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筑七星坛借东风”、大唱“空城计”、“骂死王朗”、“陇上妆神”的诸葛亮,其中王猛自比诸葛亮,不仅名符全实,而且被称“功盖诸葛第一人!

      至于吴用自比诸葛亮,只是作为《水浒传》的小说家言,也并非史实。清朝左宗棠自比诸葛亮,有人却认为其所比的是小说艺术中的诸葛亮,而不是历史真相中的诸葛亮,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深通兵法、精于战术、智谋高远、武略超群、料敌如神、用兵如神、鞠躬尽瘁收复新疆,虽遗恨失归琉球,但依然“廉比海瑞功盖卫青”且求真务实而从不崇虚拜假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左宗棠,怎么可能不了解中国的政治、军事历史呢?又怎么会把自己比成罗贯中运用艺术虚构手法进行神化乃至妖化了的诸葛亮呢?显然也是比作历史真相中的诸葛亮——著作隆中奇对、出师奇表,创制诸葛奇弩、发明木牛流马的绝世奇才诸葛亮,推演和升级八卦兵阵并创造八阵奇图的“军阵之神”诸葛亮,继承和发展孙武兵略思想体系的优秀军事理论家诸葛亮,降服孟获、PK司马懿、秒杀王双和张郃的蜀汉最高军事统帅诸葛亮,东晋、唐廷、宋廷推崇追封赠王侯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武庙十哲中的军事战略大咖和战术大师诸葛亮,即与马钧、李靖VS的军神诸葛亮,也即与郭嘉、鲁肃、周瑜、陆逊VS的军神诸葛亮!总之:不论是王猛自比的诸葛亮,还是左宗棠自比的诸葛亮,都是《三国志》、《三国志注》、《晋书》、《汉晋春秋》和《资治通鉴》中的历史真相诸葛亮,而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小说艺术诸葛亮!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