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望远镜能看到数亿光年外的星系,却无法看清附近的星球?

 fxiaog 2023-01-22 发布于安徽

地球的面积并不是很大,一般而言只需要用到千米这个距离的单位就足够了,但对于整个宇宙而言,最基础的单位显然是不够用的,所以用到了另外一个距离更远的测量单位,那就是“天文单位”。

这两者之间是如何换算的呢?实际上1.5万千米的距离就是一个天文单位,由于宇宙实在是太大了,所以用天文单位有时候也显得不够用;如果是太阳系的话,天文单位大概是够了,但是对于银河系甚至于整个宇宙而言,那么就需要用到另外一个单位,那就是“光年”。

光年,大概率大家都不会陌生,但是还会有部分人将光年看作时间单位,其实它是距离单位,简单来说就是光走了一年的距离,这一段距离被称为1光年。一秒的时间,光可以走30万千米,那么光走上一年的时间,距离有多远,很难想象。

我们太阳系并不是特别大,大概就是一光年左右的距离,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它距离我们地球也不会很远,大概只有4.2光年;有意思的是,我们看到比邻星发出的光线,实际上是它4.2年前发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是并非是及时的画面。

在天文学上,有两个概念一直被大众混淆,那就是“看清”和“看到”,这两个概念总是被搞混淆。通过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到上百亿光年之外的星系,那么我们可以看清它们吗?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我们只能看到,并不能看清楚。有部分人会觉得,既然我们可以看到上百亿光年之外的星系,为什么不可以近距离观察太阳系内的行星呢?

这样也不用花费大量的心思登陆月球,直接在地球上就可以看清观测;想要看到一颗行星,或许不难,但是想要看清一颗行星的表面,甚至精确到一颗石头,这个难度现有的科技几乎不可能做到。

哈勃望远镜,它的分辨率只有0.06角秒,这个分辨度用来观察火星的话,一个像素的距离将会达到50千米,更远的星球,像素距离也会变得越大。由于像素精度不行,所以我们只能看个大概,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几百万光年,并非是看到他们本身,而是采取了“遮星法”,简单来说,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影像,并非是看到真正看到了星球。

当然,目前我们的望远镜在精确度上还不够,并不代表以后我们的精确度不够,但是想要通过一个望远镜,看清一颗行星上一颗石子的精确度,或许还有一些难度,在不久的未来,或许我们的望远镜还真有可能做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