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父王孟扬简传

 王力德个人馆 2023-01-22 发布于新疆

       

  

    先父王孟扬先生的一生是历经坎坷的一生,也是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的一生。

    先父于1905年生于北京年街地区,自幼家境贫寒,高小毕业后,年仅十三岁就去当排字工人,他以顽强的毅力,完全通过自修,学完了中学的各门课程,后来又从师于汪星伯先生学习书画,这就为先父博大精深的学业造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先父出众的才学,1924年到上海任职于章太炎主办的《华国月刊》,并在上海勤业女子师范代课,同时被吸收为上海回教学会会员。

    1925年返回北京,和朋友们一起创办了中才小学。

  

    1931年受约到北京成达师范任教,并兼任《月华》旬刊社论主编。

    为了进一步深造,1933年先父又攻读于北京郁文学院教育系,1935年毕业,紧接着,又同朋友们一道创办了年街地区第一所女子中学──新月女中。

    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先父为振兴北京的回民教育,呕心沥血,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在此期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先父曾两次参加震动全国的回民护教运动,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民族歧视政策进行了面对面的英勇斗争。

    1932年,上海北新书局出版了一本国民党政府出版审查机关批准发行的少儿读物《小猪八戒》,书中胡说什么猪八戒是伊斯兰民族的祖先,所以穆斯林不吃猪肉云云。

    与此同时,以汪精卫为后台的刊物《南华文艺》上也刊登了一篇文章,编造了一则所谓“关圣帝刀劈清真寺额匾”的神话,侮辱伊斯兰教。

    这两件事激起了全国穆斯林的愤慨,群众起来砸了书店,销毁了书刊,南京上海一带的回民成立了以达浦生阿訇为首的华南护教团,北平回民也成立了华北回民护教团。

    华北护教团推举了四名代表,有牛街大寺阿訇王瑞兰,有先父王孟扬,有北平成达师范教务主任刘伦英。还有国民党某骑兵军驻天津办事处处长马素文。先父当时只有27岁,是代表中最年轻的。

  

    护教团提出四项条件:

    一,要求南京政府通令各级政府机关认真执行民族平等,信教自由的法律条文。

    二,封闭《南华文艺》,公开登报道歉。

    三,惩办肇事的原作者娄子匡。

    四,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1932年9月,在穆斯林群众的支持下,先父与华北回民护教团的全体代表,冲破反动政府的重重阻力来到南京,与国民党行政院进行谈判交涉。

    代表们义正词严,多次据理力争,终于迫使行政院接受了护教团的全部条件。

    取得斗争胜利后,代表们又继续督促法院落实对肇事人娄子匡的判刑活动,直至取得完全胜利。

    1937年,《世界日报》又登载侮辱伊斯兰教的文章,北平回民群众义愤填膺,涌上天安门广场游行,并捣毁报馆。先父在斗争中引导群众,做到有理,有力,有节。

    这时警察来到被砸报馆现场,要辑拿“暴徒”,先父大义凛然,挺身而出,做为代表随警察赴公安局谈判,被公安局无理拘留。第二天先父继续与公安局据理抗争,公安局理屈词穷,不得不释放先父,答应条件,通令《世界日报》停刊三天,公开登报道歉,北平市长亲赴牛街大寺向回民群众道歉。

    通过两次声势浩大的群众护教运动,回民群众反抗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觉悟大为提高,先父也以勇于负责的大无畏精神和雄辨的口才在群众中赢得了声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时先父正参加以顾颉刚教授为团长的暑期西北考察团,奔赴大西北。为了抗日救国,先父又辗转来到武汉,加入回民救国协会任理事。

    1938年随回民救国协会迁入重庆,搞了三年的抗日救国工作,视察各省分会会务,组织回民宣传抗战,组织伊斯兰学会,创办《回教文化》刊物。

  

    1940年先父曾与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联系商定投奔延安,接头地点约定在重庆郊区小龙坎,结果被国民党特务察觉,未能成行。

    1941年,随达浦生阿訇到平凉,任陇东师范主任,被推为陇东青年理事会理事长、平凉金石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音乐研究会副会长、掇英诗社社长,并于柳湖举办个人画展。这段时间,先父以其诗歌、书法、美术、音乐等多方面才艺,在闭塞的西北重镇推动着文化事业的发展。

  

  

    1947年,由于个人恩怨,平凉县党部书记等国民党特务利用先父曾准备投奔延安一事,指控先父为“共产党分子”,扬言要辑拿归案。先父迫不得已,转赴新疆投奔马呈祥将军麾下,在迪化兴办教育,并兼马的上校秘书。

    1948年,创办启新小学(即现在市第九小学)任校长。

    194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的形势下,陶峙岳、包尔汉等酝酿和平起义。当时马呈祥的骑五军是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反动顽固军队,是和平起义的重大障碍。

    先父通过地下党的刊物,认清了形势,决心投向人民。此时主持和平起义的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通过幕僚梁客浔委托先父,希望能做通马呈祥的工作,于是先父向马呈祥详细阐明形势,分析了国共双方的实力及人心背向,指出社会主义革命潮流是不可抗拒的,并举出傅作义、程潜等将领为例,规劝马应该毅然参加和平起义。

    同时,为进一步向马进言,先父又联络其它高级军官,为此险遭顽固军官们的杀害。当时亲友们建议先父去南疆暂避一时,但先父不顾个人安危,反而夜不闭户,以示必死决心。不仅如此,还详细撰写了一篇“万言书”递交马呈祥。

    最后,马呈祥在各方面力量的促成下,终于交出军队,只身离开新疆。马临行前说:“这次我做出最后的决定,孟扬的建议对我起了很有启发的作用。”

    在这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先父毅然弃暗投明,为新疆的和平起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抹煞的贡献。

  

  

    解放后,人民政府继续留用先父。1950年秋,任省一女中教员,兼教育厅文工团副团长,导演并参加演出了多出革命话剧。

    1951年在镇反运动中蒙受不白之冤,以历史反革命罪被捕入狱。

    1976年元月被特赦,回到乌市。1981年彻底平反,任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同年去兰州参加西北五省伊斯兰学术讨论会,论文为《试论伊斯兰与中国文化交流问题》,1982年再度去西宁参加该会,论文为《伊斯兰与四化运动》。

    1983年,参加新疆爱国人士参观团赴内陆参观。

    1985年被推为自治区宗教学会常务理事,并任中国书法家学会会员、自治区书法家协会理事、乌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自治区老干部书画学会顾问、昆仑诗社顾问、师范大学书画研究会及丝路画院顾问。

    1987年做为新疆诗词界代表之一,赴京参加中华诗词学会成立大会,并登台吟唱。在大会上被推选为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回疆后任新疆诗词学会顾问。

    先父在世期间,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

    先父对后辈青年的教育常常是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凡请教过他的人都感到先父平易近人,有求必应,所以多年来结交了不少有为青年,现在他们正在各行各业为四化大业发出光热。

    在先父的许多诗书画作品中都充满了歌颂党的领导,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至诚之情,他的作品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赞许。尤其是在文史研究领域里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他的逝世可以说是新疆文化艺术界的损失,更使新疆回族人民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多才多艺的长者。我们做为先父王孟扬的亲人实在不能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悲痛与哀思,谨志此文做为纪念。

    此处发表的诗文大多为先父的学生,诗人李富先生整理校阅,现李富先生已病故,谨在此告慰李富先生于地下。

                                          王力德    王力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