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年代,毛主席由李井泉陪同到云阳县视察:县委书记是个秃头吗

 lixj1028 2023-01-22 发布于天津

前言

60年代初,毛主席视察云阳县,无意中问四川省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云阳县县委书记是个秃头吗?

李井泉与毛主席相处多年,自然听出了话外音。

文章图片1

毛主席欣赏李井泉

李井泉于1909年出生江西临川唱凯镇仓下村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好学上进,后考上了在县城的省立第二师范。

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爆发后,大军南下。追求进步且已加入共青团的他,毅然与420多名临川热血青年投笔从戎,随军南征。

李井泉随南昌起义军南下,起义军在广东大埔三河坝一战,部队被打散,李井泉摆脱追兵后,在丰顺找到了当地农民自卫军接上了关系,以后,他就被党组织安排在东江特委工作,先后担任东江特委机关文书、东江特委团委秘书长,在这里他一干就是三年。

文章图片2

在这期间,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组建了红4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9年红4军主力进军东江,帮助东江特委发展武装,造成了很大的革命影响。李井泉对红4军十分向往。1930年春夏之交,东江特委派李井泉将密信送往红4军前委。此时,红4军正在从赣南寻乌向闽西长汀转移途中,20岁的李井泉跋山涉水,日夜兼程,找到了红4军部队。

当李井泉将密信送到红4军前委书记毛泽东手上时,毛泽东看过密件,然后打量了他一番,沉思片刻,说:“你文化高,很适合部队政治工作,留下吧。”原来慧眼识才的他看中了李井泉。李井泉正好求之不得,当即答应了。

文章图片3

随后,他被毛泽东安排在红4军司令部政委办公室担任秘书长,实际上是做毛泽东的秘书,在他身边记录、登记、抄抄写写,后勤总务样样都干。受毛泽东的影响和熏陶,李井泉思想进步很快,政治上也日趋成熟。

1931年春,毛泽东说:“派你到赣南去。”“我不去。”李井泉说。“为什么呀?不愿意走啰?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这个知识分子还不懂得这个道理?”毛泽东笑着说。李井泉没有做声。毛泽东说:“去吧,到红35军做政委。”红35军是一支赣南地方武装改编不久的部队。

“毛派干将”

李井泉去红35军后,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先后与邓毅刚、刘铁超、刘畴西等一道,率领这支部队协同主力红军,参加了四次反“围剿”,为巩固和扩大中央革命根据地立下战功。

1935年6月,红1、4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李井泉随红9军团划归由张国焘领导的左路军,他先被安排到红四方面军司令部工作,随后被任命为总司令部侦察队长。

第一次过草地后,张国焘率部南返到了阿坝地区。因为李井泉是临川人,与张国焘是江西老表,张国焘对他进行拉拢,可是他搞分裂,却引起了李井泉的警觉。

文章图片4

一次,在行军途中,李井泉与几个原红一方面军的干部会聚时,交流了一些情况。他们在一起谈到四方面军打骂士兵、搞体罚等现象,纷纷提出批评:对张国焘脱离群众、闹宗派分裂、独断专行等错误做法,都表示不满。不知怎么的,这次会聚的谈话内容竟然传到张国焘那里了。

张国焘火冒三丈,立刻召开了干部会,在会上,他指着李井泉等人训斥了一通。事后,张国焘由于忙于另立中央,没顾得上对此事深究,只是把李井泉贬到了红4方面军红军大学当教员了事。结果,李井泉受冷落一年余,直到山城堡战役时,才被重新安排到红2军团4师任政委,转到了贺龙的麾下。

抗战爆发后,李井泉先后任八路军120师358旅副旅长、政委,大青山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在解放战争时期,李井泉担任晋绥军区政委、第20兵团政委。

1949年冬,西南地区虽然解放了,但是,西南地区是国民党反动派长期盘踞之地,也是最后覆灭的巢穴。

1950年初,毛泽东任命李井泉为川西区党委第一书记、军区政委兼行署主任。1952年秋,又任命为四川省省委第二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兼省政府主席、西南局第三副书记。

文章图片5

李井泉从1952年到1965年任四川省省委第一书记,1952年至1955年兼任四川省主席。

李井泉和毛主席的交往

四川是巴蜀之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解放初期在成都出土过一匹汉代彩绘带鞍红陶马,很珍贵的。毛泽东主席听说后想要看看。李井泉知道后,专门派解放军一路上扶着汉马送到了京城。毛泽东看了,惊叹不已。

1958年成都会议结束,毛泽东在李井泉、柯庆施、王任重等人陪同下,乘专列由成渝铁路南下。一路上,毛泽东兴之所至,多次令陪同人员措手不及,紧张万分。专列在资阳临时停车时,毛泽东独自一人下车,对成都铁路局局长胡景祥说:“带我到附近转一转。”

文章图片6

说着,毛泽东就朝资阳城方向走去。在经过一处铁路职工宿舍时,毛泽东进到一户工人家中坐了10分钟。到内江停车时,他又要顺小道到一家农户去,因为路实在太难走,才不得已半路退回。

按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和成都铁路局事前安排,专列到内江后转去自贡一趟,以便让毛泽东参观天然气开发。到内江前,胡景祥问李井泉:“毛主席去不去自贡?”李井泉不知铁路局事前有安排,随口说道:“不去了吧。”随即,胡局长就通知取消计划,从内江直接开往重庆。

临发车前,他向毛泽东介绍,西南面的自贡市是产盐的名城,还有天然气,毛泽东很感兴趣,对李井泉说:“天然气我还没有看过,让我看看行不行?”这下李井泉很紧张,一时答不上话来。

胡景祥急中生智,说前面的隆昌有个炭黑厂,也有天然气。这个临时决定引起了一系列的麻烦。列车到达隆昌时已是下午6点。车一停稳,车站的马站长就赶来报告胡景祥,隆昌县的领导人一个都找不到,找不到车子来接。炭黑厂离车站有20多里。李井泉真是急了,毛泽东和柯庆施等一批领导人都下了车在站台上等车呢!

文章图片7

这时突见一辆又破又烂的小车驰来,原来是几个保卫人员在内江站漏乘后,弄了辆破车赶到了。没有办法,只好将就让毛泽东坐,李井泉陪同挤在后座。柯庆施等人的大队人马如何办呢?

胡景祥问站长:“能否搞到一辆卡车?”站长说:“炭黑厂来了辆拉煤的卡车,不知行不行?”胡景祥顾不得那么多了,说:“去把车赶快开来。”结果,柯庆施等人一看是辆又脏又破又无座位的煤车,全傻眼了。正在为难之际,只见毛泽东大手一挥喊道:“快上嘛!”柯庆施等人只好一拥而上。

结果,毛泽东坐在一辆又旧又破的小车在前面开路,其余人挤站在一辆肮脏的煤车上,沿着坑坑洼洼七弯八拐的土路向炭黑厂进发,才开出几里,天又下起雨来。

幸好隆昌县的领导听到消息,开了两辆吉普车前来迎接,才使柯庆施等人免受煤污雨淋之苦。到达隆昌炭黑厂时,天已全黑了,毛泽东冒着雨兴致勃勃地参观生产现场,他还要去很远的山上看气井,经李井泉、柯庆施劝说方才作罢。

后来,李井泉说:“毛主席下去视察,那真是要看真情况的,他要去哪,我这个第一书记都摸不准,哪里还准备得上!”

文章图片8

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由李井泉陪同,沿长江而下,走到云阳县辖区的时候,毛泽东看沿岸风光,突然问李井泉:“你们云阳县的县委书记是个秃头吗?”李井泉回答说:“不是。”

毛泽东“哦”一声,默默望着大山,便再没有说什么。

结果,李井泉感到毛泽东问得蹊跷,再看长江两岸情景,恍然大悟,原来毛主席是说这山是秃头呀!

视察回来后,李井泉在省委会议上说:“一定要搞好绿化,毛主席再次重游,到时候又问'还是秃头书记吗’,我怎么办?”毛泽东这幽默的一问,使云阳县展开了在长江两岸的植树运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