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谈幸福》: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2.叔本华《人生智慧箴言》:叔本华的警世之言,流传最广的作品。

3.罗素《罗素论幸福》:当代西方最知名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最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数学家、哲学家罗素献给读者的追寻幸福之良方,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盛年之译作
一切伟大的著作含有乏味的部分,一切伟大的生活含有沉闷的努力。
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应该自幼培养。
烦闷,以人类行为的一个因子而论,我觉得太不受人重视了。我相信,它曾经是历史上各时代中重要动力之一。
一本从头至尾光芒四射的小说,几乎可断定不是一部杰作。
即是伟人们的生活,除了少数伟大的时期以外,也很少令人兴奋的地方。苏格拉底不时可以享用一顿筵席,但他大半的生涯,是和妻子俩安静地过着日子,下午作一次散步,路上或者遇到几个朋友。康德相传终生未尝走出故乡十里以外。达尔文周游世界以后,余下的时间都是在家里消磨的。马克思掀动了几处革命以后,决意在不列颠博物馆中度他的余年。从全体看来,安静的生活是大人物底特征,他们的喜乐也不是外人心目中认为兴奋的那一种。一切伟大的成就必须历久不懈的工作,其精神贯注与艰难的程度,使人再没余力去应付狂热的娱乐。
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应该自幼培养。在这一点上,现代父母大大该受责备;他们供给儿童的被动的娱乐实在太多,例如电影与珍馐之类,他们不懂得平淡的日子对儿童是如何重要,过节一般的日子只好难得有的。儿童的娱乐,在原则上应当让他用一些努力和发明,从他的环境中自己去创造出来。
为了这些缘故,不能忍受烦闷的一代,定是人物渺小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