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与安全管理对策

 律师戈哥 2023-01-22 发布于河南

【摘要】 精神科护理风险是指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导致患者或工作人员不同程度伤害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本文从护理方面因素和患者方面因素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了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加强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 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 加强精神科患者组织管理; 加强环境安全管理等对策。 

【关键词】 精神科; 不安全因素; 安全管理; 法律意识

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重点之一,是指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认真实施护理计划,确保精神病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心身安全[1]。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是引发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精神科患者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缺失,在幻觉、妄想支配下,易出现冲动伤人、自伤、他伤,这些临床特点决定了其为高风险专业之一,极易引起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减少医疗护理纠纷,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能力,是精神科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 

1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 

1. 1 护理方面因素 

1. 1. 1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不及时 

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经常有突发性事件,如冲动、自伤、自杀发生,护理人员只顾及抢救而未能及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与医疗记录不一致,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就无法说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失。护理记录应真实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由于患者住院时间长短差别大,有些护士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提高病历的表面质量或应付检查而把没有实施的护理计划、没有观察到的护理内容与没有及时评价的治疗,护理效果做了想象性的记录,这样与医师的医疗文书记录就可能产生不一致。 

1. 1. 2 护理操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有些只注意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名称与剂量,而对辅助治疗的催眠药不能严格把关。如有些患者在用奋乃静治疗时因为多了 1 mg 艾司唑仑而造成患者头晕、血压下降,给患者造成恐惧心理而不能配合治疗。精神科病房规定 15 min巡视 1 次病房,有自杀自伤行为的患者必须时刻在护理人员视线之内,如果因为护理人员未尽到监护责任而造成患者自伤、自杀,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1. 1. 3 缺乏工作责任心 

患者出现异常先兆不能及时发现,缺乏警惕性与预见性。有些护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参加工作以来,从未出现过任何医疗差错,凭经验办事,对精神病患者这个特殊群体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事件认识不足。 

1. 1. 4 护理人员少,不能满足工作基本要求 

少数护理人员在人员少、工作量增加时,只忙于具体的技术操作而放松了对重点患者的看护,这给患者造成的不安全影响或隐患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发生医疗差错与事故中重要因素之一[2]。 

1. 1. 5 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偏低,对各种仪器使用方法不熟练或不能正确操作,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高,造成 损伤或延误抢救时机。 

1. 1. 6 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在患者家属法律意识普遍增强的情况下,部分护理人员却没有正视这种现实,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同时,护理人员言语、行为不当或过失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结果。 

1. 2 患者方面因素 精神病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特别是受幻觉、妄想支配,认为有人要害他,感觉极度恐惧,没有安全感。有强迫症或主观失眠的患者,感到十分痛苦而焦虑、坐立不安而发生意外。对精神病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自己有病,学习、事业和经济遭到重大损失,生活上缺乏目标,感觉生活单调,无法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缺乏,认为家里有一个精神病患者是一个包袱,患者住院期间,家属从不探视,或忽冷忽热,容易造成患者心理压抑,产生被遗弃感,而出现意外。社会上仍有歧视精神病患者现象,瞧不起患者,看见精神病患者避而远之,更谈不上关心和关怀,患者患病后时刻有调岗或下岗的危险,患者感觉被社会抛弃,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而采取自杀以解脱自己。 

2 加强精神科护理安全性管理措施 

2. 1 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针对精神病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环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制定了《医院奖罚细则》、《护理安全措施》、《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护理部还根据卫生厅医政处编写的《护理管理与基本技术规范》,规范我院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成立医院二级质量控制网络,由护理部牵头组织全院护士长进行每月全院质量和安全检查的一级网络; 二级网络里由科室护士长及质控护士组成,进行每周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寻找发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2. 2 加强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 

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3]。因此,我们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平时利用各种会议、查房、讲座、培训班、质量分析会进行安全教育。坚持每月一次安全总结会,加强对潜在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对每一起护理缺陷和差错一查到底,明确责任,使当事者和护理人员受到教育,并在护士长例会上通报,并警示大家,使全体护理人员明确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自觉地履行职责。 

2. 3 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 

我院护理部对护理人员专业培训比较重视,尤其精神科护理方面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对新毕业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理论和操作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以后每月进行 1 ~ 2 项护理操作考试,每季度进行“三基”理论考试。每年由护理部和科室制度定学习计划和操作计划,选送护理班骨干参加各类专业学习讲座、学习班、进修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2. 4 加强精神科患者组织管理 

患者的组织管理是精神科病房管理的基础,是顺利开展医疗护理工作的关键。精神病患者由于认识、情感、意向、行为等精神活动过程常有障碍,故其行为可危害自身,又可影响他人,以致无法自理日常生活,若没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工作,就会形成混乱,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精神科病房的患者组织管理以护理人员为主,在患者中挑选病情稳定、作风正派、关心集体、在患者中有威信、有组织能力、热心为病员服务的人员组成休养员委员会,并根据委员的特长爱好和兴趣分工,有计划进行学习、娱乐和劳动。 

3 结语 

精神科护理风险和护理安全管理是一个永恒而艰巨的任务,要想确保患者住院安全和精神科护士的自身安全,在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要充分认识精神科病房潜在的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事故的发生,确保住院患者和护士自身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淳. 实行风险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2 ( 10) : 953. 

[2] 郑红,张红虹 . 脑外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 天津护理杂志,2006,14( 1) : 42. 

[3] 蔡铜山,钟德富,张海林,等 . 推行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 5) : 342-34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