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31】【老小孩谈84】过年说拜年zjkzxd

 我的儒山 2023-01-22 发布于广东

    【23-31】【老小孩谈84】过年说拜年zjkzxd

   过年了,人们早早的就开始了拜年。

  一部手机,收到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拜年的信息,同时也向天南海北的亲朋好友们拜年。

    现在的拜年,从除夕就开始了。手机上一幅幅图片,一帧帧视频,一篇篇文字,一条条语音,一个个电话,一段段短信,一次次语音或视频。到了新年钟声敲响,又是一轮问候。不论是平时联系多一些的,也不论是平时联系少一些的,这个时候,都要联系一下。

    现在的拜年确实太方便了,赶上了这个新时代,赶上了通讯的现代化。

    人老了,什么事都会用现在和过去对比。就说拜年吧。

     从小离开了故乡,对故乡的拜年没有记忆。只是很多年之后回到家乡,看到村里的人们拜年。人们还是采取最早的在电影里或书中看到的那种叩拜的办法。年轻人一进入大门,就高声喊上了,"拜年来啦",接着进入院子。听到有喊拜年的,接受拜年的长辈,赶快整理一下,迎接拜年的人。这时候,拜年的人已经来到了门口。长者往厅堂上一坐,叩拜的人,往前赶紧走上几步。堂前有一个垫子,拜年的人往垫子上一跪,赶紧叩头,嘴里喊着长辈的辈份,说着拜年来啦。长者笑答,拜年人起身。多年不见这样的场景,好像是跨越了时空。这样的拜年,在村里还保持着。

    到了参加工作之后的70年代、80年代时,拜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气象。大家利用节日休息的时间,大家互相串串门,走一走。一个到另外一个家里拜年,或许他就跟上一同去另一家,这样越走越多,有时候七八个十来个人,到了一起串门。凡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的人,都相互知道他人的住所和家中的情况。通过互相走走,互相串门,增加了相互了解,增加了情谊。

      再后来,随着电话的普及,人们开始用电话拜年了。打一个电话也算是拜过年。在单位里举行团拜会,也就是放假之前,大家开一个座谈会。这就减少了互相走动,可以从容的在家休息休息。

     手机普及,就更是方便了。打个电话,有的发个短信,也就是拜年。通讯快速发展,到了智能手机的今天。

     拜年,确实可以随着科技进步而快捷方便,效率也大大提高。但是,它永远替代不了亲情的相聚。特别是家庭成员间的拜年。儿女们春节回家看看父母,看一看祖辈,给他们拜年,这种亲情是发展的任何高科技也不能取代的。

     癸卯年春节

2023.1.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