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习俗的由来。 传说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腊月30这天就出来吃人。为了不被怪兽伤害,到了这天,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前挂上一块肉,怪兽来了吃完肉就会离去了。 第二天也就是初一的一大早,人们各自开门相见,互相道贺没有被怪兽吃掉。后来这种习俗被称为拜年,一直流传至今。 拜年与贺年的区别。 严格的说,拜年与贺年是有区别的: 晚辈向长辈叩岁,称为拜年; 平辈之间互相道贺,称为贺年。 晚辈向长辈叩岁时,需要行跪拜大礼,也就是说要跪地磕头,以谢长辈的养育之恩。自家的长辈磕三个头,别人家的长辈磕一个头。 长辈给晚辈发红包时,晚辈一定要双手接过并表示感谢。有一点要特别注意,接过红包后千万不要当面拆开,这样做非常不礼貌。 拜年的顺序是:初一自家长辈、初二岳家长辈、初三亲戚家长辈。 平辈之间贺年,主要是围绕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事业发展、学习进步、万事顺意等,当面或通过微信相互祝福道贺。 想起了王安石的一首诗《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的意思是: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算是贺年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