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立人生之平衡术之“顺和逆”【42】

 新用户97560OBk 2023-01-23 发布于江西

人和家顺百事兴,富贵平安福满堂。

此联寄予了国人无限美好之期许,上下联蕴含了“以和为贵”的理念。

“处境”,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还须直面的现实问题。就人性而言,好顺恶逆;生命的智者,无分别心。“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古人此言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命生存之真谛。毋庸置疑,人生是顺境和逆境的有机统一,逆境往往占据了多数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荆棘丛生,变幻莫测;有时鲜花铺地,前程似锦。“不经打击老天真,未曾清贫难成人”。孔子周游列国之困,韩信的胯下之辱,司马迁的宫刑之耻……或许才是生命真实的写照。

顺境和逆境,谁更有利成长?可谓千古之难题。顺逆观以为,顺境不代表没有挫折,逆境亦不代表就是挫折。逆境给人提供的是个别品质的培养,而顺境是全面发展的过程。“天才的出现,更需要合适的土壤”,这是鲁迅先生之断言。

对于有些人来说合适的土壤是顺境,他们可以在顺境中,充分利用资源努力的往上爬,去更高的地方,看更美的风景;但逆境也不是一定不利于人们的成长,人类的历史正是从类人猿克服逆境进化为人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正是在逆境中不断崛起的。

《五灯会元》中有如此一则公案。唐代高僧惟俨禅师(别号药山)曾指着山上枯荣二树,问弟子,“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答曰,“荣的好。” 云岩答道,“枯的好。” 此时正好有个小沙弥过来,答曰,“枯者从他枯,荣者从他荣。”

万物枯荣,自有规律。鲜花不会因为人们的喜爱而永远开放,四季不会因为人们的好恶而变化缺失。既然无法左右,枯荣自任它去。在此等心态之引导下,“不执不滞,任运自然”,或是最好之生活态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语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因外物美好而喜悦,也不因失意落魄而悲伤,无论失败或成功,皆能保持坦然淡定的心态。

“身处顺境,不以物喜;身处逆境,不以己悲”,东坡居士把儒家之入世思想、道家之旷观精神及佛家的无我情怀完美的结合,自始至终恪守自己之操守,成就了一坦坦荡荡大丈夫。

生命的智者,顺境不喜,逆境不悲,念起不住,无我无执,无论何境,皆生欢喜,自在自如,尽人事,听天命。

“未经世故之人,习于顺境,往往苛以待人;饱经世故之人,深谙逆境,反而宽以处世”。这或许就是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