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的异姓王——一等忠勇公配享太庙傅恒的开挂人生

 青城历史聊斋 2023-01-23 发布于内蒙古

  乾隆十九年(1754年)困扰了清朝康雍乾三代帝王的蒙古准噶尔部爆发内乱和瘟疫,乾隆皇帝打算趁机攻打准噶尔部,于是召集王公重臣开会商议攻打准噶尔部的可行性。

 由于准噶尔部过于强悍,再加上背后还有沙俄支持,乾隆的爷爷康熙皇帝曾三次御驾亲征准噶尔部,都没能彻底平定,乾隆的老爹雍正更是在准噶尔部手上吃了大亏,在和通泊之战中八旗军几乎全军覆没,可以说是清朝在19世纪前最惨的败仗。

 由于和通泊之战的惨败,也导致了清朝统治层对准噶尔部的畏惧,因此当乾隆召集大臣们开会商议攻打准噶尔部时,几乎所有朝廷重臣都反对攻打准噶尔部,认为老天注定准噶尔部所建立的准噶尔汗国要与大清共存。

当所有朝臣都反对攻打准噶尔汗国时,只有一个人站出来主张支持乾隆对准噶尔汗国用兵,这个人就是乾隆的小舅子、保和殿大学士富察·傅恒。

 后来傅恒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帮助乾隆平定了困扰了康雍乾三代帝王的准噶尔汗国,消除了清朝的西北边患,使得新疆重归中国版图,堪称一代民族英雄。

傅恒全名为富察·傅恒,出身于满洲贵族沙济富察氏,他的亲姐姐正是乾隆的嫡妻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富察家族历来都是满洲贵族,傅恒和富察皇后的曾祖父哈什屯在清太宗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官至议政大臣、一等男爵了,因此富察家族从哈什屯这一辈起就已经逐渐成为清朝的政治豪门。

傅恒的祖父是康熙初期的户部尚书米思翰,在康熙撤藩时,米思翰也是少数极力赞成康熙撤藩的大臣,后来三藩之乱爆发,米思翰更是劳心劳力帮助康熙筹备平叛军饷,最终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在米思翰去世后,傅恒的伯父马齐凭借父荫步入政坛为官,马齐为官清廉,办事公正且不畏权贵,因此很快受到康熙的赏识,康熙曾把马齐与于成龙并立为清官廉吏典范,称二人为大清廉吏。

因此马齐很快平步青云,成为康熙器重和信任的大臣,后来马齐在康熙朝更是官至大学士,马齐在康熙朝的崛起,也带动了整个富察家族的兴盛。傅恒和富察皇后的老爹李荣保就是在父亲米思翰和哥哥马齐的庇荫之下一路官至察哈尔总管。

康熙临终时召马齐和九门提督隆科多入内接受临终顾命,马齐和隆科多坚决执行康熙遗诏,宣布雍正继位,见证了雍正登基,并为雍正顺利继位保驾护航,因此雍正继位之后对马齐和整个富察家族都极为倚重。

马齐被雍正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后来雍正为了笼络富察家族,特意与富察家族联姻为儿子乾隆聘娶了马齐的亲侄女富察氏为妻,也就是后来的富察皇后。

傅恒和富察皇后的父亲李荣保去世得较早,而李荣保却留下了算傅恒在内共计十一名子女,因此马齐作为李荣保的哥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抚养侄子傅恒等人的责任,所以傅恒和姐姐富察皇后自幼是被伯父马齐抚育长大。

傅恒的父亲李荣保去世时他才1岁多点,虽然后来一直被伯父马齐抚育,但是马齐在傅恒17岁时也去世了,所以傅恒长大之后只能依靠姐姐富察皇后和姐夫乾隆皇帝了。

别看乾隆这一生后宫妃嫔很多,但是他一生挚爱还得是傅恒的姐姐富察皇后,而傅恒是全家最小的弟弟,因此姐姐富察皇后对他十分疼爱怜悯,而出于对妻子富察皇后的喜爱,所以乾隆也爱屋及乌的十分疼爱和关照小舅子傅恒。

乾隆五年(1740年)年满18岁的傅恒被乾隆任命为正六品蓝翎侍卫,这个蓝翎侍卫算是宫廷侍卫中级别最低的侍卫,不过傅恒在这个位置并没有干太久,很快他就晋升为正三品的一等侍卫,不过一等侍卫没干多久傅恒又被晋升为正二品的内务府总管。

在清朝大内侍卫虽然级别不低,但是工作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凸显不出一个人的能力,只是因为经常在皇帝身边便于升迁而已,可是内务府总管大臣就不同,内务府是负责管理宫廷事务和皇帝私人账户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理财能力,傅恒也正是在内务府总管大臣的职务上做得很不错,让姐夫乾隆十分满意,才继续又得到了提拔和器重。

乾隆发现小舅子傅恒是个可造就之才,于是又调任傅恒为户部侍郎,傅恒依旧没有辜负乾隆的期望,展现出了个人能力,因此 乾隆十二年(1747年)傅恒升任户部尚书兼议政大臣,仅七年时间傅恒就连升九级,从正六品的蓝翎侍卫晋升至从一品的尚书。

傅恒的晋升速度在清朝官场可谓火箭般的速度,其中当然与他的姐姐富察皇后有比较大的关系,因为乾隆对富察皇后的喜爱,所以傅恒才得到乾隆的关照和提拔,但是傅恒能升到如此高位,也和他的能力有很大关系,毕竟乾隆不是昏君,他也是量才而用,傅恒本身能力足够出众,加上他姐姐富察皇后的关系,因此才会被乾隆如此快速提拔,否则仅靠单纯的裙带关系,那傅恒上面还有八个哥哥,怎么不见他们也都获得乾隆重用。

因此傅恒可以说是靠裙带关系获得上位机会,可他能获得乾隆器重和信任则完全是依靠自身的能力。

在傅恒晋升为户部尚书这一年清朝爆发了四川大小金川土司叛乱的事情,乾隆先是派川陕总督 张广泗平叛,但是军事进展缓慢,于是乾隆又派大学士讷亲前去支援,不过张广泗和讷亲在前线指挥打了一年多,始终没能平定大小金川,乾隆是又耗费兵力又耗费钱财,让他十分头疼。

到了乾隆十三年(1748年)大小金川之战已经打了一年多了, 张广泗和讷亲还是没能取得决定性胜利,而且这一年傅恒的姐姐、乾隆的一生挚爱富察皇后还去世了,乾隆在这一年十分悲痛,平定大小金川无果,劳民伤财,自己的挚爱还去世了,而且民间当时已经有传言大清将要亡于乾隆之手中了,这些事让乾隆十分抑郁。

不得已之下乾隆启用了雍正时期的名将前任川陕总督岳钟琪赴前线探查平定大小金川的战况,岳钟琪到了之后立刻就查明 张广泗身边有叛军卧底,导致张广泗屡次用兵无果,加上张广泗与讷亲不和,讷亲还十分怯战,所以使得清朝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于是乾隆震怒,将 张广泗处斩,并赐死了讷亲,但是张广泗和讷亲都死了,前线也不放心全都交给老将岳钟琪,因此乾隆开始犯愁让谁去前线统率军队。

傅恒看出来姐夫乾隆的为难,于是他主动请缨上阵,乾隆一看傅恒主动请缨上阵十分高兴,当即加封他为保和殿大学士兼川陕总督率军赴四川平叛。

在前线万分吃紧之时,傅恒毛遂自荐,乾隆为给其打气,先是任命其为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署理川陕总督,然后又授保和殿大学士。

同时从陕甘、云南、湖北、湖南、 四川及京师、东北增派精兵,出征人数达六万余人,还从京师运去很有威力的冲天炮、九节炮、威远炮等。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傅恒一路披星戴月,日行二百里,甚至三百余里,经过一个多月终于抵达前线。

金川地区位于高原,气候恶劣,地形复杂,当地藏民勇武好斗,建立高十余米的碉堡百余座,可居高临下对敌人施以猛烈炮火打击。

傅恒经过仔细衡量,确立舍战碉而捣贼巢的作战方案,以规模优势围攻,断其粮草,让叛军自我消耗。

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在被围困了两年后,终因弹尽粮绝,兵疲马困,不得不出城投降。傅恒于1749年二月胜利班师,被封一等忠勇公。

其实傅恒这一次主动请缨上阵也是为了富察家族的前途所考虑,毕竟这一年三月份富察皇后已经去世,傅恒担心随着姐姐的去世家族的权势地位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傅恒决定建立军功来巩固家族的权势地位。

当傅恒抵达战场之后,他立刻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他与之前刚愎自用的讷亲不同,他善于虚心听取其他人的意见,因此他与老将岳钟琪完美贴合,岳钟琪是康熙、雍正时期的名将,早在康熙时期就已经出任四川提督,他对川陕地区的地理形势了如指掌,因此岳钟琪因地制宜,制定出了合理的战略部署,傅恒则在其基础上进行调整修改,二人配合十分默契。

于是 张广泗和讷亲用了一年多没能平定的大小金川叛乱,在傅恒和岳钟琪的配合下仅用了一个多月就被平定,乾隆十四年(1749年)正月,傅恒和岳钟琪率军平定了大小金川叛乱,乾隆得知消息后一扫之前的抑郁阴霾,甚至喜极而泣,这也是乾隆在此前人生最低谷的一年得到的最高兴的消息。

傅恒凯旋回京,乾隆亲自率文武百官以及皇子出迎,要知道乾隆在平定大小金川叛乱无果时背负了太大的压力,当时民间认为一个小小的金川地区平叛都迟迟没有结果,可见清朝气数将尽,大清即将亡于乾隆之手,民间的这些了流言蜚语给乾隆增添了很大的压力,而现在傅恒仅用了一个多月就平定了叛乱,他不仅是立下了大功,还为乾隆挣足了帝王颜面,所以乾隆在得知傅恒仅用一个多月就平叛的消息后会喜极而泣。

凭借平定大小金川叛乱之功,傅恒获得了一等忠勇公爵位,还被赐戴宝石顶戴和赐穿四团龙补服,乾隆还特意为傅恒家族建立宗庙,并亲自在 东安门外帮傅恒挑选了府邸,傅恒当时的待遇已经是清朝外姓大臣之中最高待遇和荣誉了。

傅恒的第二大战功也给他带来了更加破格的荣誉和待遇,这第二大战功就是平定准噶尔汗国。

蒙古准噶尔部属于卫拉特蒙古的一大部落,而卫拉特蒙古其实就是明朝时期的蒙古瓦剌部,当年在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瓦剌部太师也先所抓,也先就是准噶尔部首领家族的祖先。康熙时期准噶尔部在首领绰罗斯·噶尔丹的带领下崛起,噶尔丹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企图入侵清朝,被康熙三次御驾亲征所败,最终噶尔丹败亡。

但是噶尔丹败亡后,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继承了他的位置,并没有消停下来,在康熙晚年策妄阿拉布坦再次挑衅清朝,并攻入了西藏拉萨,杀害了清政府扶持的拉藏汗,康熙当时由于年事已高,于是派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平定策妄阿拉布坦。

后来策妄阿拉布坦一直到雍正继位初期才被打得老实了下去,但是后来策妄阿拉布坦的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后再度犯边,雍正派黑龙江将军傅尔丹和川陕总督岳钟琪去平定噶尔丹策零,结果和通泊之战傅尔丹所率八旗精锐被打的全军覆没,随后岳钟琪所率的绿营汉军也再度战败,因此傅尔丹和岳钟琪被盛怒之下的雍正罢官囚禁起来,直到乾隆继位后才被释放。

虽然雍正最终再度打败了噶尔丹策零,但是准噶尔汗国始终还是清朝的边患。直到乾隆十年(1745年)噶尔丹策零病逝,准噶尔汗国陷入长期的内乱之中,再之后又赶上爆发瘟疫,于是乾隆才决定对准噶尔用兵。

也正是在乾隆开会时其他大臣都不建议对准噶尔用兵,唯独傅恒力排众议,支持乾隆对准噶尔用兵,因此乾隆任命傅恒为军机大臣,委派他全力负责谋划对准噶尔用兵事宜。

傅恒谋划好之后向乾隆作了报告,乾隆认为战略部署可行,于是批准傅恒率军出征准噶尔,半年之后也就是乾隆二十年 (1755年),傅恒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攻克了准噶尔汗国都城伊犁,生擒末代大汗达瓦齐,并在午门向乾隆献俘。

傅恒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平定了困扰康雍乾三代帝王的准噶尔汗国,让乾隆万分高兴,傅恒也因此被乾隆誉为福将。

傅恒从伊犁凯旋回京之后,乾隆欣喜万分,乾隆又想到当初所有人都不支持自己对准噶尔用兵,唯独傅恒力排众议,现在又顺利平定了准噶尔汗国,傅恒居功至伟,因此乾隆就在想该如何赏赐傅恒。

先是平定大小金川之乱,傅恒就已经获得了外姓大臣最高的荣誉和待遇,现在他又平定了康熙和雍正两代人都没有搞定的准噶尔汗国,这已经几乎到了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地步。

于是乾隆有了想册封傅恒为宗室皇亲才能获得的贝子爵位,但是清朝自开国以来从没有外姓大臣能获得皇室宗亲才能获封的爵位,乾隆就没敢为傅恒破例,但是他特意赐傅恒双一等忠勇公爵位,也就是说傅恒一个人可以享受两个公爵的待遇。

其实这等双公爵待遇对于外姓大臣来说就已经是格外破例了,傅恒为人十分谦逊,他没有接受乾隆的双公爵赏赐,而是声泪涕下的恳请乾隆不要再封赏自己,最终才使得乾隆作罢。但是乾隆为了表彰傅恒的功绩,特意命人将傅恒的画像定为紫光阁功臣画像之首。

傅恒的第三次战功就是帮助乾隆打赢了清朝对缅甸的战争,公元1765年,大清西南边患再起,缅甸贡榜王朝凭强大军力,迅速征服中缅边境上的诸多土司,多次侵扰边陲云南,甚至打到普洱,清缅战争爆发,乾隆为此先后委任了刘藻、杨应琚、明瑞三人为云贵总督负责征讨缅甸。

但是三任云贵总督先后都战败了,刘藻和杨应琚被乾隆坐罪赐死,第三任云贵总督明瑞则是在作战时不敌,被缅甸军队包围,明瑞不肯被俘受辱在战场上自尽了。

新任云贵总督鄂宁干脆直接上疏乾隆,认为清军征缅“实无胜算可操”,不宜继续对缅动武。

自认为雄才大略的乾隆怎么会屈从于一个小国,本来被缅甸打得丢盔弃甲够郁闷了,鄂宁还继续泼冷水,乾隆一怒之下将鄂宁降职为福建巡抚。

明瑞是傅恒的亲侄子,他是傅恒的四哥傅文之子,傅恒既悲愤于侄子明瑞战败身亡,又为国家担忧,于是傅恒再次向乾隆请缨上阵,乾隆对于傅恒的能力十分认可,因此十分高兴傅恒能主动请缨,于是加授傅恒为云贵总督率军赴云南讨伐缅甸。

就这样,傅恒在三位云贵总督相继身败名裂,新任云贵总督翻身落马的情形下,执掌帅印,于1769年正式出征西南。

在抵达前线后,傅恒立刻着手探明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 水陆并进、出其不意的战略,直接奇袭缅甸首都阿瓦(现今缅甸德达乌县境内),并将这个战略上报乾隆请示,乾隆批准了这个战略,命令傅恒速战速决,直接占领缅甸首都。

清军在傅恒的率领下对阵缅甸军队三战三捷,打得缅甸军队仓惶败退,傅恒率领清军一直追击到缅甸境内,由于缅甸境内陆理环境比较复杂,缅甸军队开始依靠复杂的地理环境拖延清军的进程。

后来傅恒所率军队被缅甸军队拖延在了缅甸老官屯 (现今缅甸钦邦地区八莫市)一带,老官屯当地瘴气十分严重厉害,清军中不少主要将领如傅恒的副手阿里衮都患瘴气传染病去世,而傅恒本人最终也受瘴气感染得了重病,腹泻一天比一天厉害,这对清军打击很大。

乾隆在得知前线主要将领都感染瘴气传染病身亡连傅恒也被感染了瘴气后十分震惊,乾隆这回算是明白缅甸确实不太好打了,傅恒奇袭缅甸首都的战略很好,但是当地恶劣的气候条件是预料不到的,乾隆担心再打下去傅恒恐怕都不一定能活着回来,正好缅甸也和清朝耗不起了,于是主动向清朝请降议和,乾隆正好就此宣布清缅战争结束,命傅恒率军班师回朝。

傅恒不仅战功卓著,在文政方面还很有建树,傅恒曾经主持制定了乾隆朝吏部选用人才的规则, 还组织编撰了《周易述义》、《西域图志》、《春秋直解》等著作书籍,可以说傅恒是文武双全的杰出人才。

乾隆号称十全武功,而其中有三大武功全都是傅恒做出的贡献,可以说傅恒对乾隆朝贡献非常巨大。

1770年二月,傅恒回朝,不过他的病情却进一步恶化,五个月后就病逝了,享年仅四十八岁。

悲痛之余的乾隆亲登其府在灵前祭酒,并要求按宗室镇国公规格办理葬礼,赐谥号“文忠”。1796年赠郡王衔,并配享太庙。

对于小舅子傅恒,乾隆可是真的从心眼里喜爱和器重,也许最初乾隆是爱屋及乌,怀着对嫡妻富察皇后的爱才恩宠小舅子傅恒,但是当傅恒展现出自己的才能之后,乾隆已经不仅仅是因为富察皇后的原因,而是更加喜爱傅恒这个卓越的人才了,所以在傅恒去世多年之后,乾隆每逢他的忌日还经常写诗怀念他,为他写了不少悼念的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