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紫苑的功效及禁忌

 jym2 2023-01-23 发布于江西
紫苑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治疗咳嗽,肺痿,咳吐黄痰,小便不利,痰多喘咳等辨证的治疗。

医生这么说: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U4y1Q79v/

(无法加视频,感兴趣的可打开以上视频查看)

1. 功效与作用:化痰止咳、抗肿瘤

  紫菀是一味中药,具有以下几种功效和作用:

  第一种,具有温肺止咳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由于风寒造成的咳嗽和气喘;

  第二种,具有润燥的功效,用来治疗干咳、头痛、咽干鼻燥;

  第三种,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的生长;

  第四种,具有止血的功效;

  第五种,具有润燥通便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习惯性便秘。

2. 适宜人群:肺虚劳嗽者

3. 禁忌人群:实热者

4. 不宜同食:天雄、瞿麦、雷丸

紫菀性温,天雄性热、瞿麦性寒、雷丸性寒,如果紫菀与以上药物一起使用,会影响紫菀以及其他药效的发挥。

5. 食用方法:煎汤,紫宛及其他药物遵医嘱配伍后加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20分钟后去渣饮汁。

图片

【药理知识】

【中药名】紫苑 ziyuan

【别名】紫菀、青菀、辫紫苑、软紫苑、返魂草根。

【英文名】Tatarian Aster Root。

【来源】菊科植物紫苑Aster tataricus L.f.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米。根茎短,密生多数细根,根皮紫红色。茎直立,上部疏生短毛。基生叶丛生,长椭圆形,长20~50厘米,宽6~12厘米,基部渐狭呈翼状柄,边缘具锯齿,两面疏生糙毛,叶柄长,花期枯萎;茎生叶互生,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8~35厘米,宽5~10厘米,渐上无柄。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有长梗,密被短毛;总苞片球形,总苞片3层,边缘紫红色;舌状花蓝紫色,筒状花黄色。瘦果扁平,一侧弯凸,一侧平直,有短毛,冠毛灰白色或带红色,较瘦果长3~4倍。花期7~8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草地、河边。河北、安徽等地有大量栽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除去有节的根茎(习称“母根”)和泥沙,编成辫状晒干,或直接晒干。

【药材性状】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顶端有茎、叶的残基,质稍硬。根茎簇生多数细根,长3~15厘米,直径0.1~0.3厘米,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质较柔韧。气微香,味甜、微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肺经。

【功效与作用】润肺下气、消痰止咳。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临床应用】用量5~9克,水煎服;润肺宜蜜炙用。用治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试验证实,有祛痰镇咳作用,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皆有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亦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抗病毒、抗癌、溶血及利尿等作用。

【化学成分】含紫苑酮、槲皮素、无羁萜、表无羁萜和挥发油。挥发油中含毛叶醇、毛叶醇乙酯、茴香醚、烃、脂肪酸、芳香酸等,并分得琥珀酸。另含紫菀氯环五肽、芦丁、紫菀苷A、紫菀苷B、紫菀苷C,表无羁萜醇、毛叶醇等成分。

图片

【使用禁忌】有实热者慎服。

【配伍药方】仅供参考

①治久嗽不瘥:紫苑(去芦头)、款冬花各30克,百部15克。三物捣罗为散。每服9克,生姜三片,乌梅一个,同煎汤调下,食后、欲卧各一服。(《本草图经》)

②治小儿咳嗽,声不出者:紫苑末、杏仁泥等分。入蜜同研。丸芡实大。每服一丸,五味子汤下。(《全幼心鉴》)

③治吐血,咯血,嗽血:紫苑、茜根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炼如樱桃子大。含化一丸,不以时。(《鸡峰普济方》紫菀丸)

④治小便不利:紫菀、车前子(布包)各12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⑤治习惯性便秘:紫菀、苦杏仁、当归、肉苁蓉各9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图片

炮制方法

【古代炮制方法】南朝宋有蜜浸火焙用(《雷公》)。唐代有炙制(《外台》)。宋代有焙制(《指迷》)、微炒(《局方》)。明代有蜜水炒制(《必读》);去芦头,醋炒(《医学》);童便洗,姜汁制(《仁术》);酒洗(《回春》)等炮制方法。清代新增蒸用(《从新》),饭上蒸一次再炒(《增广》)。

【现代炮制方法】

1、紫菀:取原药材,除去残茎及杂质,洗净,稍润,切厚片或段,干燥。

2、蜜紫菀: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紫菀片或段,拌匀,闷透,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棕褐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紫草每100kg用炼蜜25kg。

【饮片性状】紫菀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小段,表面灰自色,中部有黄白色的筋脉,周边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质柔韧;气微香,味甜,微苦。蜜紫菀形如紫菀片段,表面棕褐色或紫棕色,味甜。

【质量标准】紫菀水分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1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8.0%。水浸出物不得少于45.0%,含紫菀酮不得少于0.10%。

【炮制目的】紫菀味辛、苦,性温。归肺经。具润肺下气,消痰止咳作用。

生紫菀擅于散寒降气祛痰,多用于风寒咳喘,痰饮咳喘,新久咳嗽。蜜紫菀的润肺祛痰作用增强,多用于肺虚久咳,痨瘵咳嗽,痰中带血或肺燥干咳。

图片

复方制剂

如意定喘片

宣肺定喘,止咳化痰,益气养阴。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久咳气喘、体弱痰多;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见上述证候者。

二母安嗽丸

清肺化痰,止嗽定喘。用于虚劳久嗽,咳嗽痰喘,骨蒸潮热,音哑声重,口燥舌干,痰涎壅盛。

橘红颗粒

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止咳橘红丸

清肺,止咳,化痰。盱痰热阻肺|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急支糖浆

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现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