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状元才子的《春思》,技法娴熟,颈联乃传世名句,读起来荡气回肠

 思明居士 2023-01-23 发布于河北

转眼间就到了年终岁尾,随着严寒的又一次侵袭,不仅是风刀霜剑,而且还有凄风冷雨,令人感到天凝地闭、寒气刺骨。不过几场雨雪过后,也就离春暖花开的季节不远了。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大自然的美景让人心花怒放。可是对某些人来说,却又感觉悲喜交加。

如果可以与情侣结伴而游,彼此间卿卿我我、开开心心,必然感觉极其快乐。若是心中充满离情别绪,纵然花好月圆,却无一点观赏兴致。下面分享状元才子的《春思》,技法娴熟,颈联乃传世名句,读起来荡气回肠。

文章图片1

《春思》

唐代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文章图片2

皇甫冉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自幼聪慧好学,40岁时状元及第,其才华深受宰相张九龄的赞赏。皇甫冉擅长诗歌创作,其作品多写羁旅感触,思乡心情,风格清新,文采不凡。

这首闺怨诗构思新颖,格调高昂,描写了一位女子在新春时思念夫君的愁闷之情,委婉地传达出人们厌恶烽火不断的生活,更对未来寄予了美好期望。

文章图片3

作者在首联就点出季节特征,并表达出女主思亲的心情,“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新春佳节、万家喜庆,黄莺欢鸣、飞燕高歌,诗人仅用短短7个字,就营造了一派欢乐祥和的氛围。

可是在那遥远的边塞,戍边的战士们虽然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却根本没有机会回家探亲。“路几千”,夸张地描述了亲人之间山水远隔的画面。马邑曾是秦朝的城池,也是唐代时的战略要塞;龙堆,代指沙漠。诗人采用对比手法,一边是浓郁的节日气氛,另一边却是枕戈待旦的战争场面,令人颇感震撼。

文章图片4

接下来的两句刻画了闺妇思念夫君的心情,“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女主家住京城,周边曾是汉代的皇家花园。而夫君却驻守在遥远的边陲,她日思夜想,白天时经常以泪洗面,晚上独对一轮明月,心情更加惆怅和孤寂。

作者在出句有意描绘了一幅繁华与宁静的画面,对句则采用了明月的意象,抒发了一份渴望团聚的情思。诗人虽然并未提及戍边士兵的感受,读者却能想象出他们心中必然是客心凄然、愁肠寸断。

文章图片5

颈联乃是千古名句,抒写了女主与夫君别后的离恨和思念,“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她在锦缎上织入回文诗句,传达出一份思念和怨恨;绣楼上的花枝正成对地绽放,似乎在取笑女主只能独自在偌大的方床上入睡。

一个“”字,表达了女主对大唐帝国穷兵黩武的不满,也抱怨自己无法与家人团聚的怨愤。一个“”字,采用拟人手法,含蓄地刻画了女主形单影只、倍感孤独的苦闷心情。作者巧妙地将悲怨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技法娴熟,又充满真情,读起来却感觉荡气回肠。

最后两句表达出一种渴望和平的心愿,“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作者采用设问的形式,发出内心最深沉的呼喊,他希望三军统帅可以勒石而还,那些戍边将士也能够早日还乡。

结尾并未继续抒发闺妇的悲戚之意,而是从大局出发,将整首诗的意境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全文技法娴熟,意象鲜明,作者通过对一位闺妇独居身世的描述,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对战争的厌倦,也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