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毛泽东的智慧:人民公社隐藏的不为人知的密码

 昵称21405352 2023-01-23 发布于湖南
图片

策马九州行,游人久未归。

春风重又绿,轻步把门推。

——《春风》

今天是植树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我希望在这里,播下一颗种子,树人树木,一同成长。

我们前面说到,1958年,对于毛同志个人,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对于我国发展,在历史长河中,也具有特殊的意义。甚至,以更大的视野,站在马克思主义社会演变的发展路径中,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意义。无论是人民公社,还是大跃进,都是对过去秩序的升级,或者对现实秩序的改造,这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后来的发展历程。

这两者的发起与推进,本身蕴含着极为强烈的辩证关系:从理想走向现实,从理论变为实践,两极之间释放出巨大的势能,足以冲击着当时基础薄弱的社会结构。成功与失败,激进与倒退,理性与狂热等,任何一对两极的关系,都能开启那段血与痛胶着的岁月印记。无论如何,它毕竟发生了。无论如何,它被纠错了。然而,它又几经反复,未能从一而终,终究被扫入历史烟尘中。

如今斗转星移,我们再度回望,有必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回到那纠错的源头,一种思想层面的肃清与返正。尤其是结合今天海内外的现状,再对比昨昔,会发现,那些几乎被遗弃在历史沙尘中的明珠,依旧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为透彻掌握其中的奥秘,我们必须从毛泽东思想开始变化的源头入手:在改造完成社会主义所有制之后,继续进入社会秩序的改造。具体表现在人民公社与“大跃进”。可这两者到底为何物?为何毛同志要坚定不移走这两条道路,他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评判其历史作用?

非如此反思,不能把1958年前的毛同志与1958年后的毛同志连贯起来。换言之,假若我们跳过这一环节,没能从思想制高点上,透彻理解毛同志的深层用意,将无法把他战争时期的英明与伟大,和建设时期的不断“犯错”联系起来。也就无法真正把握他的思想智慧,甚至质疑这一套思想体系的适用性和真理性。

那些流于表面的人会以为,最后二十年的毛同志已经不复当年,甚至用晚年的“过错”抹杀他此前的全部功劳。但是只要我们深入历史,深入毛同志的内心深处,这是有失公允的,不符合事实的。

我们此前讲过,要了解毛同志,必须将他及他的时代,放置在万物关联的政治环境下去考量要从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根本利益这一出发点去考虑。撇开这两个基点,都有失偏颇,不得要义。在这些基本前提下,我们今天再深入探讨毛同志的纠错系统。

这还得先从他“错误”的原点说起。1958年,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发起大跃进。三是建立人民公社。这三者是一脉相承的,第一件是立纲,后两件是具体手段其中大跃进强调了生产的规模和速度,人民公社强调了社会的组织和秩序

先不讨论是否合理,光从这三个维度,我们便读出毛同志建设思想的核心:如同搭起了一座房子让社会整体稳健、跃进,富有秩序,形成机联动,共同迈向共产主义。注意,在毛同志的信仰里,共产主义才是终极目的。社会主义也只是一种过渡。

这是共产主义的超前实现。可如此前卫,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或者领会。鉴于这些共同的先前认知缺失全国人民一旦受到“急切”的情绪催化,就很容易走向极端,盲目、浮夸,甚至造假、欺瞒,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忽略客观规律和实际条件,加上经验不足,缺乏成功的参照物,错误不可避免。

是年二月,“大跃进”在全国发起,下半年问题开始暴露。比如“以钢为纲”的极端化生产,给重工业(追逐数量,忽略质量)、轻工业(减少生活日用品)和农业(全部被调拨)造成严重的伤害。这给人民的生活带来重大损伤,一面吃不饱用不了,另一面工业产品浪费严重。这让毛同志再度失眠,主动意识到“过左”的严重性。

11月,他连续召开两次重要会议,一是月初的郑州会议,主要讨论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关系的问题。二是月底于武昌召开的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他主动开启了思想上的纠错。如今看,倘若纠错能顺利持续下去,已具雏形的“人民公社”秩序,以及“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将不断完善。相当于在建好的房子里,继续做好整改的工作,假以时日,一座先进的社会主义大厦,定然伫立于前。

然而,造化弄人。次年庐山会议让此次纠错发生了长达三年的偏向。正若毛同志几年后在1963年谈及:郑州会议的召开,是为了反“左”。凡是贯彻郑州会议精神比较彻底的省,工作就比较实一些。从3月到6月(1959年7月庐山会议以前)只反了4个月的“左”,如果继续反下去,那就好了。谁知道彭在中间插一手,我们就反右了。右是应该反的,但是接着在群众中反右,这就坏了。带来了高估产、高征购、高分配。结果反出了一个浮夸风。庐山会议反右这股风把我们原来的反“左”割断了。这个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01

商品生产及社会主义

先说郑州会议。在这里,毛同志谈了“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他说,“人民公社必须生产适宜于交换(交易)的社会主义商品,以便逐步提高每个人的工资。在生活资料方面,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商业,利用价值法则,做经济核算的工具,以利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生产资料是商品又不是商品。”

进入共产主义要有步骤,向两方面扩大: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的生产,扩大调拨与分配;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提高人民的工资与生活。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

“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不能孤立地看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从古就有,商朝的'商’字,就是指当时已有商品生产。要懂得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之作用的重要性。不要怕商品生产会引导到资本主义,因为已无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商品流通的必要性是共产主义者要考虑的。必须在产品充分发展之后,才可能使商品流通趋于消失。只有当国家有权分配一切产品的社会,才可能使商品经济成为不必要而消失。只要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极其必要、极其有用的。”最后,他还特地强调“我们搞革命战争用了22年,曾经耐心地等民主革命的胜利。搞社会主义没有耐心怎么行?

从上述观点可知,毛同志开始放慢步伐,决心耐着性子建设,并注重商品经济的作用,改变原来过于急切,过于强调“统一调拨与分配”的方式。经过一番摸索,他对商品生产的作用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掌握得相当精准即便放六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十分适用。我们不禁设想,假若当时人们能跟上他这一反省与觉悟,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如今该是怎样一种发达的社会主义盛况。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表面在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无不流露毛同志对共产主义的向往与实现指向。他时时以共产主义者要求自己。这不难理解,一旦时机成熟,他必定要建立人民公社,即共产主义秩序的决心。

02

人民公社与共产主义秩序

再说八届三中全会。在这里,毛同志完整地谈论“关于人民公社的构想”。他将人民公社当作一种新的社会组织,是建立在农村的大规模、工农商学兵相结合、政社合一的社会基本单位。概言之,各个人民公社自成一体,对内实现循环,对外实现交流,共同构成社会大秩序。

它具有多重功能:一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统一安排和调度,以便发挥更大效用,促进生产大发展。二是农工商学兵各项事业,在公社的统一领导下,密切结合与迅速发展,在农村兴建成千上万的小工厂,实现农业机械化,公社工业化三是创办大量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等集体福利事业四是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在农业巨大丰产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人人得到最重要也最可靠的社会保障。

他还畅想,城市中的人民公社,也将以适合城市特点的形式,改造旧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即,建立工农商学兵结合、政社合一的社会组织,使人民公社成为城市中生产、交换、分配和人民生活福利的统一组织者在毛同志的设想里,人民公社将覆盖农村和城市成为整个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兼容社会组织和行政管理功能。

他进一步谈及,人民公社还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它为我国人民指出了农村逐步工业化的道路集体所有制逐步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即按劳付酬)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即各取所需);逐步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劳力和脑力劳动差别,以至消失;国家对内职能逐步缩小,以至消失。

这实质体现了毛同志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他心目中大同社会的构建。在这里,人人安居乐业,生产、生活、贸易、学习等,实现内外大循环。没有剥削战乱,只有和平富裕。他毕生的志愿可见一斑。换言之,人民公社,就是毛泽东视角下共产主义秩序的雏形。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探入此处,透彻理解毛同志的人民公社。他始终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够见证共产主义实现的时刻。至少,莫让通往共产主义之路被“修正”或者被破坏。理解这一点,才能理解他晚年一些看似难以理喻的行为表现。这也是我们未来继续沿着时间线,探索毛同志思想的又一个基点。

在他那最后二十年,

我们将在读一名共产主义者的理想,

及其落地与现实的强烈撞击。

播下一颗思想种子

让它随意发展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