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那亚成为现象级地产项目的原因!对话阿那亚品牌联合创始人马寅

 天堂的咖啡屋 2023-01-23 发布于海南
文章图片1

马寅 马寅,阿那亚品牌联合创始人

domus设计中心: 提到阿那亚,了解建筑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孤独图书馆,是2.5km海岸线上(及园区内部)一系列由中国新锐建筑师打造的小尺度公共建筑。您作为阿那亚整个项目的核心领袖,是如何规划这些公共建筑的功能和分布的?设计这些项目的建筑师又是如何选择,如何分配的?

马寅: 阿那亚是时代升级的产物。大家都知道,以往开发商的运营逻辑是“盖房子和卖房子”,所谓的产品升级更多是指如何在物质层面做加法。

但在2013年社会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到达了天花板阶段,反而会向内探寻,对情感、精神层面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因此,阿那亚更多从情感和精神层面找到客户需求,并进行项目转型。

先从情感需求说起。在过去100年中,我们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从以血缘为纽带的传统社会,到以单位为核心的集体社会,再到目前各自独立的原子社会。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我们各自传统稳固的社会关系逐步解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每个人都感觉越来越自由,约束越来越少,但同时也感到越来越焦虑。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这个时代有一个词叫“熟悉的陌生人”,远亲近邻,街里街坊这样的词已经从城市生活中消失了,在阿那亚,我们希望能够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找到小时候的那种邻里美好,开展有认同、有归属感的公共生活,情感性空间就是为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而设计。

除情感性空间,阿那亚还有海边礼堂、图书馆、沙滩美术馆等精神建筑,人们可以在其中举办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我们用一条海边的慢跑道将这些精神空间串联在一起,所有这一切都希望提供给人们独处的空间,满足精神层面的需要。

阿那亚的精神建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诗意的建筑”启发,即当一个建筑的功能性需求远远小于精神需求时,这个建筑就叫诗意的建筑。

卒姆托有一本建筑作品集,其中一个案例是在德国乡间小道设计的田园教堂(Bruder Klaus),它的形态如同雕塑,从单纯使用功能角度讲,这个小教堂似乎是“无用”的建筑,但这个建筑却能给人一种超越功能之上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共鸣。所以,结合诗意的建筑我们不难理解:诗意的建筑是“无用”的建筑,“无用”的建筑却是可以满足精神需求的建筑。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我是学中文出身,喜欢读书,一直想要有一处可以面朝大海的阅读空间,所以第一个精神建筑功能拟定为图书馆。当时我接触的建筑师大多是传统的房地产建筑师和为政府做公共项目的建筑师,就图书馆的精神体验和精神共鸣方面,和他们很难达成共识。后来机缘巧合下,通过朋友引荐认识了董功,见面之后感觉理念很合拍,于是把图书馆设计的主导权交给了他,海边图书馆就这样落成了。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通过董功,我们又逐渐与李虎、张利、张珂、徐甜甜、华黎、郭锡恩等许多优秀设计师合作,完成了美术馆、礼堂、营地、观鸟屋、海边音乐厅、海边剧场等多个建筑。这些建筑的规划更多是在社区发展过程中,迎合居民日常需求而逐渐生成的,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很多规划是根本无法凭借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推测出来的,而需要在时间和真实生活的基础上不断发现,动态调整。至于建筑与设计师的对位,很大程度要听从缘分的安排,大家通过思维的碰撞共同确定建筑功能和空间分配。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domus设计中心: 接触之前,建筑的功能是没有确定的?

马寅: 建筑的形式和功能在早期都是留白的,没有预设。比如美术馆,是李虎自己提出希望设计一个独特的美术馆,我认同了他想象中的形态。在沟通中,我说起海边礼堂没能圆满的构想,并希望在美术馆中实现。

我理想中的礼堂不是坐落于海边,而应该是位于海中央的,想进入其中的人必须乘船而往。在一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晃晃悠悠的环境中聆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我想可能在那个瞬间人会拥抱到自己的灵魂。虽然在礼堂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但很快阿那亚将呈现一个独特的美术馆,位于大海中央,每次能只展出一幅作品,潮起时通向它的道路消弭不见,潮落时可以自由前往。

再比如观鸟屋,我在参观张轲工作室时,发现一个特殊形态的模型,之后决定在阿那亚打造这样一个空间场所。海边剧场则是与建筑师华黎一次很随性的谈话中碰撞出的创意。

domus设计中心: 沿海建筑之间是独立存在还是彼此间有互动、对话?

马寅: 这些都是阿那亚单独存在的精神建筑,它们都遵循了阿那亚的精神理念,但是建筑之间彼此独立,没有互动。

domus设计中心:点式排布的方式似乎不符合中国美学?它们与自然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马寅: 我一直认为海是外来文化,是开放的、对外的,是欢乐之道,所以会在北戴河阿那亚做一个礼堂。而山是中国的,内敛的,对内的,是安静之道,所以在阿那亚金山岭项目中,我请柳亦春设计了一处上院,这个空间颠覆了现代仿古建筑的模式,有着独特的意蕴,相信建成之后会引发业内外的讨论。

对于阿那亚来说,大海是一切建筑的底色,所有建筑都会与大海相呼应。比如我刚刚提及的海中央美术馆,与它相对的,在岸上的另一部分是沙丘艺术馆。这个建筑的做法是先把沙子挖开,在沙滩上完成整个建筑的结构,之后再用海边的沙土把建筑覆盖起来,恢复沙丘原貌,随后重新在沙丘上培植低矮的原生植被。建成后,除了天窗、洞口以及看海平台,建筑会悄然“消失”,如同藏于沙丘之下的神秘洞穴。

这个建筑的创意来源于李虎,他说很多开发商会习惯于把海岸线推平,留出沙滩来确保其后住宅的观海体验。如果没有沙丘艺术馆,我也很可能会这么做,但现在只要沙丘艺术馆在,这片沙丘就永远不会消失,永远不会被人为“推平”。

这片沙丘的存在虽然让后面四层以下的房屋无法直接看海,对产品价值造成一些损失,但我非常认同这种建筑理念,这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大海的尊重,对原生景观最大的珍惜,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体验。

如今这片沙丘在人与海之间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并产生了一种微妙意境:凭栏观海变为隔丘相望,要到达海边,也要走过一点路程。这短短的沙丘之隔,代表了人与海之间最恰当的尺度,最默契的心理距离。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domus设计中心: 您刚刚所讲的都是海边的精神性建筑,那么,青少年营地和儿童餐厅这类体量相对较大、距离海洋相对较远的建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马寅: 大体量的建筑是生活层面的内容,是高品质日常的体验。阿那亚一直强调要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关系的形成需要阿那亚提供交往空间来承载。公共空间服务于人与人的亲密交流,为人们提供新奇体验,更提供一种高层次的审美。在阿那亚,大量的建筑之美可以提升整个社区的美学意识,培育儿童的美学感受,最终成为一个充满高级审美意趣的空间,这正是阿那亚努力实现的目标。

从生活层面讲,阿那亚为业主提供一种高品质日常生活,就需要创造很多类似于Y餐厅、儿童餐厅、菜市场、电影院、自行车比萨店这样的生活功能空间,这些场所不同于精神场所,需要另一种类型的建筑师来设计。

比如俞挺设计了儿童餐厅,张利设计营地,台湾室内设计师来设计一些有趣的室内空间。因为Y餐厅距离图书馆和礼堂很近,为了几组建筑之间的和谐对话,也邀请董功来设计,Y餐厅中的家具配饰,由青年设计师周宸宸营造,进一步提升空间的体验感。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domus设计中心: 说完情感需求维度,我们再来谈谈最基本的居住维度。阿那亚提供哪些居住产品,配套了哪些类型的产品来满足各种使用需求呢?户型的是如何分配的?建筑面积如何把控?

马寅: 居住空间主要强调室内舒适度,满足人们对度假生活的需求,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居住空间毕竟不同于精神建筑,更加注重功能性和体验感,客户的体验和感受才是居住产品的核心内容。如果一个房子缺少了保温、空调这些基本功能,只是单纯强调设计感,作为居住产品来讲是完全行不通的。这是实用功能与精神之间的平衡,居住要保证最基本的功能、采光等生活要素,要为社会大众所接受,要回归人的本能需求,建筑形式只需要适度引导。

关于阿那亚的户型和面积,阿那亚有一种价值观叫做“有品质的简朴,有节制的丰盛”,从产品角度讲,就是既要考虑总价以控制面积,又要从生活角度出发,考虑产品功能以避免空间浪费,所以别墅产品面积基本控制在130m²左右。

阿那亚对于别墅有不同的理解,传统意义上认为楼梯、院子、地下室、露台等才是别墅,像北京大多别墅都是地上三层、地下两层,这样老人、孩子、主人各占一层空间,这样的户型规划人为割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日常缺乏交流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亲情逐渐被弱化。

但我发现,北京的四合院却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很舒适,其平面呈U字型,这样的空间创造了很多会面的机会,强制一家人去交流。

一家人一起度假,为什么还要在各自的空间里分开独处?所以阿那亚将院子与房子融为一体,强调设计一层的别墅,这代表对于家庭和生活的回归主张。这样的空间可以为家人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人们在这里重建亲密关系,这其中既包括陌生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更包括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阿那亚正是从空间出发,强制相遇,创造交往。

阿那亚的公寓户型设置为两居室,其中客厅和餐厅的层高达到4.8m,局部设有小夹层,卧室层高达4.2m或3.8m左右,将空间向高处拉升,提供一种看海之外的全新生活感受。在面朝大海的空间,挑高的尺度营造了开阔的视野,身体可以彻底放松,心情也会随之愉悦。大家都知道,以前地产商擅长于“偷面积”,于是房间内形成了各种小面积空间,但这些面积是毫无意义的。阿那亚完全不同于此,更加强调空间的整体性、开阔与宽敞,这便让阿那亚的生活与都市生活有了本质的区别。

以人为本,回归空间的功能与体验,这是阿那亚设计居住产品的逻辑,这与精神建筑的关注点完全不同。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domus设计中心: 我们再说到商业的层面。阿那亚的各业态是如何分配的?招商方面如何把控?是否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业主的自发性商业行为与普通招商行为是否有不同之处?

马寅: 阿那亚的招商一直是由我亲自负责的,现已入驻阿那亚的商家包括:耀扬的藏红花餐厅、隐泉的日本餐厅、失物招领家具店、“栋梁”服装买手店等等⋯⋯这些商家与阿那亚的理念、审美、价值观相符。

阿那亚也会引入一些高品质日常所需的空间,比如胡大龙虾、三里屯的小公鸡拌面、tian品店、杨家火锅⋯⋯所有的这些商业空间都是租赁而非出售的形式来供商家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把控业态和品质。我一直坚持要对入驻商家有处置权,商家有错我有权指出,如果判定商家确实不适合在阿那亚运营,三个月内就必须搬离。

阿那亚也会有针对商家的优惠政策,比如阿那亚可以帮商家提供设计、装修的一条龙服务,可以给商家保底⋯⋯阿那亚与各商家彼此之间都充满信任和信心。

有时商家从当地招聘的员工,会因为培训、经验等客观原因发生一些不大理想的问题,租赁而非出售的合作模式,让我有权利要求商家马上纠正相关行为。

阿那亚有一个社群理念叫“所有人为所有人服务”,所以我会优先考虑阿那亚业主运营阿那亚社区的配套商业,有些店主是在开办商业后成为阿那亚的业主,也有人反之,我粗略统计过,目前总计约有50%的商家负责人是阿那亚的业主,比如刚刚提到的这些店,他们的经营者都是阿那亚的业主。

在业态分布方面,餐饮类的比重占得最大,大约达到70%。目前阿那亚有三家业主食堂,有二、三十家特色餐厅,到明年预计还会再开二、三十家特色餐厅。其余的还有一些家具店、服装店、咖啡店、超市、儿童音乐学校等业态,这些都是生活日常所需。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domus设计中心:之前有幸参与阿那亚建筑论坛,当时是秋天,天气较冷,人流量变得少了些。阿那亚是如何应对季节变化的?

马寅: 先说说前两年,特色餐厅会在11月闭店,次年4月春暖花开时重新开店,阿那亚会根据人群流量,在冬季维持一两家食堂的运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现在,阿那亚的冬季到访率也很高,再过两三年,我相信冬季开店的可能性非常大。当然像Y餐厅由于其特殊的建筑立面设计,冬季无法继续运营。

domus设计中心: 这样季节性的调整非常符合“度假”的需求。但阿那亚讲“始于度假,终于社区”,度假与社区两种状态之间是否会彼此干扰?如何定义用于度假的社区?

马寅: 阿那亚一直强调是一个乌托邦的社区,一个理想社区,一个让人们感受美好、释放美好、建立美好关系的社区,“社区”也正是阿那亚的长期吸引力。不管是访客还是游客,都会因体验乌托邦的居民生活方式而来到阿那亚,参与阿那亚的艺术生活,展开想要的所有生活。其实在阿那亚的初期阶段,我们是把它当做一个旅游度假目的地来做,这也是正常的,在国外很多小镇,都有当地人在那里生活,游客和住户间也不会有过多干扰。

阿那亚的社区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于“社区”的定义,我认为不能过于狭义化。阿那亚不是城市里的那种封闭小区,而是一群对的人、一群志趣相投的人生活在一起的空间。我们在社区中共同开展美好生活,共同制定社区的规则、制度,共同参与社区中各项事宜;我们愿意在这里交友,愿意与这里所有的人互动;这里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有我们的节日。

正是因为阿那亚的“社区”,因为社区创造了所有人为所有人服务的价值、人人平等的价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吸引着更多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选择阿那亚。在阿那亚这个社区里,每个人的社会身份不再会被问及,大家会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产生交往。

阿那亚会组织一些线下活动,其中更多的是出于共同喜好,邻居们自发成立的兴趣小组。比如在去年阿那亚组织了1 500余场活动,其中有2/3是业主自发组织的。我们目前大概有100个社群,其中7个大业主群是共同商讨社区事务的地方,其他还有话剧群、跑步群、马术群、民艺群、摄影群、芭蕾群、诗社群、风筝冲浪群⋯⋯各种各样的兴趣群。进入线上社群,大家相识之后便会组织聚会、交流。阿那亚的美好生活就是这样从线上到线下,逐步展开的。

过去,我们总强调虚拟空间的重要性。的确,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微信带给大家的便利,我们更容易在线上结成群,但我认为,虚拟空间的群与现实空间的群相比,无论是紧密程度,还是深入程度,都是不能相提并论。一万次线上沟通也比不上一次线下相聚。我始终相信,人与人深层次的交流与交往,只有在线下才能获得,这也是信任感产生的基础。

domus设计中心: 这样看来,活动的自发性非常强。但从您刚刚谈论商业的时候,又看得出您对阿那亚的运作很有把控欲。

马寅: 商业关系着社区的高品质日常,关乎最基本的生活满意度,所以商业需要把控。活动是生活的内容,是每个人对生活最真挚的表达,所以活动内容可以发散,无论发散还是把控,目的都是基于对阿那亚美好生活的营造。

domus设计中心:内容可以非常发散,但也需要与阿那亚形象匹配。您如何管理这些内容?哪些活动适合发生在阿那亚,哪些不适合?

马寅: 我们鼓励大家在线下见面沟通,但也有一些违背高品质日常调性的活动,是不允许在阿那亚园区里组织的,比如广场舞。不过后来,我提议可以在室内空间组织,阿那亚有一处大宴会厅,在没有其他活动时可以免费向社区广场舞爱好者开放,但为了社区整体形象,还是不允许在室外组织。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domus设计中心: 我们说回社区。其实现在,很多人都在提“社区”或者“社群”,阿那亚的线上社群的规模如何?现在很多社群,尤其是线上社群活力很差,如何让社群活起来?

马寅: 阿那亚线上近百个社群,每个社群都接近500满额人数,这些社群具有非常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大家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投入到社群生活中,每天线上会有几千条互动。在阿那亚,社群是大家展开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

要保持社群的活力,维持美好氛围最为重要。因为人身上是存有多样性的,在一个善的环境中,每个人会争着释放善意和美好;而在一个恶的环境里,人人都会暴露出人性最丑恶的一面。阿那亚一直强调对精神内涵的引导和维护,让真诚和美好深入人心,用阿那亚的价值观来维持社群的整体氛围。

其次还要有完善的制度。社群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动态生命体,在演进的过程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比如当原有的业主公约无法覆盖当下日常生活中的全部事宜时,我们会组织所有邻居讨论,并将结论列入新的公约。所以,我的任务是不断发现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然后组织大家讨论,得出结论来形成制度。完善的制度方能推进阿那亚社群走向美好。

第三要让人有参与感,人人都是群主的社群才是好社群。我曾看过一本美国纪实文学《100个美国人的美国梦》,该书记述了许多普通美国人为自己梦想而奋斗的故事。每一个人的梦想或许卑微,但他们组合起来构成了丰富而自由的美国梦。也正是每一个人的参与和投入,才有了美国梦的实现。

社群活力的保持也同样如此。在阿那亚的社群中,每个人的发声都会得到回应,任何建议、意见、投诉都有人去处理,每个人都是社群中真正的主人。因为参与,每个人都与社群息息相关,因为参与,让社群变得更加美好。

从社群建立之初,阿那亚就向业主承诺,任何投诉在10分钟之内都会得到回复,在半小时之内给出解决方案,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都可以在阿那亚的社群中讨论。比如在阿那亚的社群中,几百名邻居曾讨论过“装修工人否可以到业主食堂吃饭”的话题,社群中就像辩论赛一样分成正反两派,大家纷纷陈述观点:“业主不在家,没有人给工人做饭,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干活,这样不人道”;“想给他们改善伙食,让他们感受一下业主食堂的温情不可以吗?”;另一方业主认为,“国外蓝领工人都会在工作后,换上干净服装再参与公共生活。” “如果强调平等,业主家的装修工人可以进食堂吃饭,那阿那亚工地的所有建筑工人是不是也可以进业主食堂吃饭?”等等。

这场讨论最终并没有一方压倒另一方而告终,可以说是没有讨论结果,只是经过商议通过了“在阿那亚,衣冠不整者不能进入食堂及社区公共场所”的管理规定。

但是这场讨论最重要的收获就是邻居们的同理心、包容度以及自我约束的提升。每位业主都会更理解他人,赞同工人可以进入食堂的业主会在装修期间自己从食堂把饭打好,以不影响其他邻居就餐;而不赞同的业主,偶尔在食堂遇到装修工人,也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许是邻居家里有特殊情况,而不是尖锐地反对。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社群里的公共生活对于每一位业主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遇到争论是难免的,但是评判标准不是谁占了上风,而是能否促进阿那亚的成长。阿那亚社群是由所有业主共同缔造的,如果每一次碰撞能弥补我们管理的漏洞,为大家制定共同的行为准则,这样的讨论就是有价值的。

很多人对民主和自由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认为自由是为所欲为,所以当下这个时代会出现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真正的民主、真正的自由一定是站在大局的眼光,在不侵犯别人权利、尊重他人为基准的前提下,来分配自己的位置和权利。

阿那亚社群发展到今天,五年间社群里也发生过不太愉快的事情。如果有不和谐的音符出现,共同的价值观和亲密关系总会将这些不和谐化解。阿那亚的社群是靠所有人来管理的,而非靠我一个人、靠开发商团队来运作。参与了阿那亚的社区生活,人们开始认识到公共生活与个体之间的重要关系,变得更加理性、和谐,并通过社群得到了个人的成长。

domus设计中心: 作为媒体,我们想从传播的角度与您来谈谈。很多地产开发会喜欢借助IP来实现传播,譬如名山大川或名人轶事。但是阿那亚的传播是以品牌本身来完成的,阿那亚就是一个IP。那么在推广过程中,怎样让人来认知阿那亚呢?

马寅:阿那亚像一个复古的手工活,在慢慢打造的过程中,并没有刻意让别人知道。公众号一条让“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走红是一个意外,我甚至认为能成为网红的建筑都是意外,或者说刻意做网红的建筑大多不可持续,网红能维系多久?一个月?三个月?但图书馆建成至今已经三年了,它的生命力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所以,我不认为它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网红建筑”,它就是一个精神空间。

海边图书馆从建成到现在,除了作为日常的阅读空间外,还举办了千余次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大提琴重奏、北岛诗会、杂志大片、新品发布会等,业主的各项活动都可以在这个空间中展开。其实这也是意外,董功在图书馆设计了看台式空间,恰好让它适合小型的节目和演出;屋顶的天然弧度,恰好提供了很好的音响效果,崔健的音响师曾在里面调音,说这里比专业录音棚的音效还要好,这是设计时未曾想象到的。

几年前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为“free space”,董功受邀参展,我认为很大原因是他将单一的图书馆空间转变成为一个万能空间,让它能够汇集周围的人,让空间承载更多生活可能。建筑越是被使用,越有意义和价值。图书馆每天都有新的内容产生,如今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三年前作为一处位于海边、供人拍照的“网红建筑”的影响力。

起初,我和董功都不用孤独来定义图书馆,因为这里不孤独,这里有快乐的阿那亚社群和不一样的生命状态。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关于“孤独”的解读,“孤独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而是自然最古老的真相,是万物最原始的本来面目”(出自陈果《好的孤独》),让我开始接受“孤独”这个定语,也理解了“孤独”贴合图书馆的意义。

当初与董功讨论图书馆时,他给我看了怀斯(Andrew Wyeth,美国画家)的画来寻找灵感,其中一幅画的是一位残疾的女孩往前走,胳膊伸向远方(《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另一幅是鱼屋中窗帘被吹拂的状态(《杰瑞视野》)。董功当时说,希望图书馆是从海边生长出的,如同岩石一般。这种解读才与图书馆“孤独”的定语相通,它是大自然最古老的真相,是万物最原始的本来面目。我想如果下次再有人问我,为什么叫“孤独图书馆”,我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解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