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0399

 毕天增 2023-01-23 发布于黑龙江

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  五十岁

    【存诗】

陈三立本年存诗三十四题,五十二首,均见于《散原精舍诗》卷上。

    【行踪】

本年居金陵。

年初,清廷两宫乘火车抵京郊马家堡车站回宫,“清末新政”也陆续地展开。

正月、二月间,陈三立颇与朋辈游饮。

二月下旬,往西山崝庐扫墓。

三月归金陵,此后五、六、七、八月,多有与来南京之友人相与游宴。

九月,刘坤一卒,张之洞接署。

十月,读《海藏楼诗》,晤郑孝胥、张謇等。

十一月,至西山扫墓。

十二月返金陵。

0399-2

日本故相菅原道真建祠大阪,曰天满宫,

有神松枯而复活,今东历三月,值其邦人举千年之祀,

而老儒藤泽南岳乃为徵咏,因赋二首

龙蛇偃蹇与摩挲,咫尺风雷奈汝河1)留得榑桑初日升,高枝倒影海如螺2)

【笺注】

菅原道真,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公卿,学者。长于汉诗,被日本人尊为学问之神,其神号有:天满大自在天神、日本太政威德天及北野天满宫天神。1903年,正值菅原道真的千年逝世祭祀,他在大阪的神祠天满宫,有棵松树枯而复活,成了神兆。为了这千年祭祀和此奇迹,日人藤泽南岳向陈三立徵诗,于是陈三立写了此两首诗。

藤泽南岳(1842-1920),在日办书院,主张以儒学教化人心,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与中国学人如张謇等多有来往。著有《七香斋诗钞》。

陈三立的两首诗都是围绕松树枯而复活来写的。第一首诗写风雷也奈何不了松树。

1)“龙蛇”二句:抚摸着犹如龙蛇一样盘曲的松树,近在咫尺的风雷击打,怎能奈何得了你啊!

偃蹇”,宛转盘曲。元范子安《竹叶舟》第四摺:“俺那里有苍松偃蹇蛟龙卧,有青山高耸烟岚泼。”

咫尺风雷”,风雷近在咫尺。清宋荦《和艺圃杂咏十二首·垂云峰》:“青天揖丈人,咫尺风雷走。”

”,此指“神松”。

2)“留得”二句:留存下来,扶桑树上的太阳升起,高高的松树枝倒影在海上,像海中的青山。

榑桑”,即“扶桑”,传说中的神木。《文选·严忌<哀时命>》:“衣摄叶以储与兮,左袪挂于榑桑。”王逸注:“榑,一作扶。”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拂其树杪而升,因谓为日出处。《楚辞·九歌·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王逸注:“日出,下浴于汤谷,上拂其扶桑,爰始而登,照曜四方。”后亦代称日本。《梁书·诸夷传·扶桑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海如螺”,此语颇难解,暂解作“如海中青山”。“螺”,可借指青山,形容深碧色的山石蟠旋似螺髻。宋韩琦《北塘春雨》诗:“晴来西北凭栏望,拂黛遥峰濯万螺。”

呼牛应马更谁同,一笑三山吾欲东1)。寥廓千年蜕蝉处,童童祠树换春风2)

【笺注】

    第二首写了对异国的奇异的神祗崇拜感到惊奇,最终还是归结到了松树的复活。

1)“呼牛”二句:更有谁和菅原道真一样,任人呼牛应马?海上的三山,令人含笑,我真想到东游一番。

呼牛应马”,即“呼牛应牛,呼马应马”,比喻别人骂也好,赞也好,不计较。语出《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明徐复祚《宵光记·尉弟》:“时不偶,且躬操敝帚,任他人呼牛作马,只低头。”此似指天满宫所供奉的菅原道真,既被称为天神来崇拜,又被认为是日本的十分可怕的“四大冤魂”之一,此即是指任凭人“呼牛应马”。

三山”,“三岛”, 指日本。清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诗:“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2)“寥廓”二句:千年的久远啊,那解脱成仙的地方,祠庙光秃秃的松树,变作了春风里复苏!

寥廓”,广阔遥远。《楚辞·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洪兴祖补注引颜师古曰:“寥廓,广远也。”

蜕蝉”,蝉脱壳,比喻解脱成仙。唐韩愈《谢自然诗》:“入门无所见,冠屦同蜕蝉,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

童童”,光秃貌。汉苏武《答李陵》诗:“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