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中,忙碌了一年的大家,终于可以放下手头工作,享受轻松愉快的假期生活了!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好日子,但是同时也意味着,比平时更频繁的聚会吃喝,人来人往、推杯换盏之间,总有一些朋友因为,过于沉溺在过节的喜悦中,而选择性忽视了隐藏的健康危机,尤其是下面这六类高发疾病: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胆道疾病和长期酗酒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高甘油三酯血症也可能诱发胰腺炎。 春节期间暴饮暴食、酗酒或高脂饮食易刺激胰液过度分泌,其中的胰酶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后容易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主要症状:大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有急性发作的剧烈上腹痛(常于饱餐和饮酒后发作),似刀割样。疼痛可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并向背部放射。有些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症状。 应对措施:由于急性胰腺炎发病急,病情凶险,严重者会造成死亡,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必须及时到医院急诊就诊。 春节期间过量饮酒、刺激性饮食、不规律饮食容易导致胃黏膜糜烂和黏膜出血,轻则引起呕吐、反酸,重者出现急性胃黏膜损伤,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特别是对于本身就有消化类疾病(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静脉曲张、重度或糜烂性胃炎等)的患者,春节期间胡吃海喝、暴饮暴食,则更容易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主要症状:呕血(呕吐血液或咖啡渣样物质)和/或黑便(黑色柏油便)。 应对措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往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当发现有上述症状时,应及时送医抢救治疗。 病因:春节期间很多人的生活规律被彻底打乱,饮食也变得没有规律,过量饮食生冷、粗糙等刺激性食物容易引起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此外还可能因过节囤积大量食物而误食过期、霉变食品,都有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 主要症状:急性腹泻,大便多为水样或蛋花样,伴或不伴发热、恶心、呕吐或腹痛。 应对措施:急性胃肠炎往往发病较急。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卧床休息,适当地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主要根据病情症状进行止泻、调节肠道菌群等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黄连素、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 对于可能出现轻度脱水的患者,可以至药店购买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服用,但病情严重者也可导致重度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症状。 一旦患者出现高热、频繁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病因:痛风是一种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过量摄入动物肝脏、海鲜、肉汤等高嘌呤食物,饮用大量汽水、果汁及啤酒等是痛风发作最常见的诱因。同时,春节期间着凉、过度劳累、熬夜、情绪波动等多种因素都可能诱发。 主要症状:痛风一般多在夜间发生,往往发病急,疼痛剧烈,发作部位(如大脚趾关节、足背、足更、踝关节、膝关节等)出现严重的红、肿、热、痛,可使人从睡梦中惊醒。 应对措施: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建议患者减少活动、卧床休息,可采用局部冰敷以降低患处温度,缓解红肿和疼痛。 同时,严格限制患者酒精及高嘌呤饮食的摄入,豆类制品要适量,鼓励多吃新鲜蔬菜。 痛风人群也可以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家中常备非甾体类药物、秋水仙碱等药物,发作时服用缓解症状,或是及时到医院就诊。 病因:春节期间避免不了乘车出行,坐着打瞌睡最容易伤颈椎了。也有人假期选择蜗居家中彻夜打牌、搓麻将、无限制地上网、刷手机,这些行为极易伴随不良姿势的出现,如葛优躺、低头族等都会造成颈部肌肉僵硬,颈部肌肉承受的重量也会成倍增加,容易诱发颈椎病。 主要症状: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多样。主要有颈背疼痛、头晕头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严重者下肢乏力、行走困难、恶心呕吐,甚至有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症状。 应对措施: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及时纠正不良习惯与姿势。 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和营养神经类药物(如维生素B12、谷维素、甲钴胺等)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效果,但都治标不治本。 颈椎病患者个体差异大,有些患者甚至需要手术治疗,因此出现相关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病因:春节期间正值冬春交际,由于天气依旧寒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缩,甚至冠状动脉痉挛,进而影响心脏供血,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同时,春节期间进食油腻、饮酒过量、休息不充分、情绪激动等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 主要症状: 1、血压升高:头痛、头晕伴有心悸等症状。 2、心绞痛:闷痛、压榨性疼痛或胸骨后、咽喉部紧缩感,疼痛历时较短。 3、急性心肌梗死: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合并烦躁不安、大汗、恶心甚至晕厥。 应对措施: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拨打120求救。高血压患者发病时,应及时测量血压,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卧床休息。 心脏病患者发病时,让患者在安静通风的环境平躺,并让患者服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 最后,我们提醒大家。在走亲访友、欢度春节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