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雕山水构图点景(三)舟船(附《芥子园画谱》舟船)

 yesleng 2023-01-24 发布于山东

​      “点景”是山水画中点缀的景物,是山水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作品都少不苹果作为景色点缀的点景。点景通常指山水画中的人物、建筑、舟船与鸟兽等,属点缀性质,不是画中主角。但是点景在画中占位置虽小,却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增添了画面生气,是山水画“天人合一”的重要构成,有了点景,山水画便有了人文、有了生机、有了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点景是山水画作的灵魂所在。

      本文从玉雕作品“点景”赏析、点景要领的角度,分“人物”、“建筑”、“舟船”、“鸟兽”、“器具”五个部分进行玉雕山水点景介绍,并附有清人王安节《芥子园画谱》(清光绪1888年,鸿文书局刻本)的相关点景画谱。

                        (三)

                ~点景·舟船~

      凭舟而渡,是古代人主要的交通方式。所以,“泛舟”无论是诗词还是中国山水画,都是常见的题材,更是玉雕山水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庞然《渔舟唱晚》墨玉牌

      ↑沈周 《秋江闲钓》

     ↑很明显,庞然《渔舟唱晚》墨玉牌灵感来自沈周的《秋江闲钓》。

     “明四家”之一沈周,长守江南,江平水阔之中,峦山奇石之畔,泛舟而歌,颇懂神仙缥缈之意。此墨玉牌之上,庞然正是取沈周画意,远山极远,以寥寥几笔,约略勾勒,似仙踪难觅。又模拟皴笔、点墨,浅雕江渚石滩,平江之上,立起迂回。再以极细腻详实之浅浮雕技法,刻划眼前奇石、苍株,虚实远近,透视重重。而就在以为意尽之时,一叶扁舟,于玉牌左下方阴刻而来,极约略,又极细微。舟中坐一老翁,似昂首远望,以长木叩舷为声,以作歌节。谁言仙踪难觅?我自乘兴而来。背面行草阴刻一律:清泚浸白石,苍株踈且长。扁舟南浦来,失道烟茫茫。浩歌待明月,按节自鸣榔。笔意连贯,疏落明朗,与画面相呼应,风格独到。

      渔舟唱晚是当代玉雕师们比较喜欢的题材,它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原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渔舟唱晚”简单的四个字便描绘出一幅渔船归家的美好画卷-落日的余晖映照江面,水天一色,波光潋滟,远山隐隐,渔舟归航,歌声阵阵,时远时近,霞光渐逝,暮色四合,渔家的一天终于落下了帷幕。这看似寻常的场景被海派玉雕大师林国华生动演绎,创作出充满个人艺术风格的玉雕作品《渔舟唱晚》。

↑林国华 和田玉籽料《渔舟唱晚》把件3.9×5.5×2.3cm 72g

↑林国华 《渔舟唱晚》局部

↑林国华 《渔舟唱晚》背面

     小桥、流水、人家,百舸穿梭、帆影点点,不仅积淀成富有浓郁水乡特色的风俗民情,更形成了深厚的船文化底蕴,被历代的文人墨客所抒写。

      这块料子色彩上下分布,上部色绿,下部色白,绿色部分多石纹,故设计为山林人家,以山、石、树、房屋等元素复杂的线条来避石纹;下部虽然没色,但肉质干净,设计为一湖春水,以渔夫泛舟打鱼点缀,根据构造的景象取名《泛舟山水》。
     “有山有水”是山水玉雕非常重要的构成,从人文的角度来说,山中房屋建筑与水中舟船都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会有缺乏生机之嫌。

点景舟船要领

①画帆船要注意风的方向。船上人的动态,近岸树木及小草被风吹动的方向,都要与船帆飘动一致,不得相背。

②船在水面上行驶,要有聚散。如两三只船,可两只靠近、一只稍远。停泊船只,也要有聚散,但不要停放得杂乱无序。

③远处行驶的帆船,因看得模糊,一般不雕船身,只雕刻帆的一半即可。       

      点景位置的选择,应视画面的内容和整体构图来定。可设在最突出明显的位置,也可设置在空白或幽暗的地方。点景的表现方法可以多样化,但要与画面气氛、基调、风格相协调,以少、简、精为原则。

附:《芥子园画谱》点景舟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