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料】北约首次认知战会议文件

 昵称64987316 2023-01-24 发布于北京
首届北约认知战科学会议2021年6月21日在法国波尔多举行,2022年3月22日发布了北约的这份认知战文件:《认知战:认知优势的未来》

图片

【目录】
第 1 章 认知战-法国人的贡献
第 2 章 认知战概念的提出
2.1 几个定义
2.2 认知战无处不
2.3 理论
2.4 基本原则
2.5 行动级别
2.6 防御姿态
2.7 走向人类领域
2.8 行动方法
2.9 用移动网络能力为未来做准备
2.10 结论
2.11 参考文献
第 3 章 认知域:第六个行动域
3.1 第六个域的概念
3.2 四个关键问题
3.2.1 北约的 '行动域 '到底是什么意思?
3.2.2 人类域能否满足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选择的所有6个标准?
3.2.3 什么是对“认知域”的错误?
3.2.4  如果坚持现有的五个域,会有什么风险?
3.2.5 人的独特性
3.2.6 现在,怎么办?
3.3 参考文献
第 4 章 什么是认知?以及如何使其成为战争的方式之一
4.1 认知的定义
4.2 大脑与数字技术
4.3 有限的能力和注意力
4.4 认知冲突与幻觉
4.5 层次性与认知优势
4.6 认知人格与定型观念
4.7 因果归因与操纵
4.8 偏差与广义误差
4.9 对认知错误的利用
4.10 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危机
4.11 认知贫困的局限性
4.12 指挥与控制认知目标
4.13 结论
4.14 参考文献
第 5 章 人类和智能机器之间的信任以及诱发的认知偏差
5.1 危机管理中的人机协作
5.2 基于不同认知过程的合作
5.3 可解释性问题
5.4 对不确定性的评估
5.5 缺乏透明度
5.6 人类/智能机器关系的核心是信任
5.7 人类与自主性组合中的认知偏差
5.8 结论
5.9 参考文献
第 6 章 人类网络认知系统的技术成熟度
6.1 网络发展的趋势
6.2 机构决策过程
6.3 从TRL到HRL或 '人类准备程度 '
6.4 行为观察记录工具箱 
6.5 认知网络和作为网络科学的认知战
6.5 利文沃斯堡
6.6 网络模拟的发展
6.7 结论
6.8 参考文献
第 7 章 超越世界的叙事:一篇简短的演讲
7.1 形势
7.2 威胁
7.3 对策研究
7.4 综述
7.5 参考文献
第 8 章 中国和认知战,为什么西方会输?
8.1 中国战略文化
8.2 西方的弱点
8.3 结论
8.4 参考文献
第 9 章 网络心理学
9.1 机器与人类
9.2 网络心理学与“因果问题”
9.3 网络技术的影响
9.4 心理技术因果关系
9.5 综合系统
9.6 结论
9.7 参考文献
第 10 章 态势感知共享:认知脆弱性的一个环节
10.1 态势感知
10.2 认知同步
10.3 实时评估的应用前景
10.4 态势感知的共享,认知战中团队的弱点
10.5 结论
10.6 参考文献
第 11 章 认知战:复杂性与简单
11.1 导言
11.2 当前
11.3 背景
11.4 未来
11.5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信息技术领域发生了惊人的演变,事实上是一场革命。

在更大的范围内,明天的世界将以一些重大的趋势为特征,这些趋势将确定国家之间的互动方式以及他们管理未来冲突的方式。

由于影响力的战争将持续存在,大国和国家联盟将不得不寻找不同的战场,'用其他手段的混合来继续战争'。使用所谓的 '混合 '行动将变得更加经常,如果不是永久性的,完全模糊了和平时期和危机时期之间的界限。

在这个新兴的世界里,信息战和认知战,也就是这次科学会议的主题,很可能成为永久性的行动模式,自给自足,以长期达到预期的最终状态:破坏政治领导人、军事指挥官、全体工作人员、人口或联盟的稳定。

认知战争是迄今为止人类精神操纵的最先进形式,允许对个人或集体行为施加影响,目的是获得战术或战略优势。在这个行动领域,人脑成为战场。追求的目标不仅是影响目标的想法而且是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并最终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认知战必然与接触目标大脑的其他行动模式和领域有关,如网络战和信息战。作为一个概念,认知战还包括另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关键领域:认知神经科学通过促进对大脑认知机制的理解,即大脑处理不同类别信息的方式,神经科学将允许优化使用其他形式的战争,特别是信息战。

利用人性的缺陷来更好地瞄准个人的思想,并不是一个新的想法。影响和欺骗的手法一直是战争艺术的一部分。孙子在他的时代已经强调了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如果说罗马帝国首先依靠的是其军队的力量,那么它的长盛不衰则归功于其坚持不懈地将自己的文化以及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强加于人的意愿。今天,信息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我们所处的超连接性,使信息的数字化成为可能,使操纵个人或针对一群人的可能性成倍增加。最近以通过社会工程诈骗为目的的心理操纵过程的爆炸性增长清楚地表明,对人类行为的了解和影响人类行为的能力现在是一个新战略问题的核心。这场观念之争影响到社会的所有部门,特别是安全和国防部门。

'认知战 '是 '网络心理学'、'神经科学武器化 '和 '网络影响 '的融合,目的是挑动改变军队、政治家和其他行为者和决策者对世界的认知及其理性分析,以改变他们的决定或行动,在涉及个人或集体自然智能以及混合系统中的人工或增强智能的所有战术干预层面上取得战略优势。

认知战是在人类思维的战场上发动的。战术或战略目标是通过其他手段追求战争来实现的。这种战争方法直接利用了数字技术的进步,应用于个人和网络层面,以操纵心理、社会和信息环境。这不仅塑造了人们的个人思维和作为社会网络的群体思维,而且还影响了他们的集体行动和互动方式。

认知战是由一个复杂的对手发起的,它操纵个人和群体的陈述或信仰,以达到扩大有利于对手的目标行为和行动的预期效果。认知战被充分运用,有可能破坏社会、军事组织的稳定,并使联盟破裂。

认知战是通过整合网络、信息、心理和社会工程能力来实现的。利用信息技术,它试图通过大量的信息过剩或错误信息来制造混乱、虚假陈述和不确定性。这是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错误的目标上,通过分散注意力,通过引入错误的叙述,激化个人,以及放大社会两极化来实现的,以凝聚实现短期和长期目标所需的认知效果。

对认知战的易感性给联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担忧。如何防范这种攻击?这需要了解是什么原因使某些个人或团体更容易或更不容易受到有针对性的认知操纵的影响。需要新的能力来对抗扭曲和操纵信息领域的网络化自动装置(即僵尸网络)的崛起。如何检测?如此广泛的攻击面需要新的警报信号在社会-信息-网络中相互关联,以检测此类攻击。如何将此类攻击归于某个特定的对手是一个挑战。归根结底,认知战争迫使我们理解人类的认知和集体社会行动。我们如何得出结论,例如,如何处理语义的不确定性、挑起的错觉、知觉的扭曲、注意力的饱和、学习障碍、认知偏差、工作记忆或长期记忆?但在我们的社会系统中,认知也是协作性和目的性的,有共同的决策,特别是民主制度。共同的理解是如何实现的,特别是在社会网络中,以及为什么它特别脆弱和容易被操纵?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认知都对应于所有被动员起来的过程,以形成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做出决定,并据此采取行动。

我们把我们的现代世界表述为充满了人类的思想和机器,表达或表达思想和程序的循环。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的共存是这场辩论的中心,它迫使我们把战争设想成混合型的,我们的思想和社会越来越被机器所塑造。认知战已经到来,主要章节已经被我们社会网络中人、信息和技术的日益融合所书写。趋势线包括促进人类系统整合的技术界面,增强人类决策的新能力,增加自动化与系统控制人类错误(即驾驶),以及人工智能超越程序的限制,辅助数字演员的自主权或被人类思想丰富的机器。

最终,我们必须面对自己,面对人类认知和社会行动的模糊性。认知是鲜为人知的,但它却声称是一种天真的专业知识。每个人都倾向于认为要控制它,并感到受到保护。认识往往来得太晚;非常有必要尝试预测认知的攻击,以防范它们。

原文及百分点机器文档已上传知识星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