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00发炮弹轰过来!马师长“过年记”的结局,还真是红红火火

 James5291 2023-01-24 发布于河北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讲了鲁南战役的上半段:整编第26师师长马励武率军官队进峄县县城过年后,所部两个整编旅及归属其指挥的第1快速纵队,在不到两天时间内即告全军覆没。

战后国军总结认为,马励武脱离作战岗位,致使所部在受到攻击后指挥体系迅速崩溃,为失败的关键原因。

不过马励武的主要部队虽然被消灭了,可马师长本人还在峄县过年呢!

而峄县本身是这一方向国军部队的后方兵站基地,储存有大量弹药和作战物资。尤其还有相当数量的坦克、汽车所用油料、备件和美式105毫米榴弹炮炮弹。

我军在前述作战中伤亡不大,因此按照战局发展必然是会乘胜进攻峄县县城的,一旦获得上述物资和弹药,之前缴获的汽车、坦克、重炮便能大有作为。

不过因为马励武在之前的作战中几乎丢光了自己的本部兵马,因此在峄县县城直接归属其指挥的兵力并不多。

据有的回忆资料称,该师所剩部队仅留守的1个步兵营、1个山炮营和1个辎重营;还有的回忆资料称峄县的整编第26师残部不过千余人。

我们根据当时的作战资料以及后人的回忆文章,大致梳理出了峄县守备部队的建制情况:

整编第26师在峄县留守有师直属野炮营(8门炮,欠1个连);1个整编旅属山炮营(9门炮,不满编);以及师部留守机关和收容的残兵;

该城另有整编第51师第114旅旅部及所辖第342团的1个营;整编第52师第33旅第98团;以及兵站及地方保安团等武装。

上述各部总兵力为7000余人(另一说为万余人),有山野战防炮20多门,另有数十门迫击炮和200多挺轻重机枪。此外,还留用了从前线侥幸逃出的7辆M3A3坦克。

因此虽然说上述的部队建制繁杂,但整合起来也有一个整编旅的兵力,武器装备也还不错。另外峄县县城有城防工事可做依托,倒也不是没有继续作战的基础。

马励武已经将本部整编第26师基本丢光,第1快速纵队也完了蛋。为了挽回颜面,尤其“戴罪立功”,也想据此在峄县县城守一下,战后回南京多少好有个交代。

不过马励武想“戴罪立功”,可是自己的基本部队毕竟已经被大部消灭了,虽然被任命为峄县守城总指挥,但却并不能服众。

峄县原本为整编第51师第114旅防区,该旅旅长李步青就很瞧不起马励武,认为马的几万现代化大军在几个小时内就被解决,现在来峄县当什么空头指挥。

所以城防部署李步青从来不向马励武报告,马驻在南门大街,李驻在西门,两人也不见面,架了电话也总是马励武找李步青,李从来不找马,因此马励武认为李看到自己战败了就不买账了,是个势利小人。

因此,当时守城部队之间的关系显然不大融洽。此外,正规军和地方保安团之间也有矛盾,前者觉得后者没什么战斗力,后者则觉得前者是外乡人,不可靠。

当然了,内部矛盾虽然比较尖锐,但该守城还是要守的。

具体在城防部署方面,由李步青率部守外围据点和北门城楼,马励武率本部残兵及地方保安团负责城池守备。

由于城南有天主教堂,为制高点,且城南房屋林立地形复杂,因此以城南为防御要点,在天主教堂所在地即部署了一个营。

我军部队在围歼了整编第26师及第1快速纵队主力后,即以右纵队第8师、第9师(附第4师10团)、滨海警备旅向峄县方向发动攻击。

经过外围作战后,至1月9日时已将守城部队压缩至城区,马励武下令城内的炮兵部队向我军夺取的制高点轰击,但一连几十发炮弹却无一命中,气得马励武大骂:该死的饭桶。

当时坦克分队停在炮兵阵地,马励武下令坦克开上南门城楼,这就是著名的“坦克上城墙”了。

而当时负责在南门方向突破的是我军攻坚能力很强的第8师,具体以22团和师直特务营为攻城第一梯度,23团向城西迂回,24团为师预备队。

其实当时我军知道城南是敌军设防最坚固的方向,但还是选择了在这里作为突破口。

时任第8师政委的丁秋生将军讲出了其中的原因:

在当时我们装备低劣、火力不强的情况下,从强点突破确实不易。但是,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

南门是敌的强点,设防坚固、重兵扼守,不易攻破;但另一方面,有南关居民点,便于我隐蔽接近。虽有护城河所隔,但有南门桥可以通行,翼侧火力威胁较小;敌兵虽多,但地幅狭窄,容量有限,其前沿兵力火力都不占绝对优势。

其设防虽然坚固,若我集中优势兵力、火力,实施连续爆破即可开辟通路和破城;而且从这里突破,可以歼灭守敌主力,直取指挥中心,使敌人防御体系崩溃。敌设防薄弱的部位,外围地形都比较开阔,不易我接近。

要渡过护城河,必需的渡河器材我们没有,如临时筹集,时间来不及,就是筹集了渡河器材,由于敌人几面火力都可以向开阔地和河面构成交叉火网,没有可靠的火力掩护,渡河难以成功。

我们虽有在战役第一阶段缴获的火炮作支援,但要在宽大正面上制敌还不可能,同时这些地段正因为易于防守,故敌人兵力比较薄弱,但南门和纵深的敌机动兵力,随时可以向薄弱部位增援。如果把突击点选在弱处,很可能增大伤亡,突而不破。经过反复的权衡比较,从当时的敌情、地形出发,把突破口定在南门是正确的。

通过丁秋生将军的讲解,我们知道了为何选择在敌军设防坚固的方向作为突破口。

当然,攻坚作战是离不开火力的,准确而猛烈的火力是攻坚突破成败的关键要素。当时对我军比较有利的是,除了自己原有装备的火炮外,在战役第一阶段缴获的美式榴弹炮也发挥了作用。

之前我们一直以为华东我军首次使用美式榴弹炮是在1947年4月的泰蒙战役中,但实际上在解放峄县的战斗中,便已用上了。

丁秋生将军说道:当时美式一O五榴炮没有炮手和牵引车驾驶员,就临时在解放战士中挑选,集中了26门火炮,打击主要目标,这也就使炮兵火力大为增强。

当时的炮火有多猛呢?

在1月10日总攻时的炮火准备中,仅仅30分钟时间内就砸出了3000多发炮弹,其中不少还是威力极大的美式105毫米榴弹炮炮弹。

在当时的资料中记载了一位名叫王隆福的炮手,当时他才是一名刚解放7天的解放战士。在峄县总攻时,城内山炮也在反击,并打出了20多发炮弹,王隆福操作美式榴弹炮连打5炮,就将城内的山炮阵地轰哑了。

当时在前线采访的记者问王隆福,怎么上次就没听到你们的炮响呢?王隆福答道:你们运动得太快了,叫我们措手不及,同时你们又赶得紧,我们哪有心开炮呢?之后王隆福又说道:我以前走错了路,但是现在是为争取和平出力啊!

在猛烈的炮火准备之后,第22团的突击队扑向敌阵,实施连续爆破;之后突击队迅速冲进突破口,向两翼及纵深发展攻势。

城内的马励武见大势已去,赶忙换上衣服,爬上坦克企图从北门冲出。据当时参战的国军人员回忆,马励武留下这几辆坦克主要也有撤退时使用的考虑。不过此时巷战设施并未拆除,满街的溃兵把坦克也给堵住了,无奈之下马励武不得不钻出坦克,跑到了老百姓家里躲避。

此时马部一位军官喊道:与师长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跟我来。不过,我军已瞬间冲到了眼前,在一片缴枪不杀的声浪中,这群人也接连被俘了。包括马励武本人,也被从老乡的床底下拖出来,当时马谎称是169旅的少校副官,不过第二天就被清查了出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马励武谈到了守城作战时的情形:

贵军炮火猛烈,攻击精神旺盛,实出我意料外,仅本师指挥所左右即命中炮弹二百发,当时有的卫士还在抵抗,我率少数随从突出院落,贵军士兵就冲到面前,我既已失去抵抗能力,乃就考虑生命的安全问题了。

至此,峄县县城攻坚战彻底结束,守军全部被歼。除马励武被俘外,前述提到的第114旅旅长李步青也在突围时被俘,城内的坦克、火炮及油料、炮弹等尽数被缴获,为后来华野特纵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