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店铺招幌 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

 新用户8926AVU2 2023-01-24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隆兴云剪刀铺幌子 海达·莫里逊 / 摄

在老北京城区,凡是做买卖的商店,都非常重视门面幌子。幌子不但能够表示出所经营的商品特征,又可使顾客对商店增加深刻的印象。

在一些商业集中的繁华闹市,各商店门面鳞次栉比,一些不起眼的小门面,很容易被人忽略,一走而过。这些小门面为了突出自己的存在,更需要用醒目的幌子,高高挂起引人注意。

由此看来,幌子不但是销售商品的标志,同时也起到商业竞争的作用。

因之经营不同商品的商店,都要悬挂着自己所经营商品的既形象又概括的幌子。

文章图片2

膏药、姜店、官车铺等幌子 清·周培春 / 绘

文章图片3

切面、粳米、老米、点心铺幌子 清·周培春 / 绘

例如,钱庄当铺都是经营以钱为主的买卖,所以他们都用若干串铜钱穿在一起作为幌子。

又如中药铺的幌子是膏药,悖饽铺的幌子是各样点心名称牌子,棉花铺的幌子是一串大棉花球,酒店的幌子是一个铜酒坛子,颜料铺的幌子是一排五色油漆的短木棒,冥衣铺的幌子是用白麻纸糊的一匹马,就连一个小小的切面铺电要用红棉纸剪成长穗子,粘在圆圈上,象征是面条,作为幌子挂在门前。

文章图片4

冥衣铺前的纸马招牌 海达·莫里逊 / 摄

文章图片5

颜料铺前的幌子 海达·莫里逊 / 摄

文章图片6

油布雨伞店幌子 海达·莫里逊 / 摄

总之不论是哪一行、哪一业,只要是开门做买卖,都要挂幌子来招揽顾客。

文章图片7

商店除平时要挂幌子外,还要结合季节时令的特点,另加悬挂出售应时商品的特殊幌子。

例如:饽饽铺平时挂的幌子是一串一串的木质金漆小牌子,讲究的用铜牌子。每个牌子的正面和背面,用黑漆各写一种点心名称,象什么“龙凤喜饼”、“大小八件”、“芙蓉糕玛”、“中秋月饼”、“重阳花糕”……,每四个牌子穿成一串,下缀红布,一般共用八串,常年挂在门前。

文章图片8

饽饽铺幌子 海达·莫里逊 / 摄

此外,每年从农历腊月初一日起至翌年二月初二日止,还增添两个葫芦形的元宵幌子,插在门面房上边,以表示新春的到来,已经开始供应元宵。

又如纸铺每年从清明节开始到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止,挂出一把特大的纸折扇,扇的两面都画满彩色戏曲人物。像“大名府”水泊梁山众好汉劫法场救卢俊义,“蜡庙”拿费得功等等,用以表示夏令商品扇子、冷布等货已经上市。

纸店在进入冬月的时候,还要挂上“门神”牌子,房檐下贴一排挂钱,提醒人们年节已到,尽早购买年货。

文章图片9

商店除了悬挂经常性和季节性的两种幌子外,为了加强营业的竞争力,还要选择一种专用的特殊标志来争取顾客以赢得信誉。如大蜡烛、金驴、金象、刘海、黑猴、八卦等等。

文章图片10

泰和记香烛铺招幌 海达·莫里逊 / 摄

五、六十年以前,北京的居民洗脸,都喜欢使用猪胰香皂,地安门外偏北路东的“闻异轩”香蜡铺所制猪胰皂质量最好,远近闻名,深受欢迎。因为这个铺子在柜台上,摆了一只木制金漆小驴模型,北京人都管这家叫“金驴儿家”,同时谁都知道“金驴儿家”卖的猪胰皂最出名。

如果有人说去“闻异轩”买猪胰皂,就是那些久住多年的老北京也未必知道“闻异轩”在什么地方。甚至有些老太太还会说:“闻异轩”卖的猪胰皂不如“金驴儿家”的好,殊不知两者就是一家。

因此这个铺子也就趁机广为宣传:“……请认清金驴为记,方致不误……”。

由此可见特殊幌子的作用,无异于现在的专用商标,它和营业的兴旺发达,有着密切关系。

文章图片11

庆义公军刀铺幌子 海达·莫里逊 / 摄

文章图片12

旧时做生意的人迷信思想比较严重,因此他们都非常重视与尊敬自己的幌子,几乎视若神灵。

每天早晨开门做买卖,首先要把幌子挂出去,晚上关门之前要把幌子摘下来,但任何人都不准说:“挂幌子” 、“摘幌子”。必须说:“请幌子” 。

一些大生意在新开张的那一天,或是春节后开市的第一天,都要举行极为隆重的仪式来祭祀幌子。先把红毡铺在柜台中央,再把幌子端端正正放在毡上,由东家或是掌柜的亲自烧香行礼,虔诚叩拜,祈祝买卖兴隆、财源茂盛。

文章图片13

鞋铺与袜子铺幌子 清·周培春 / 绘

回忆幼年在学徒时,亲眼看到一件有关损伤幌子的事故:某天的傍晚,一名伙计往柜房内“请幌子”,不慎脱钩把幌子掉在地面上,当时这个伙计知大祸降临,吓得脸色煞白,呆如木鸡,说不出话来。

掌柜的则认为是不祥之兆,怒冲冲地大发脾气,高声吵闹不休,柜房里的大小伙计、徒弟都为这个惹祸人捏了一把汗。掌柜的脸色涨得发紫,气呼呼地最后大声喊了一句“马上飞”,意思是立刻就把这个人解雇,马上叫他回家。由此可见做生意的,对于幌子的重视和尊敬到达何种程度。

文章图片14

有些生意,由于不断扩大经营品种,长期使用单一的幌子,已不能表示出经营业务范围。

例如:绒线铺的幌子本来是一块木刻五股五色线模型,但后来又不断增加新的品种,像洋袜子、雪花膏、刷牙粉等新式洋货,如果再用五色线做幌子就不能说明问题,但又不便于把袜子、雪花膏一齐挂出来,于是逐步改用布制的长方竖形旗帜,上写“某某号洋货店”。这种旗帜大都是白地红字或是黑字,旗的左右和底部边沿还镶有波状形花边。

文章图片15

饭馆、纸烟行、羊肉庄的幌子 海达·莫里逊 / 摄

但这种旗帜只能用文字来说明,而不是用物品形象来表示,因此,也就失去了幌子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也有一些老铺户,仍然一直保留着他们传统的那些视为神圣的幌子。​


· end ·

致谢和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