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人文:春节旧俗三——桂林平乐县

 浔州鑫森淼焱垚 2023-01-24 发布于广西

现在过春节,这禁那禁,这不行,那不得的,年味也有所淡化,特别是随着年龄的一年年增长,年好像越来越远了,每一代人对于过年的感受都有所不同了。

今天就聊聊桂林平乐县的过年习俗的变化。

按照八九十年代的平乐人记忆,较多的自然是从腊月廿三开始的,这一天重要的是“祭灶”,简单说,就是祭灶君,把灶台清洁清理一下,灶台清理,那顺便也是全屋的卫生工作开始了,家庭生活嘛,一年到头,总是有这散一些常用品,那堆一些杂物,所以,趁着过年,备了一年的杂物,该扔都扔,上到堂屋大梁,下到狗窝猫窝,屋内屋外,重新归置一下,夸张一点的说,年底大扫除后,那整个屋子都会觉得宽敞起来。

以前人们对于祭灶还是很重视的,毕竟那年代都是柴火灶为多,并且有一套专门的祭灶礼节,所以,家家户户也会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小小丰盛的小团圆饭,从这一天起,也标志着平乐进入了过年的节奏,随后几天也是各种买,各种准备过年的东西了。只是如今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改变,祭灶,小团圆饭也不太明显了。

各种准备自然就包括了一些过年才会做的手工食品,如米饼,水浸糍粑和灰糕、油裹、白糍粑,等等,要放在以前,这些小吃的出现,也是过年的标志之一,做法可都是大同小异了,说详细了,都有平乐的地方特点,也可以算是地方特色小吃了。

大年三十,那就是过年最后的集结号了,在外工作,生活的家人们,都会回来,然后大家分工,搞贴对联,祭祖拜神过年必在活动的一批人,搞年夜饭又一批人,按平乐的习惯,那桌上最起码得有九个菜,不够那摆个碟放点什么充数也得凑够,鸡鱼是必须的,什么无鸡不成宴,年年有鱼(余)就是最好的体现了。

饭后就是各种活动各种消谴了,大人小孩各不一样,目的就一个,守到十二点,给平乐城乡带来一场“爆竹声声辞旧岁,日夜声响不停息”。

初一天明,家家点燃香烛,祭祖宗,人人穿上新年最好的衣饰,互见敬奉吉词也算是拜年了。年初一这天的禁忌也多,忌动刀、扫地、洗衣 服、借钱、讨债、打骂人、掏人衣袋及倒垃圾 等,这都是有讲究的,讲个意头,乡下还有狮子挨家挨户拜年的习俗。按照以前,有钱的单位或是人家,都会请人舞龙狮,还会放鞭炮“煨”一下,节日气氛浓厚得很。

初二为“开年”日,始行担载猪肉、鸡及咸甜糕粑果饼等物走亲串戚,俗称“拜年”,有些物品都是标配!一般很重要的,也是回娘家日,看亲戚往来,人情往来,持续多日,一个字,忙,且快乐幸福着,人情味浓。

春节期间,平乐最隆重的,是元宵节这一天,当然,平乐一般不叫“元宵”,只叫正月十五。也吃团圆饭,扣肉,鸡,鸭,团圆饭。有些街上一般也有个大集会,街上舞龙狮、耍牌灯、 唱戏、放焰火;乡村有戏台的请戏班子唱戏。

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表示着,这个年过完了,又要回归新的一年的日常生活了。当然,由于地方文化的不同,平乐境内还是有很多集会是在十五以后的,如瑶族地区,最重要的,就是正月十五盘王节,还三年整一届大的活动;还有一些大村子里的氏族庙会,这就是地方文化了。

对于平乐的地方旧俗,当地史籍中也多有介绍,

清代的时候,平乐县在大年初一,最重要的是祭祖祭神,即是以设香烛以“盛服拜天地君亲”,在那时候,一般过年的亲朋欢聚往来拜年,多集中在前三五日,毕竟那个时代的生活环境就是那样,可没有现在这么多人情往来。

老话有说,年关难过,怕过年关,平乐也有类似的说法。难过在哪呢?

比如一些生意人家,就是商店商家,一般在正月初二的时候,会有一个头祃祭,在这一天,东家就会总结考核一年以来,自家经营情况以前雇佣伙计的成绩,并据此决定是伙计们的去留,一般在祭礼完吃早餐后,就决定了。

如果还留用伙计,那吃完早餐,就会和伙计再签一年的工约,如果要解雇伙计,那早餐后,这伙计就得收拾东西离职。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正月初二也是开年日,那个时代有条件的,一般都会搞一顿以猪肉酿豆腐为主角的大餐。

《平乐县志》图:平乐大扒瑶族盘王节

在古代,以风水学说来讲,正月前八日,一般都有个特定的称喟,如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犬日,初三为豕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所以,在初七也要进行一次隆重的祭祖拜神活动。

有区别的是,初十到十六间,当地也有一些彩灯集会之类的活动动,也算是春节活动之一。如果立春日刚好在春节期间,那更加会被重视,那时候都是以农业为主,平乐县城当时也是平乐府府城,所以,官府一般也会以公办的形式,举行一个“土牛啖饼”的活动。

“土牛啖饼”具体是怎么样,还没有看到什么记载,也许就是类似于礼代耕牛,预祝来年农事顺利,祈望丰收的意思。

以前平乐县的春节亲朋往来,还流传有一种比较重要的人情往来的礼仪。

如去至亲家拜年时,要带上各种春节糕点果饼,还要加上一块腊肉,同时要杀大肥鸡一只,在翅膀下切半,取下半部,再一分为二,即带一边大腿肉,要放到礼品的最上方。鸡大腿肉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是一种敬老的仪式,不是至亲的老人,一般不能接受这样的礼节的。

作为回礼,则是取一根完整的大甘蔗,有头有尾,就可以了。

不知道这种礼节现在平乐还存有多少?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