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拥有的一切,都是你值得的

 净静默墨 2023-01-24 发布于湖南

想着妈妈经常说脖子冷,去年冬天特意买了条价值680的羽绒围巾给她。拿回来时看到她正在围着已经旧了烂了的我不记得哪一年给她的围巾,我说要扔了,她舍不得,说还可以用来干啥干啥,我说不适合,扔了吧。我看她站在垃圾桶旁边,要她直接丢进去。以为已经丢了,这次过年回家看到她又围上了......而我上次给她的那条,估计连吊牌都没剪。我又说要丢掉,说再给她一条新的(已经备好了),不能确定她是否能把这一条已经旧的烂的丢掉。

就像每次给她买衣服鞋子一样,如果问的话,就会说有,不用买,事实上都是穿了很多年的旧衣服,有些已经不合适了。哪怕买了,也舍不得拿出来穿。

仔细想想,我是能理解我妈这种情感的,觉得自己不值得新的好的,穿在身上怕弄脏了,跟自己生活的环境和自己的身份不搭。旧的脏了不可惜,做起事情来不用刻意保持距离蘸着手指头蜻蜓点水般小心翼翼,反而更自在方便。所以好的一直收着供着,以一种精神慰藉的形式存在。或者当做“当家衣服”“当家鞋”,只有在自认为重要或隆重的场合才穿。

妈妈的这种行为习惯投射到我们身上,当然也会对我们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譬如,帮忙带小侄女时,买给小侄女的新衣服也舍不得拿出来穿,怕弄脏了,间接也会对小侄女的审美等产生影响。而对我们小时候的具体行为已经忘记了,事实上,小时候也不存在选择的空间。但当大了后,我就会觉得自己对环境的“忍耐力”相对更强,会忽视自己身体的感受,不追求舒适感,只要能过得去就行。譬如说,要是坐高铁,在我看来,二等座就够了,没必要一等座,商务座更是浪费。无论哪一个座位级次,都是同时到达,没什么区别。

因为忍耐力够强,所以就不会懂得去追求体验更好的人生,不会去想自己是否被值得更好地对待,总是用没有被唤醒过的躯体在容忍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因为物比人看得更重,就很难有那种“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的松弛感,会为物的得失而紧绷自己。譬如,穿个新衣服怕弄脏了,买个新包怕被雨淋湿了......不是以自己为中心,而是牺牲自己来为周围的一切服务。

因为没有体验过好的,也就没办法判断东西的好坏。譬如16年花500块买给她的泡脚桶放在家里落灰,17年花100块买的木梳子也是放在水里随便泡......给的时候不会说价格多少多少,但有时候看着妈妈依然沿用自己的习惯“不识好歹”地用些可以应付用的“替代品”时,就会忍不住说两句。知道东西贵了,自然就是“好的”,也就会珍惜着用起来。

往深一点说,妈妈的这个想法源自小时候受到的“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以及成长生活在物质匮乏一物多用的年代。记得小时候全家的衣服混在一起洗,要先洗男性的衣服,家里女性的衣服不能放在男性衣服的上面,要放在装衣服的桶子的下面,也就是女性的衣服不能压着男性的衣服;女性可以从晾着男性裤子的下面穿过,而男性不可以;家里有点好吃的先紧着爸爸和我们吃,最后才想着自己......

爸妈有时吵架时,爸爸会说出让她回娘家的话。而妈妈有时候只是觉得委屈,有时候会傻乎乎地真的回去。嫁过来几十年的人,依然被当成“外人”,也依然把自己当“外人”,这是不懂法的上一辈人的悲哀,但妈妈可能永远都不会懂得怎么用法律保护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去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让自己的情绪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但这能怪妈妈吗?

可是啊,这对她人生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而妈妈可能会一直意识不到这些想法对她的影响,只能一直受这些思想导致的行为的摆布。

我虽能理解但或许已经没有办法说服她让她想办法让自己过得好一些。或许是我沟通的耐心和技巧不够。她自己当然想自己过得更好,但如果不让自己学着放下,或者学会保护自己,把让自己舒服放在第一位,就会一直被成长的环境摆布而不自知。

或许,作为儿女,偶尔的顺从,会让她舒畅舒心一点吧。所以,去年大年三十那天,跟妈妈出门回来时,在小区里,父母辈在交换着自己单身儿女信息的闲聊中,凑巧,单身女的母亲遇上了单身男的父母。最后在三位老人以及热心阿姨的“裹挟”下,披头散发、趿拉着拖鞋的我,冒然去对方家里见了对方。

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