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是不是一定得吃药,或者输液,或者去医院,没有定论,完全视轻重缓急而定的,体质好的扛一扛就过去了。没搞清楚问题的轻重缓急就下药,很多时候只会让事情更恶化。蒙眼这种疾病就属于这个状况,因为它是有层级的。 子非鱼从不提倡胡乱用药,因为很多疾病鱼儿自身并非没有抵抗能力,遇到疾病稳字当头,至少要在百度弄清个所以然,然后对症下药。 蒙眼病,也是常见病症之一,一年之中不论何时都是有可能发生,大多数是因为水质老化引起的,也有打斗引起的擦伤。 蒙眼一般可以分为外蒙和内蒙,在此我根据个人理解做定义:擦伤、及人肉眼可以看见的眼球表面的细菌感染都可以称之为外蒙,根源还是水质不好给细菌感染创造了有利条件,做如下分解: 擦伤性蒙眼 打斗引起的擦伤性外蒙:一般可以观察到眼睛水晶体有轻微擦伤痕迹,此时要做的就是控制水质,避免其感染,一般都可以在3——7天自行痊愈。 如果有条件可以适当隔离,避免打的更严重,如果打烂眼睛水晶体或者打掉眼睛,这基本就废了,神仙也救不了。 细菌性蒙眼 初期:一般来说,当热带鱼眼球的表面出现白蒙时,还伴随着一定的眼睛肿胀,大多数情况都是水质恶化造成的,此时如果白色菌膜尚未完全包裹住眼睛,只是薄薄的一层,老三样通常是有作用的。 换水:根据鱼缸水体老化状况,以2天为间隔一次,每次调整1/4的困过的新水即可。 提温:30—32度之间,利用高温加快鱼肌体的新陈代谢;高温需配合水体爆氧。 千分之三的观赏鱼专用盐。暂时停食3—6天。 中末期就比较严重了,末期时,鱼眼睛会出现肿胀并伴有白色的棉絮状物质。如果不能及时才去措施治疗,极有可能会让鱼失明。 换水:根据鱼缸水体老化状况,以2天为间隔一次,每次调整1/4的困过的新水即可。 提温:30—32度之间,利用高温加快鱼肌体的新陈代谢;高温需配合水体爆氧。 从主缸抽水到备用缸或者保温箱进行单独药浴,尽量避免在主缸整缸下药,可以采用的药物有:1、日本上野黄粉,杀菌,溶解至中黄色,浸泡40—90分钟之间,这个子非鱼用的最多,基本上没有失手过,基本都是一次搞定。 2、采用杀菌或是抗生素类药物,青霉素、大庆霉素都可以。每公升水中注入1—2万单位。 3、使用鱼类专用眼药:爱斯拉奇眼病特效药,仟湖傲深4号等专用眼药,根据说明书使用即可。 细菌性蒙眼水质的调整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所以整个治疗过程,主缸水质都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个具体情况须具体对待。 大多数时候我们遇上都是外蒙,在水质基础良好的情况下,治疗相对简单。如果是寄生虫引起的内蒙就比较难,这是由复口吸虫的囊蚴寄生于眼中,这种很多时候由于吃了带有内寄的小鱼造成的。 子非鱼并未遇到过内蒙,暂时收集网上症状供大家一阅:症状如下:水晶体内部开始混浊,呈乳白色,严重时,整个眼睛失明,或水晶体脱落。一只眼患病有碍美观,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两只眼睛患病,形如瞎子,不能吃食,瘦弱或极度瘦弱而死。 大量尾蚴对鱼种急性感染时,由于尾蚴经肌肉进入循环系统或神经系统到眼球水晶体寄生,在转移途中所导致的刺激或损伤,病鱼出现在水中作剧烈的挣扎状游动,继而头部脑区和眼眶充血,旋即死亡。或病鱼失去平衡能力,头部向下,尾部朝上浮于水面,随后出现身体痉挛状颤抖,并逐渐弯曲,1天以后即可死亡,这就是比较恐怖的突然暴毙身亡。 尾蚴断续慢性感染时,转移过程中对组织器官的损伤、刺激较小,不论是鱼种或成鱼,并无明显的上述症状,尾蚴到达水晶体后,逐步发育成囊蚴,囊蚴逐渐积累,使鱼的眼球开始浑浊,逐渐成乳白色,形成白内障,严重的病鱼眼球脱落成瞎眼。 本病的诊断可取下病鱼的眼球,剪破后取出水晶体,剥下其外周的透明胶质,或放在盛水的玻皿中,肉眼或用放大镜、低倍镜观察,可见白色粟状虫体。 复口吸虫的成虫寄生于鸥鸟,卵随鸟粪进入水体中,孵化出毛蚴,钻入椎实螺中发育形成胞蚴和大量尾蚴。故复口吸虫病的发生,传染源是鸥鸟,传播媒介是椎实螺。两者缺一,此病则不可能发生。若鱼池上空有较多的鸥鸟,而池塘中又有大量椎实螺,阳性螺的百分率有20%-30%,因此内蒙发声的概率还是很低的。 龙巅给出的治疗过程:升温+盐+黄粉+爱斯拉奇眼病特效药混合药浴,一天2次红霉素软膏擦眼睛2次(擦前记得用卫生的棉签擦掉眼睛上的水),再稳定水质慢慢调养。 内蒙治疗时间较长,大致需要3到5个月才可痊愈,所以十分考验鱼友的耐心。如果发现虎鱼肿胀的眼睛消失,则可减量用药或者停药。 最后送个七彩神仙鱼视频压压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