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古学欧体,仅有一人出师

 hdpingxu 2023-01-24 发布于河北

一提到欧体的“学生”,我们很容易想到一大串名字:黄自元、卢中南、房弘毅、田蕴章、刘小晴等等,但是站在历史角度而言,这些人都在欧体里打转,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学出来”。看看历史上真正“学出来”的高手就知道了。


最突出的代表是米芾学王献之。他学王献之可谓大取大舍,先把二王的基本功打牢(比如早年《方圆庵记》《白云居》等),然后朝着自己对王献之的领悟与审美方向去努力,临摹时通过“寄兴”“取其意气”表现自己的真面目。得到了王献之的“隽雅奇变”,风貌淋漓痛快,骨子里是王献之的精髓,而风貌上全然是自己的,书艺水平和影响力也不逊于王献之,这就叫学出来。

图片
▲米芾早年作品《方圆庵记》王羲之痕迹较重

再比如何绍基学颜真卿,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去其疏阔,还掺入了北碑茂密特点,还有《张黑女》和《道因碑》的神气,融铸一体。而到了中老年,把颜体的外拓表现的淋漓尽致,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醇厚有味,炉火纯青。书法被誉为“清代第一”。

图片
▲何绍基临《张黑女》堪称典范

图片
▲何绍基楹联作品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无论是田蕴章还是卢中南,都是对欧体的弧度、长度、速度等“方式”的探索,并没有从“方法更高层次的突破。这个“高层次”有多高?相当高。连赵孟頫大神,行书都还是二王的影子,比米芾的创造力要差很多。

说起欧体,中国书法史上,唯一学出来的,只有一个人。

这个人叫褚遂良,唐代宰相。
图片

看到褚遂良作品,很多书友要懵了:“虽然很美,但是和欧体太不像了吧?”

这就是重点。

褚遂良最早学二王,尤其能临摹一手隽永《兰亭序》,而楷书则在欧阳询与虞世南一并指导下学习的,最后打通行意楷法,呈现己貌,出类拔萃。李宗瀚评价褚遂良说:“遒丽处似虞,端劲处似欧,而运以分隶遗法。”这句话小结了褚遂良对于虞世南和欧阳询的处理。

褚遂良晚年代表作《雁塔圣教序》,风格纯熟,但这确实可以认为是褚遂良在欧阳询硬朗险绝与虞世南笔致雍雅、圆融冲和之间找到的一种答案,只是这种解答之前,我们无法猜度。

图片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风格纯熟

而褚遂良十多年前的《孟法师碑》,则呈现了他的一种摸索过程,这份中期作品吸收了其两位老师欧阳询和虞世南的优点,用笔轻重虚实、起伏顿挫均富于变化,结体疏密相间,顾盼照应,章法缜密而气势流动,逐步向晚年风格靠拢。

图片
▲褚遂良《孟法师碑》未出欧体范畴
关于褚遂良对比欧虞,著名书法评论家张怀瓘认为:“铅华绰约,欧虞谢之。”也就是说,张怀瓘认为褚遂良的成就,是在老师之上,青胜于蓝。对于老师而言,这是何等的骄傲?

我们再回顾褚遂良、米芾、何绍基等人的学书路程,试探性地小结下:

1、形,似与不似间,但绝对合乎法度与情理;

2、意,是活的,能感觉到形体的思维与意致。比如宋四家,虽然没有绕开二王,但是相互间对于行意的相互感染,很容易体会,尤其是苏轼与黄庭坚,甚至米芾,都能从作品中看到他们对于形体意致的共鸣。

所以,如果你能很快地分辨一个人作品学谁临谁的,不管他是众所周知的名家,还是获奖高手,借用曹宝麟的话:“还在古人笔下打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