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玉名只有两个公众号,一是“涨价信息监测”用于应用创立的“价格显露会暴涨实战系统”;二是“解套课堂”,提供解套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没有任何Q群或微信群,倡导独立思考,永远别想不劳而获,投资只能靠自己, 好运由此开启 行情演变的四个特征
第一,缩量,量能萎缩是很快的,从9100亿元降至连续8100亿元,再到7600亿元,资金观望情绪浓厚起来了。实际上,从12.1日和5日的缺口都是选择了类似阴跌回补,并伴随着量能下降。开始市场还有差异,但后面各指数没有差别了,都是这样缩量窄幅整理。这种阴跌,并不是说,指数要破位那种,其更加温和,是一种小幅的持续重心下移。下周这种指数,缩量阴跌的格局很难有太多的变化,需要投资有所准备。 第二, 指数的预期逐步下降,尽管外部声音始终高喊跨年大行情,牛市底部之类的,但从指数角度,如今的走势满足这些吗?11月以来,尽管指数突破3100点以及3200点,但分化要重视。比如上证50累计上涨16%,沪深300上涨12%,而同期,科创50指数收益为负,创业板涨幅仅为6%,中证500涨幅也不足6%,成长逊色于价值。 其实,行情还是我们提到的是一次年末冲刺行情,如果是这样,随着时间推移,的确是很难出现之前的凌厉上攻,因此投资者也要降低对指数行情的预期。将要求放低了之后,我们看很多因素,反而能平静了,不能总是期待大行情,有些也是为明年做准备,甚至说跌一些,才符合结构的要求。下周投资者不妨尝试切换这样的视角去审视行情。 第三,消息刺激的影响力下降。本波行情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源于各消息的刺激,但近期呢?市场对此有点习惯了,开始回归实质。地产板块之前各种政策最猛,而从结果来看,最新公布数据,依然较弱,显然前面一系列政策并没有引发房地产市场好转,至少还需要时间积累,但市场早就炒高了,资金自然要兑现。类似地,之前强势的黄金也有明显的走弱,主要是预期相反,之前觉得美联储会转向鸽派,但没想到继续鹰派,强硬坚持2023年不降息,黄金也是一波反弹后走弱。医药也是一波乱炒囤药之后的回归实质因素(如辉瑞和国内新冠特效药等),有一个消退。 第四,热点方面,切换比较频繁了,几乎是追涨就是调整的,哪怕是类似防疫的,医药、旅游、消费等都是如此。尤其是消费,虽然12.14日晚有刺激消费的计划,但15日就调整了,因为市场提前炒作过了。这也意味着各类热点活跃之后,进入到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各热点一波过后也需要有一个重新的沉淀,从情绪和外部消息驱动到实质因素驱动的过程。医药股这方面尤为明显,初期就是防疫因素,不少是被游资拉起来的妖股,导致跟风,而群魔乱舞之后,也有消化的要求,然后是实质品种的活跃了。旅游、食品等板块也有类似的因素,初期都是要炒作情绪和概念,后面就是看实质因素了,这要注意的。那么,切换前面相关特征的视角,我们重新去审视行情,梳理热点,也能找到不一样的因素,接下来对此重点分析。 以上各行业涨价信息,仅供参考,只分析到行业,从行业到个股,个股到操作,还有很多功课研究要做。因此,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郑重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