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玉名只有两个公众号,一是“涨价信息监测”用于应用创立的“价格显露会暴涨实战系统”;二是“解套课堂”,提供解套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没有任何Q群或微信群,倡导独立思考,永远别想不劳而获,投资只能靠自己, 好运由此开启 估值只有相对合理,没有绝对合理。因为估值是一个由各种因素不断推动变化的结果。而且估值并不能完全算一个客观指标,其也有很多的主观性因素。而且也有几个方面,简单的有,公司基本面的静态与动态估值,行业景气度的预估,市场环境的情绪与 估值是估算,那就需要考虑多重因素 如何衡量估值?对于股票,价格的衡量标准很多,常见的估值方法就有P/B(市净率)、P/E(市盈率)、由此衍生的还有P/B-ROE(盈利与市净率匹配度)、P/E/G(成长与市盈率匹配度)、DCF(未来现金流折现)、ERP(股权风险溢价)等。但股民使用中就会发现问题,如在“2008年10月”、“2011年12月”、“2018年10月”、“2020年3月”;包括2012-2014年,市场持续处于估值低位,但也并没有走出来。实际上,每一次市场环境不同,怎么可能看同一个数值呢?也绝不可能因为所谓的“估值底”就进场博弈,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因此,很多时候,估值低了,也不代表就是底部了,估值应用需要结合具体市场因素来测算。比如说要结合经济所处的宏观周期,社融数据和信贷投放因素,代表资金的信心,这些没有明确改善,也不意味着经济趋势改变。包括2022年我们看到社融数据的蹦极,有刺激就峰值,次月就降至低谷,如此反复。这样的改善是很脆弱的,因此对应股市方面,不是没有反弹,随后很容易跌回,保持的是震荡市感觉。 市场热点估值特性与估值洼地: 2022年三季度末时,全A的风险溢价为2.62%,处于历史55.65%分位点,相比前期高点已降至中间偏高区域。其中,新能源、电力、汽车、商贸零售、煤炭等综合热度较高,处于75%以上分位,相反,我们看到半导体、医药、金融等热度均处于30%以下的偏冷区域,而随后2022年四季度的热点恰恰是这些品种。因此,这里面不单纯是 估值,还有明确的情绪因素在左右,导致机构投资者扎堆后的助战助跌。 以上各行业涨价信息,仅供参考,只分析到行业,从行业到个股,个股到操作,还有很多功课研究要做。因此,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郑重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