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对山 | 凉州“十大历史名人榜”

 苏格柏图 2023-01-24 发布于甘肃

【按】此榜系本文作者个人研究成果,仅为参考榜单,可简称为“程榜”。本号推出此文以宣示某种声音,助推凉州历史名人研究及策展工作,决不能因为有了质疑或批评声音就停滞了此项工作。最终人物榜将依地方政府组织的专家学者的评议结果为准。

2008年6月,作者在参与编纂和审阅《武威大辞典》“人物”书稿时,就被凉州历史名人事迹所吸引。遗憾的是,在地方史志作品的简略记述中,部分内容存在着资料错讹、前后矛盾、重要经历记述残缺等问题。于是参阅《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及“帝王实录”类的典籍资料,订正了原稿中人物的生卒年代、要事经历和地名官职等方面的讹误,并结合其他古代笔记、佚史资料进行考证,重新撰写了《武威大辞典》中“古代人物”部分的150多个词条。

2010年7月,作者再次审订《武威大辞典》等书籍有关“人物”部分时,萌生了撰写一本全面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成长经历和精神品质的传记类作品的设想。后来查找资料,设定目录框架,历时7年,完成了《凉州历史名人评传》。本书共55万字,为36位本土历史名人写了评传。写作时从“大凉州”的角度出发,收录了古浪的毛忠1人、民勤的孟良允、谢葆澍、卢生薰3人,天祝的章嘉、土观、罗桑饶布萨3人。遗憾的是,本书出版的官方扶助基金出现波折,至今仍在搁浅之中。

文章图片1

但是,因为撰写地方史志作品的工作关系,作者对武威历史人物的渊流与现状进行了长时间地触摸、研究与考据,基本形成了完备的凉州历史人物的评价体系。基于上面研究与思考,作者提出“凉州10大历史名人”和“次要备选人物”20人。今天发布“十大历史名人榜”及入选理由,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文中部分图片与人物内容无关。

文章图片2

01 金日磾

(约前134—前86),西汉大臣。字翁叔,原匈奴休屠王太子,汉武帝赐姓金。元狩二年(前121)春,霍去病西击匈奴,河西走廊始归于西汉版图。休屠王死于战乱,金日磾被俘,后至汉宫专司黄门署养马一职。汉武帝检阅宫廷御马时见之容貌威仪,所养马匹膘肥体壮,即拜为马监,并赐姓为金。再迁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等职。日见信任,遂成武帝近臣。征和年间,宫廷侍卫莽何罗欲刺武帝,曾舍命救驾。后元二年(前87),武帝临终前嘱金日磾与霍光辅佐少主,遗诏封之为秺侯。始元元年(前86年),金日磾卒于官,终年五十。赐葬茂陵,谥号“敬侯”。

文章图片3

【入选理由】金日磾系原匈奴休屠王太子,休屠王驻地在今凉州区四坝镇三岔村一带。武帝临终前嘱金日磾辅佐少主,遂成帝国重臣中引人注目的的二号人物。自汉初至武帝时期,在汉室与匈奴长期处于高度敌对的情形之下,匈奴人金日磾却能进入刘氏王朝的权力中心,以一个匈奴人的身份在大汉帝国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朝臣的尊敬。金日磾曲折的入汉原因及入汉以后的遭遇,充分说明这个历史人物身上具有独特的传奇魅力。《汉书》有传。

02.贾诩

(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曾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长安之乱后为张绣谋士,曾两次设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之际和张绣归降曹操,并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后暗助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黄初四年(223年)逝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

文章图片4

【入选理由】贾诩生活在被史家称为“后战国”时期的兵连祸结年代,他在兵荒马乱中竟能斡旋游走于诸候与军阀之间,大多时候命悬兵戈之际却偏能逢凶化吉,官至太尉而得其善终。助李傕攻打吕布,制造了长安之乱,裴松之认为贾诩有“片言乱国”之罪。献“乌巢之策”,助曹操获官渡之役全胜,狐德棻认为贾诩有“一言兴邦”之功!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讲《三国》,称之为“一代智谋”,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士人。《后汉书》《三国志》皆有传。

03.张轨

(255-314),字士彦,安定乌氏(甘肃平凉)人。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奠基者。西汉常山王张耳第十七世孙。晋朝时任凉州刺史、凉州牧。年少聪明好学有才望,文雅端庄,曾与郡人皇甫谧共同隐居于宜阳女几山中。泰始初年(265年),承蒙叔父恩荫始为五品官员。后被任为卫将军属官,太子舍人,累迁至散骑常侍、征西军司。永宁初年(301年),出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始驻凉州,最终完成创建前凉割据王朝的肇基工作。建兴二年(314年)逝世,晋室谥曰武公。至其曾孙张祚时,被追谥为武王,庙号太祖。

文章图片5

【入选理由】张轨是“五凉”王朝的开启者,余秋雨在演讲中称之为开启河西走廊“通道哲学”第一人。其主动要求出任凉州刺史,驻守凉州并最终完成创建前凉割据王朝的肇基工作,凉州成为中国北部较为安定的地区。张轨修建凉州城,创建“宫北市南”的都城格局,成为后世中原皇都营建都城的标本模范。《晋书》和《十六国春秋》皆有传。

04.鸠摩罗什

(344-413)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祖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新疆库车)。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坚遣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掳罗什至凉州,遂寓锡凉州十七年,吕光修建鸠摩罗什寺供其弘法讲经。弘始三年(401年)后秦王姚兴迎罗什入长安,至弘始十一年(409)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金刚经》等经和《三论》《大智度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学说。译经总数《出三藏记集》作35部294卷,《开元释教录》作74部384卷。弘始十五年(413年),鸠摩罗什于长安草堂寺圆寂,临终前留下遗言将其舌舍利运回武威葬于鸠摩罗什寺。北魏道武帝十二年(420年),凉州吏民又在寺内埋葬鸠摩罗什舌头的地方修建起高33米的8角12层砖塔,称为“鸠摩罗什舌舍利塔”。

文章图片6

【入选理由】鸠摩罗什所译经论影响巨大,促成汉地形成“大乘八宗”门派。因译《中论》《十二门论》《百论》被尊为释家三论宗之祖,《成实论》为成实宗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鸠摩罗什留给凉州大地的遗迹有一座寺庙、一座古塔、还有唐朝贞观年间的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重修罗什寺的一块石碑。他在凉州全面系统地学会汉语,由此“两释异音”,译经效果达到了“中国化”的般若境界。这样的成就不仅是凉州的宝贵精神遗产,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遗产。《高僧传》《出三藏记集》和《晋书》皆有传。

05.阴铿

(510—563),南北朝梁末陈初时期杰出诗人。字子坚,姑臧人,五岁能诵千言,成年后所撰五言诗名冠文坛。大同五年(539年)出为梁湘东王萧绎府中法曹行参军。太清元年(547年)任故鄣县令。大宝元年(550年)八月,因“侯景之乱”返回江陵。大定元年(555年)正月,在广州刺史的萧勃麾下任参事。太平二年(557年),萧勃派遣阴铿随欧阳頠进兵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兵败降陈霸先。永定三年(559年)任镇南府司马。永定三年(559年)为始兴王府中录事参军。天嘉四年(563年)六月,因坐侯安都篡逆大案下狱而死,后追授员外散骑常侍。阴铿擅写山水景物五言诗。其诗一扫宫体诗艳俗浮华之气,时人称为“阴何体”。

文章图片7

【入选理由】在中国文学史上,对阴铿诗歌创作评价极高,杜甫曾有“颇学阴何苦用心”的赞叹之句。阴铿五言诗对唐诗发展影响较大,一开隋唐格律诗的源头,王维、李白、杜甫等大诗人都从阴铿诗中汲取营养成分。杜甫评价李白诗歌时,就有“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的赞语。《南史》有传,《中国文学史》有专节评述。

06.李益

(748—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姑臧人。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进士及第。大历六年(771年)授官郑县主簿。大历九年(774年)至大历十二年(777年),李益至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幕府任职,参与了分统诸道兵八万的防秋军事行动,写下《从军有苦乐行》等诗。建中元年(780年)至灵武年间,依附朔方节度使臧希让。期间写下《夜上受降城闻笛》《祝殇辞》《军次阳城烽舍北流泉》《从军北征》等著名诗歌。贞元十二年(798年)到元和元年(806年),至幽州刘济幕府。元和初年应召回京,任都官郎中。后官中书舍人,后出为河南尹,后转为秘书少监,元和八年后历任太子右庶子、右散骑常侍、礼部尚书等职。太和三年卒,时年八十有二。李益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工于七绝。

文章图片8

【入选理由】《中国文学史》中称李益诗歌是盛唐边塞诗的“余响”,是唐朝文学史上最后一位边塞诗人。清朝诗人许荪荃《武威绝句》中写道:“武威莫道是边城,文物前贤起后生。不见古来盛名下,先于李益有阴铿。”《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中国文学史》有专章述评。

07.萨迦·班智达

(1181—1251),著名佛教学者,维护祖国统一的先驱者。宋淳熙九年(1182年)生于西藏乌斯藏,幼年出家,取法名“贡嘎坚赞”。二十岁之后博通佛学经典,通达“五明”及词藻声韵之学,因学识渊博被尊为“班智达”,梵语为“大学者”之意,后世誉为藏地佛教萨迦派四祖。1247年,贡嘎坚赞同蒙古汗国皇子阔端在凉州议定了西藏诸部归顺蒙古汗国事宜,史称“凉州会盟”。西藏遂成为元朝中央政府直接统治的行政区域。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逝于凉州,享寿70岁,遗骨安放于白塔寺。

文章图片9

【入选理由】萨迦·班智达是维护祖国统一的先驱者,在六十三岁高龄时不畏艰难来到凉州,完成“凉州会盟”,是西藏宗教领袖与蒙古王室建立政治关系之第一人,对西藏归附蒙古政权,促进统一全国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凉州会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是中国民族关系史、藏族史及藏传佛教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是西藏地方与祖国历史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元史》《蒙古黄金史》皆载其事迹。

08.达云

(1550—1609),字腾霄,号东楼,凉州卫人,名震西陲的大明边关名将。畏兀儿(维吾尔)族人,始祖格纳亚(家谱记述系哈密达云画像畏兀城人),明洪武初年朝贡赴京,授试百户,驻扎凉州,落籍为凉州人。格纳亚生一子,名达里麻答思,承袭父职。其继承父风,同凉州汉族人民关系日益融洽,生活习俗亦无两样,遂确定以首字“达”为自己家族姓氏。达云为其六世孙,勇猛强悍而有谋略,万历中,嗣世职指挥佥事。擢守备、进肃州游击将军、西宁参将,后又因功升都督同知、指挥使,晋副总兵官、总兵官,加封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太子少保、左都督,挂平羌将军印镇守延绥、甘肃。镇守西北边疆几十年,名震西陲,为一时边将之冠。后病卒于军中,赠太子太保,谥英烈武侯。

文章图片10

【入选理由】达云为名震西陲的明朝边关守将,有“边将之冠”之称。《明史》有传。达云及达氏一门在武威享有盛誉,两代人在武威进行了修复凉州大云寺等善事活动,有“五世官保”之称。武威一中巷子古名为达府街,系原达云故居处。

09.杨嘉谟

(1577-1642),明末凉州卫人,凉州杨家将之后,上柱国光禄大夫。二十五岁从军,历任平虏城参将、山海关副总兵、甘肃总兵、蓟州总兵等。一生转战凉州、西海、通州、关中、平虏城、山海关、宁远堡、甘州卫、三营屯、蓟州镇,在平定边患叛乱及蓟辽抗击满清的战事中屡立战功,朝廷嘉之“浩气枕戈、克敌尽忠”。晚年居家,编纂《凉州杨氏家谱》,有序文一篇收入《凉州府志备考》。

文章图片11

【入选理由】相传武威杨府街为杨嘉谟将军府旧址,武威文庙现存“杨嘉谟墓志铭”和“御赐杨氏天启皇帝圣旨”等文物,是研究杨嘉谟生平事迹的重要史料。杨嘉谟在半个世纪的戎马生涯里,从西部嘉峪关征战至东部山海关,为保家卫国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大明王朝少见的常胜将军。杨嘉谟曾率“西兵”参与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但“小过不掩大功”,其入选凉州十大历史名人榜,实属当之无愧之举。

10.张澍

(1776—1847),字伯瀹、寿谷、时霖,号介侯、鸠民、介白,凉州府武威县人。清代著名历史学家、金石学家、方志学家、书法家、诗人,敦煌学和西夏学的奠基人。其终生善考证,勤辑佚,编纂整理了大量古籍文献。《清史稿》称其“博览经史,皆有纂著。游迹半天下,诗文益富。《姓氏五书》尤为绝学”。晚年时定居西安和乐巷,其居曰“枣华书屋”。先生一生倾心学问,著述达70余种,除几种原刊本和整理本外,未刊稿主要收藏在陕西省博物馆和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帝王世纪辑注》是最好的辑本,手稿本藏在上海市图书馆。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5月8日卒于西安书院门街和乐巷寓所。

文章图片12

【入选理由】张澍为清代三百年间西北地区学术成就最为卓越的学者,与邢澍(武都人)并称为“陇上二澍”,是清代陇右学术和文学的双子星座。在姓氏学和辑佚学方面成果最为显著,与清代朴学大师张惠言、阮元、王引之、郝懿行、张问陶、陶澍、段玉裁等交谊深厚。钱仪吉为张澍撰《张介侯墓志铭》,《清史稿》有传。

著者简介

文章图片13

程对山,笔名北野,甘肃凉州人,作家,编剧,文史研究、文博策展、文创设计及宣传策划工作者。中国作协“志愿文学奖”、全国“铁观音”“普陀山”“大美武夷”文学奖获得者。个人独著《走进武威》《风在风里絮语》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